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与社会软环境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软环境论文,奥运会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奥运会对社会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开始显露,奥运会带给举办城市的多种效益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奥运会的组织者们都试图在成功地举办这一个盛会的同时获得最大利益。
由于举办国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的国家举办奥运会的目标也各有侧重,如东京奥运会试图为日本塑造热爱和平的新形象;汉城奥运会旨在“冲破障碍”,打破在国际上被隔绝的状态。为韩国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巴塞罗那以奥运会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悉尼突出绿色奥运会的主题,大做环保文章,以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各举办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将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性与本国、本市的具体条件相结合,将奥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届届有新意。尽管各国的奥运举办各有特点,有一点却是一致的,这就是高度重视社会软环境的建设。
人们来到举办城市,每每惊叹于视野所及的高楼大厦,高架立交,公园绿地,文化古迹等等物态的城市景观,但是真正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却是举办城市的软环境。从出租车司机的一声问候、小学生的一个微笑,到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便民利民的一项制度,都在不同的侧面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尽管软环境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如空气一样真实,一样无所不在。
软环境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对举办奥运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奥运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项大规模的全社会参与的活动。举办奥运会相当于在一个城市同时举办35个世界锦标赛,届时持有组委会发出的各种证件的人员就有20万人,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种场所120多个,世界上还有40至50亿的电视观众通过走街串巷的数万名境内外记者。关注举办城市发生的种种事情。因此。奥运会是人际互动最频繁、交流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在这里,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观众、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顾客与服务者之间将发生数以亿计的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其交流的内容从传统习俗到现代社会,从街头小吃到太极拳,从IT产业到京剧艺术,无所不包。因此奥运会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全景式的、真实的社会。而这个真实的社会正是由社会的软环境所支撑的。硬软环境互为表里,硬环境固然重要,但没有相应的软环境,就像一个人西装革履,珠光宝气,却举止粗野,行为乖张。
有鉴于此,当年东京在为奥运会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同时,着手治理社会的软环境,如禁止商贩强行向游客兜售商品,提倡微笑服务,禁止随地小便。整修公厕。奥运会开幕前,由东京始,继而扩展到外地,禁止酒吧营业到深夜。到东京的6万名国外观光客和运动员对东道主考虑之周全,接待之细致赞不绝口。东京人的微笑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汉城奥运会组织者提倡从小事做起,并坚持下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终成正果。汉城奥组委明智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取悦外国人或是为了电视屏幕上轰轰烈烈的场面,其结果无论是在外国人眼里或是在电视画面上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一件关于出租车司机的小事,也许可以看出奥组委改善社会软环境的良苦用心;当时韩国约9万辆出租车,14万名出租司机。奥组委发现,出租车每天接送客人780万人,一个月运送旅客人数超过全国人口的6倍,来访者到汉城遇到的第一个韩国人往往就是出租车司机,这一群体实在是展示韩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出租车司机见多识广,却又常常爱发牢骚,给乘客以消极印象。为了改善这个“韩国的窗口”,充分尊重出租司机的劳动,汉城奥组委分几次邀请数万名出租车司机偕夫人出席奥林匹克公园的招待会,待他们如上宾,使得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软环境的建设往往费时多见效慢,但是一旦取得成效,却可以长时间持续下去,北京奥运会为改善社会软环境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契机。让我们把握住这一机会,提高国民素质,完善社会运行机制。
来源:人文奥运网
标签:软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