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论文_陈志东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论文_陈志东

广州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 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管理对策

一、前言

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确保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根本要求。建筑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生产的聚焦点,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形势,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督促建设过程各责任主体整改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隐患,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如何加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问题。目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低,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而且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

(2)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问题。安全管理需要基本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的各种设备、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等,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这些都是安全管理需要的基本的物资和人员的保障。而目前,企业法人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管理未有足够的重视,安全管理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不足,很多项目现场并未按照工程规模和施工组织设计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实际只有一名专职安全员,甚至有的两三个项目“共用”一名安全员,遇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检查时,临时“串场”。施工现场未能保持有安全员全职在岗,施工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

(3)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巡检、养护问题。一些安全装置丢失、破旧、应该淘汰的设备,仍然使用;应该定期保养的设备不及时保养,疲劳使用;应定期巡查的机具设备无人巡查,致使有了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比如电锯的防护罩丢失,配电箱巡检工作不做、巡检表在监理检查前突击填写,都是很多施工现场不重视、经常出现的情况。

(4)施工安全操作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如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高空拆架拆摸,架杆、模板往地上扔,扔不下就用脚踹,脚蹬空随之坠落。为抢工程进度, 进行大规模施工,强令民工连续作业,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5)施工现场安全监理问题。在目前的安全监督工作中,仍不免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有些安全监督人员只着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部分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形同虚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管理对策探讨

(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要制定统一的安全监理的程序、内容和标准,统一安全监理资料,不断规范安全监理行为,提高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使监理人员安全监理意识到位、能力到位、监督到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一线人员的素质。狠抓基础工作,要抓好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不定期进行员工施工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让他们知法、懂法、用法。特别是对特殊工种要针对建筑行业特点进行专门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或者是监理单位都要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并大力度对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条例进行宣传,使施工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各个相关方能够积极面对该项工作,形成较强的责任感。同时,应当加强领导,进一步弄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加大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逐渐构建起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构建安全档案,将安全生产和利益进行有机结合,使管理进一步规范,充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3)加大安全管理资金投入。首先,业主单位应当加大投入,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会同监理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责令施工方认真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其次,监理方应当加大投入,配备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同时配备专车,确保每天都在现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再次,对于施工方来说,尤其是应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安全培训的投入力度,同时做好各种安全防护,积极引入先进安全、适用的技术以及设备,尽快将那些落后的方法与设备淘汰。这样,通过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

(4)加强现场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为了使工程建设施工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得以落实,应在项目施工前编制《安全防护手册》作为安全规范,并利用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应针对工程项目特点,提出本项目应特别强调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通过对安全措施的交底和教育,使施工人员和每一位工人对工程施工总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心中有底,这将给施工中落实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奠定基础。同时,监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技术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使施工现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严格操作规程,如规范脚手架搭设、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模板工程等,加强现场防护和文明施工,坚决杜绝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5)加强安全监督,规范施工。安全监督不规范属于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根源,应当切实加强现场监管。监理工作者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与法律条例,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并进行指导,使各个流程均能够根据相关规程进行,比若说科学使用塔吊、合理搭设脚手架、做好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操作活动,应当会同业主单位限期让相关方进行整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施工工作者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6)加强动态管理。首先,积极更新观念,认识到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实时进行管理,容不得半点的松懈思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非常繁琐,一定要彻底将现阶段的陈旧管理机制改变,使其动态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及时找出事故隐患并尽快进行整改。施工方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发现施工中的顽疾,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在平时施工过程中,当发现有事故隐患的时候,应当接着分析其中根由,迅速指正,限期整改,并要检查其整改状况。

四、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工作,施工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强化安全法规意识。大力宣传建筑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将宣传与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检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建设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系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文化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仁明.浅谈工程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04) .

[2]缪长伟.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 四川水泥. 2015(01).

[3]杜作琦.试论建筑工程中危险源的控制与安全管理[J]. 四川水泥. 2015(01).

论文作者:陈志东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论文_陈志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