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效果及安全性初步评价论文_李文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中医科 161000

【摘要】目的:剖析中医针刺法在中风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中风病例,共计48例。按照电脑随机盲法,将48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采用中医针刺法,乙组给予氟西汀。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疗效。结果:甲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乙组为87.5%。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用中医针刺法,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

【关键词】疗效;中医针刺法;安全;中风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6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纳入的中风病例共48例,所有病例都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MRI亦或者是CT检查确诊,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疾病者。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所选病例分成甲、乙两组,各24例病例。甲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56.3±4.9)岁;病程为10d~3个月,平均(1.9±0.2)个月;出血性脑卒中者,9例;缺血性脑卒中者,15例。乙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56.1±4.8)岁;病程为11d~3个月,平均(1.8±0.3)个月;出血性脑卒中者,7例;缺血性脑卒中者,17例。两组卒中类型、民族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 中医针刺法[2],具体为:针刺神门、人中与太冲等穴。若为肝气郁结者,加刺期门与支沟(疏肝理气);气郁化火者,加刺狭溪和行间(清肝泻火);若为忧郁伤神者,加刺三阴交与足三里(养心安神);若为气脾两虚者,加刺脾俞、心俞与三阴交(健脾养心)。操作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对神门与通里0.5寸进行直刺。于棘突位置,同时采用捻转泻法,对脾俞和心俞1寸进行斜刺。提插捻转补法,直刺三阴交与足三里1寸。雀啄泻法,经人中向鼻中隔斜刺5分。用捻转泻法对期门1寸进行平次,太冲、行间与狭溪0.5寸直刺。1次/d,0.5h/次。连续治疗8周。

乙组 用氟西汀,即:给予氟西汀药物,20mg,顿服,1次/d,连续用药8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得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症状消失;体征消退;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病情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未改善。

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对比

如表1,甲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中风多发于老年群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损伤身心健康。中医针刺法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有效针刺的方式,达到改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3]。研究发现,采用中医针刺法对中风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比常规药物疗法更好的成效。本研究,甲组疗效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医针刺法在中风者的治疗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锐强,张艳霞,张玉芹等.评价中医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41.

[2]黄凌慧.评价中医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效果及其解决对策[J].医药前沿,2015,5(12):312-313.

[3]刘洋.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心理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8):1198-1199.

[4]丁德光,李家康,焦杨等.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1897-1899.

论文作者:李文丽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中医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效果及安全性初步评价论文_李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