宁波市文明城市建设记录_宁波论文

宁波市文明城市建设记录_宁波论文

宁波市创建文明城市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宁波市论文,纪实论文,文明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篇:东海之滨的温馨家园

三江汇聚奔涌,这里是河姆渡文明发祥之地;甬城东望大海,悠远“海上丝绸之路”曾从这里启程远航。

甬山如钟,甬江东流,水绕山迎宁波城。记者最近踏访这个有“东方威尼斯”美称的滨海城市,时时领略着在一座南国现代港口城市独特迷人的气质。

走向更加宽裕小康生活的宁波人,富而思进。宁波市委、市政府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文明社区的创建为切入点,大力创建文明城市。古老而又年轻的宁波城,正在成为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家园,文明的乐园,日益展现出国际化港口城市的风采。

以开明、开放和开拓著称的宁波人,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正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宁波市登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走出家门是花园。绿色的社区,绿色的城市已成为甬城一则亮丽的城市名片

“脚踏着熟悉的小路,一家人悠闲地散步,芳草绿地滋润着雨露,幽雅环境多么舒服。”——摘自《社区居民诗歌选》

在宁波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每每惊异于宁波城赏心悦目的环境之美。信步宽阔长街,徜佯曲径小巷,漫步街区公园,行走社区便道,随处可见的,是绿树鲜花和如茵的芳草。点缀其间的,是一座座个性鲜明的雕塑。也时见千年古塔、百年民居和意韵悠远的假山遗踪,掩映在绿树楼台之中。不管是穿城而过的甬江,还是小桥流水的内河,两岸都是碧草铺展,绿树婆娑。全市居民人均7平方米的绿地占有面积,让这座繁华热闹的现代都市,仿佛置身一个大花园里,总在绿色的拥抱之中。

当夜幕降临,宁波城各个街道和广场,三江和内河沿岸灯火渐次亮起。沿江沿河楼台倒映水光波影交相辉映。长街商厦闪烁的霓虹灯下,是如织的人流。在一个个社区里,环境优雅的图书馆、设施齐全的健身房,成了社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街区公园的凉亭中,时时传出越剧“发烧友”余韵悠长的歌喉。

但宁波人不会忘记,若干年前的宁波城,可不是这个样子。82岁的乐秀衡老人对记者说,原来宁波的大部分街道狭窄,环境喧闹,内河河道污水溢臭,城中没有一块成片的绿地。这位原来住在月湖街一号老人说,过去的老房子“天热就热死,天冷就冷死”。居民们最怕台风和下雨,有时下雨后房子内积水没过了腰。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月湖街已成为宁波的城市中心公园,一些老建筑经过修缮后也完整地保留下来,而街坊们都搬进了满意的新社区。

自199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3年累计投资217亿元,不但使旧城区11000多户居民告别老宅旧居,而且还掀起一轮又一轮绿化高潮,城区绿化面积每年以15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底,全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3.5%。城区雨污市政管网建设使废水不再直排内河,城区各个河道得到综合整治,180万平方米的内河水域实行日常保洁。一大批污染企业相继迁出市区。老住宅小区也进行了专项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现在,园林式居住区占全部居住区的83.5%,绝大部分居民生活在“走出家门是花园”的优美环境中。

蓝天、绿树、鲜花、碧草、清流,置身美丽花园中的宁波人,笑容灿烂而舒心。绿色的城市,让宁波城拥有了一则富于魅力的“城市名片”。全市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的创建,由此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身为社区的居民,拨一个电话,就能享有许多服务。“十分钟社区服务圈”,让社区居民生活得便利而又舒心

“孩子们都讲生活在这里真有趣,老人们都说住在这里好福气。这就是我们舒适的家园,这就是我们快乐的社区。”——摘自《社区居民诗歌选》

宁波的市民现在都知道这样一个热线电话号码:81890。读起来就叫“拨一拨就灵”。它是海曙区为社区群众解决诸多生活问题而设的专门号码。“拨一拨就灵”究竟灵不灵?社区居民的回答是:灵。

这一个“灵”字的背后,是一个高效灵便的服务支持网络。这是一个网络由区级服务中心为指导,街道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的3级服务网络体系。有360家服务企业加盟其中,为全区乃至整个市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还有1000多名热心社区工作的志愿者队伍,随时听候召唤。一位求助者得到满意的服务后,来信称赞说“这就是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建设。”求医问药一向让许多城市居民深感烦难。但是在宁波市,一个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已经大大消解了这种烦恼。住在宁波市海曙区的市民无论住在哪个小区,新村,只需走几分钟路就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在辖区内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夜不停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着方便、价廉、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传统的求医模式和保健观念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今,宁波市社区卫生服务已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已达85%以上,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服务到家庭”的目标。

上下联动、左右联网,一个便利高效的社区服务网络,正在向全市各个社区延伸。全市城区已建成街道服务中心15个,社区服务站2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6个,基本上实现了“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十分钟卫生服务圈”和“十分钟文体活动圈”的要求,使居民足不出区,就能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要求。

居民创作,居民演出,居民欣赏,红红火火的社区文化活动,让社区正在成为文明的乐园

“每一扇门窗都有真诚的笑脸,每一个楼道都有浓浓的情意。每一个早晨都有舞姿的翩跹,每一个夜晚都有琴声的飘溢。”——摘自《社区居民诗歌选》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中山广场上,伴随着社区居民自创合唱歌曲《我们的家园》的歌声,宁波市第五届“社区之光”大型文艺晚会在上万名市民的注目下拉开了序幕。

整个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记者经过询问,才知道参加演出的演员,原来都是由宁波市各个社区居民担任的业余演员。真没有想到,那些在台上舞姿蹁跹的《红绸舞》的舞者,大部分还是社区中已四五十岁的大嫂大婶呢。台上的演员表情轻松,台下的观众也不因演出不够专业水准而情绪稍减。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与热烈的广场社区文化相呼应的,是形式多样、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的群众性社区文体活动。如今,在全市已有社区文体表演队1000多支,活跃在各个社区,成为传播社区文明的生力军。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社区居民们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相识相知相助,邻里互助蔚成风气。漫步一个个文明社区,那一个个楼道前由居民们自己命名的“同心楼”、“知心楼”、“连心楼”、“合心楼”让人能够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馨亲情。

如今,宁波市社区文明建设更上台阶。随着宁波市首家社区示范阅览室——朱雀社区阅览室的开放,这种集阅览、休闲、交流、信息检索于一体,亲民、利民、悦民的现代社区阅览室,使社区居民拥有身边的现代文化变成现实。目前,已有18家社区示范阅览室通过验收,成为宁波社区文化建设一个新亮点。

中篇:走一条文明社区建设创新之路

如何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保持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宁波市从社区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把市场机制运用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领导和示范作用机制,探索社区同创共建机制,走出了一条文明社区建设创新之路。

寻找社区服务与市场机制的契合点

今年8月由宁波市海曙区社区服务中心开通的81890服务热线,现已成为宁波社区服务的第一品牌。发挥政府部门的权威、信誉和组织协调能力,构建起一个互动信息平台,把千家万户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与成百上千家服务企业和社区服务中心结合起来,是这个服务品牌的一个最大特点。

通过81890这个信息交流平台,海曙区社区服务中心与全市18个街道、157个社区居委会的服务中心及360余家供应商、服务企业实行双向互动。并以这些服务企业作为为市民服务的主体。服务中心还与加盟企业签署合同,对服务质量、态度、收费、办理速度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每月评“服务信得过”企业,不合格的依约令其退出。短短的3个月间,“拨一拨就灵”不仅为市民排忧解难1000多件,市民的满意率达到99%,也使一大批加盟企业找到了服务的大市场。

拓展党在社区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1996年,宁波市南门街道向社区党员征求社区建设意见时,退休老党员田庆元在意见表上郑重地写上:“给我一个岗位,让我发挥余热”。这位老党员的建议,在街道干部中引起很大震动。

随后开展的社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很快得到了社区内党员的热烈响应,成为宁波市开展社区党建,发挥党员作用的一个突破口。党员“一人一岗”,是每位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专业和身体条件等,在社区党总支的组织下,申报一个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岗位,以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参加者由原先离退休职工党员扩展到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目前,党员奉献在社区已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全市已有“一人一岗”队伍1167支,党员参与面达到80%。

下编:两个文明之翼带动宁波腾飞

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带动了整个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更促进了宁波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提升着宁波的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了宁波的综合竞争力。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文明社区:改革的可靠后方,发展的稳定基石

江东区百丈街道潜龙社区居民许绪淼师傅夫妻双双下岗了,儿子在家待业,老母亲又要赡养,他禁不住把一腔牢骚发向了社区。潜龙社区的干部们一边与许师傅谈心,消解他心中的怨气,又想方设法为他解决了服务点,帮助他办起了一个修车铺,生意一天天好起来。许师傅的一肚子怨气化成了一腔对社区的感激之情。

在白鹤社区家政服务站,记者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居民联系家政服务,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傅惠珠告诉记者,她们两个都是下岗女工,社区安排她们两个专门在社区的家政服务站工作,每个月能收入700元,再加上各种补助和救助,她每月的收入达到1100元。

至今年11月,宁波市城区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5个,社区服务站211家,成立各类专业服务队400多支,各街道共建立社区服务设施1250余个,便民网点940多个,社区就业服务站301个。这一庞大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已帮助55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再次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始了新生活,去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在这场国企改革的攻坚战中,社区成了“大后方”和“稳压器”。正是有了这一“大后方”,宁波市属国有企业两项制度改革进展才会十分顺利。

文明的宁波:外商投资新高地

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宁波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宁波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本”。宁波对外开放向全方位拓展,外向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仅今年1至10月,宁波市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就达645个,项目总投资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合同利用外资16.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实际到位外资6.8亿美元,同比增长34%。如今,宁波市的经济外向度已达5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达48亿美元。开放文明的宁波,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者纷至沓来的一方热土。

奋进的宁波:抢占新世纪发展制高点

宁波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宁波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地位不断上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191.5亿元,年均增长19.7%。从新世纪开始,宁波进入了建设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时期,并提出了“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宁波市正组织实施“新世纪工程”,重点建设包括港口、交通、临港工业、信息化、城市化、科教、对外开放、农业水利、文化、人民生活等10个方面的一大批重大基础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再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宁波必将成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加富裕、更加优美、更加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鼓舞人心的这番话语,描绘出宁波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  

宁波市文明城市建设记录_宁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