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零售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研究

目前我国零售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研究

王娜娜[1]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类主要业务。随着商业银行对零售银行业务认识的提高和国内银行业改革的深入,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竞争日益激烈、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笔者在从事零售银行业务的具体工作中,不仅感受到零售银行业务的变化发展,也感受到零售银行业务运作过程中的长处和劣势。因此,本文从零售银行业务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我国零售银行业务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国内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发展的对策。本文对我国零售银行业务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改革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具体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万天舒[2]2009年在《我国零售银行贷款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和最传统的业务之一,其定价方式与策略不仅会影响银行的盈利性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恰当的贷款定价模型,合理地制定贷款价格,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样,是否拥有先进的定价技术,也是零售银行核心竞争的重要体现。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较晚,内外部环境也给了零售银行业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中产阶级规模迅速扩大,为零售银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零售银行业面临着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作者认为,在这种激烈竞争、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中资零售银行必须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在贷款定价时应当从“银行-客户”的整体关系入手,分析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整体收益,同时要全面考虑风险因素,特别是中资银行长期以来忽视的非预期风险损失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客户价值的零售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并用客户终身价值以及经济资本对模型进行修正。全文的逻辑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型及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外大部分文献集中在研究银行和企业(或公司)间的定价行为,研究零售银行贷款定价的文献较少,而且部分模型设计存在着前提假设较强、可适用性差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零售银行贷款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正处于从寡头垄断转向垄断竞争,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我国中产阶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端客户在贷款定价中的主动权增加给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只能主动培育和提高自身贷款定价的科学性和竞争力,才能占据有利地位。第四章总结了零售银行贷款定价的一般原理与分析工具,认为零售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应当建立在信贷配给理论和无套利定价理论的思想之上,并着重引入了Markov链及VaR方法。本章最后一节提出了本文的基础模型:基于贡献度分析的客户价值贷款定价模型,即零售银行应当从“银行-客户”的整体关系入手,分析借款人给银行带来的各种损益,最后根据银行的目标利润及客户风险水平给贷款定价。第五章运用客户终身价值对客户价值贷款定价模型进行修正,强调应当从整个客户生命周期而不只从单笔贷款的收益来分析。客户终身价值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在明确有关客户终身价值的定义后,本章详细分析了客户终身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客户终身价值的概念模型,提出应根据客户终身价值的不同类型对贷款定价进行浮动调整。第六章研究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内容和作用,提出了RAROC贷款定价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模型中的各参数的设定,以及模型中的经济资本的估计方法。最后提出应利用RAROC模型将经济资本引入到客户价值贷款定价模型中,对客户价值贷款定价模型进行二次修正,使得本文的零售银行贷款定价模型能够全面考虑客户的整体贡献、终身价值以及经济资本的影响。第七章基于某商业银行机构部分样本数据,对本文提出的用客户终身价值、经济资本修正后的客户价值贷款定价模型进行模拟实证分析,分析结果与客观实际相吻合。第八章对如何提高我国零售银行贷款定价科学性和竞争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指出一方面需要推动银行流程再造,构建零售银行科学性定价的平台;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有效的零售银行贷款定价机制,将价格策略与非价格策略相结合,重视银行产品服务的差异化竞争。

邢涓涓[3]2007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零售业务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则是资金融通的主渠道。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差、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增长过快等,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竞争环境,进一步消除投资者的疑虑,国有商业银行也一直在不断改善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摆脱陈旧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国内学者对于国有银行治理也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如化解金融风险,改善不良资产等。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但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公司化治理后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向零售业务发展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试图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零售银行业务这个侧面为切入点,通过国内外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事实和数据,结合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阐明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提高盈利能力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深刻意义。通过论述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做出在现阶段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应当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由单一的银行业务经营结构转向综合的金融业务经营结构的战略选择建议,并提出“私人银行”成为国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重点方向的思路。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真实票据论、预期收入理论等,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对于零售业务的实践经验,采用传统方法(归纳描述法)和相关计量模型,对国有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挑战等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零售银行业务发展,为国有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协调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依据以上思路和方法,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介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定义,相关文献回顾,以及国内学者关于零售银行业务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国内外商业银行对零售业务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国际上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招商银行在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有益经验。第三部分从中国银行业竞争和发展的基本态势,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低下的成因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必要性,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零售业务的可行性,五个方面来论述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对于提高竞争力的意义。第四部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分析,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及兰御斯帕银行竞争战略成功转型案例分析,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在第二、三、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思路,基本对策与建议。

张莎[4]2008年在《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思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中国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在08年以后将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我国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商业银行在此情此景下,纷纷提出了向零售银行进军的转型战略。同时,从07年10月起,外资银行可在中国成立法人银行并开展人民币业务,因此在银行零售业务这块风险相对小,收益较稳定的热土上,中外银行的竞争逐渐白热化。零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开辟新市场、新领域的主要手段。目前,银行零售业务在我国刚刚兴起,商业银行在探索零售业务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问题,如零售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率较低,高成本投入下的服务质量提高并不显著,盲目的市场扩张而忽视了与零售业务发展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系统的建设等等。因此,笔者以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思路探析为题,在对银行零售业务已有研究、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以花旗为首的国际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模式及未来趋势,并以此为参考,在阐述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状况后,分别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策略,并强调在零售业务发展道路上应首先构建两大板块——组织架构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此希望对正在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商业银行有一定借鉴意义。

杨炼[5]2008年在《招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前后,国外商业银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零售业务在花旗银行等大中银行中的利润贡献超过了40%。零售业务提高了银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开辟了银行新的利润来源。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育、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银行竞争意识的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零售业务品种开始日益丰富,业务规模逐渐扩大。从早些年的储蓄存款竞争到2004年的“信用卡大战”,从个人按揭市场的争夺到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中国各主要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数家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提出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特别是在2006年,多家银行纷纷海外上市,不约而同都将零售银行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2006年,随着《中国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实施,外资银行正式可以经营居民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重点同样是零售银行业务,并已经开始大规模开设零售银行网点,增加人员。中国银行业零售业务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业务品种竞争演变成战略竞争。零售业务的重要性已在国内银行业中形成共识,但如何发展零售银行业,对各家银行还是一个新课题和新问题。关于各家银行发展改革的研究,其中包括零售银行业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内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尽管多家银行提出了要做“最大的零售银行”或者“最好的零售银行”等战略目标和想法,但还缺乏具体而明晰的战略措施。基于此,本人拟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结合招商银行的实际情况,以国内外零售银行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对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战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文阐述了零售银行理论基础和招商银行的基本情况,对招商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及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将招商银行与其他国内、国外银行进行比较,结合招商银行的实际情况,从组织机构的整合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与创新、客户结构和服务的整合和创新、银行产品的调整和创新、价格机制的整合和创新、分销渠道的整合和创新、营销推广策略的整合和创新、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持及其他支持手段的整合与创新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讨论。

曹彤[6]2011年在《我国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客户体系构建》文中认为早期的商业银行主要以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直到20世纪70年代,零售银行业才受到国际银行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零售业务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利润来源,其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零售银行业务也日益成为国内银行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零售银行业来说,中国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对于在资金、人力资源、网点、品牌等方面不具优势的中型商业银行,在品牌、渠道、客户基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国内大型国有银行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未来中国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和调整业务结构,加强对零售银行业务的经营和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国专门针对中等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管理特别是客户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深入探讨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的客户体系建立和完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发展在银行业总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进行剖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客户体系的基本框架。作为第一次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客户体系的论文,本文主要贡献有:从系统管理的视角分析中型商业银行零售经营管理体系;全面地分析中国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创新性地从财务模式生成环境的角度深入解构零售业务与对公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客户体系。本文具体分为九章论述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管理问题。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分析论文选题的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指出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研究成果综述,首先对零售银行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剖析,然后从经营管理、产业组织理论、消费信贷、个人信用评价等角度综述国外对零售银行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则从经营战略、发展策略、组织架构、个人消费信贷等角度进行回顾。第三章深入分析中国中等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本章根据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从收入法和支出法角度分析中国财富结构变化的趋势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比较国内外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中国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在经营管理理念、体制、经营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中等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思辨。本章首先思辨零售银行体系是否需要完整、是否需要定位于满足所有客户的要求,说明为什么要建立全功能零售银行经营管理体系。其次,本章对零售银行财务模式进行思辨。指出零售银行业务的规律要求必须跨过投入期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零售银行回报率相对于对公业务是高或低要取决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取决于是否完成投入期。本章提出的第三个思辨问题是什么是最优的零售银行经营管理体系,指出新形势下零售银行经营管理体系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以前台为主的分散经营转向以后台为主的集中经营;从复杂功能的简单组合转向简单功能的复杂组合;从块块主导的矩阵模式转向条条主导的矩阵模式。第五章是中型商业银行大众客户体系构建。本章首先分析大众客户体系的基本特点,提出构建大众客户产品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集中经营体系的构建,指出大众客户体系集中化、网络化、简单化的发展趋势。第六章是中型商业银行贵宾客户体系构建。本章首先分析贵宾客户体系私密性、互动性的特点,提出贵宾客户产品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集中经营体系的构建,指出贵宾客户体系专业化、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第七章是中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体系构建。本章首先分析私人银行客户体系的基本特点,提出私人银行客户产品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集中经营体系的构建,指出私人银行客户体系全能化、国际化、系统化的特点。第八章是中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客户体系构建。本章首先分析消费信贷客户体系的基本特点,提出消费信贷客户体系、产品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路,指出消费信贷专业化、独立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第九章是结论和建议。

李潇潇[7]2009年在《A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零售业务,对我国而言,是一类新兴的商业银行业务,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迅猛,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银行业大规模、高强度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各商业银行竞争意识的大幅度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零售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业务规模逐渐扩大、零售业务服务质量快速提高。零售业务,这个几年前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还很陌生的名词,却在短短几年间,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各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领域。与国外相比,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速度惊人,但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更存在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际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潮流又为我国处于萌芽阶段的零售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解决好目前的问题,如何跟上国际的步伐,如何让零售业务更加完善、健康地发展,如何让零售业务实实在在地为银行的稳健经营服务?A银行是国内在零售银行业务上表现出色的商业银行,本文通过对A银行的深入考察,结合国际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

唐丽君[8]2006年在《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今天,中国的银行业正在步入以客户为主导的买方市场,客户已成为银行至关重要的商业资源。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应用。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是商业银行经营中两大主要业务(在国内业界直接对零售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表述为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在两大业务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的客户群体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其客户关系管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出发,对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案例进行分析、比较,结合本人在银行业的从业实践,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目前经营环境下,针对零售银行业务的特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本研究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比较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由于服务对象、经营成本、风险控制以及客户流动性的不同,而导致其客户管理系统的巨大差异,并对根据其各自业务特性而采用的不同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零售银行业务滞后的实际,特别指出零售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迫切性,并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零售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论文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发展及在银行业的应用,分别对批发银行和零售银行的特征、内容和发展现状,以及各自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对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比较,通过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管理流程以及系统要求等四方面,分析比较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异同。从而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传统的批发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而零售银行稳定的利润和分散的风险愈来愈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零售银行业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零售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

李爱英[9]2010年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理论基础上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银行战略管理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谋求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银行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推进和加强银行战略管理,是银行竞争制胜的关键。如何成功运用战略管理这一有效工具,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一、在理论探讨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统计方法,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入手,引申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对其内涵、流程、模式和动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列举国外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模式和成功案例,以及对商业银行现行战略管理状况的分析、评价,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趋势和如何进行战略选择的问题。二、在界定了战略管理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战略管理能力的特性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进而对青岛银行近四年的战略管理能力进行了具体评价。三、以城市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青岛银行多年的战略管理实践为重点,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理论,为金融全面开放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战略分析、选择、实施和评价调整方面提供更科学的依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摸索出可操作性更强的战略管理之道。四、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必须成功运用银行战略管理这一科学、有效的工具来获取竞争优势,要认真分析银行内、外部环境,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战略管理框架和发展思路,通过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来进行切实的贯彻和实施,真正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模式。五、对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了简要总结。

杨眉[10]2009年在《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商业银行重要业务支柱之一的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价值创造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零售业务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利润来源。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是一个大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对中小银行而言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生存和竞争状况。通过分析国内零售业务市场的结构,探讨国内中小银行在这一市场结构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的机遇和面临威胁,笔者认为各银行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而竞争策略的实施,关键在于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小银行通过上市方式正是进一步推动零售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的有效整合途径。以重庆银行为例,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小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机遇和挑战,引入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理论分析重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以重庆银行上市和整合为例,分析重庆银行零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也为中小型银行开展零售业务提供借鉴,对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在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是问题的提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内商业银行纷纷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且都将重点发展的领域放在零售银行业务,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争夺,中小型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该如何发展、创新呢?这即是本文重要研究的问题,也是重点探讨的方向。在第二章中,探讨了零售银行业务的定义,主要内容以及特征,零售银行的特点主要有多样、广泛性;分散、安全性;持续、交叉性和盈利性,通过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理论在零售银行中的应用,认识到在零售银行业务推广过程中,要重视客户体验的重要作用。在第三章中,重点探讨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机遇。首先是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情况,再结合整体情况,分析中小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状况及机遇。在第四章中,以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中小型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经营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发展中所能抓住的机遇。同时,以重庆银行正在积极筹划上市和有效整合为例,分析中小型商业银行上市后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景,以及为中小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开展提供政策建议。另外,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占主要的城市地方性商业银行,对零售业务今后的发展在市场定位、内部机制定位等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中小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中小型商业银行向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大多认识到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意义,随着金融业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中外资银行之间战略合作的深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不断涌入,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为了继续生存和壮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 王娜娜. 暨南大学. 2007

[2]. 我国零售银行贷款定价研究[D]. 万天舒. 江西财经大学. 2009

[3].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零售业务的发展[D]. 邢涓涓. 山东大学. 2007

[4]. 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思路探析[D]. 张莎. 内蒙古大学. 2008

[5]. 招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研究[D]. 杨炼. 兰州大学. 2008

[6]. 我国中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客户体系构建[D]. 曹彤.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7]. A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研究[D]. 李潇潇.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8]. 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比较研究[D]. 唐丽君. 浙江大学. 2006

[9].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D]. 李爱英. 天津大学. 2010

[10]. 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 杨眉.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目前我国零售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