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讨论胆结石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110例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普通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手术前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个说明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但在前期帮患者调整好心态,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胆结石;个性化护理;术前焦虑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浓度比例发生改变造成胆汁淤滞进而导致结石的形成。发病因素较多,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等都能引起胆结石。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嗳气、上腹部隐痛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胆绞痛。发病时会伴有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针对于该疾病,临床中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也患者在面对手术治疗时,其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手术的效果,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因此本文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11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110例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胆结石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采用采用手术治疗,同时以上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有手术禁忌或合并其他重症疾病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55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26例,年龄26至62岁,平均年龄(38.21±1.7)岁;对照组患者为55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5至70岁,平均年龄(41.2±2.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未见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痛苦,心理会对胆结石病症产生焦虑或恐惧感,加上并发症的困扰,精神上也是降到了最低迷的状态,也有很多患者从意识上就放弃了治疗,因此疏导患者消极心理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该熟知患者资料,实施针对性科学心理辅导,通过患病的程度介绍一下科学的治疗方式,举一些成功的手术案例,让患者重新恢复治疗的信心用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治疗。在沟通时护理人员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2]。(2)个性化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障患者病房的安静与舒适,由于患者在手术后,要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所以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的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清新,对患者的日常用品要及时的清洗及消毒,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的安静,尤其是夜间,保障患者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噪音及强光对患者的刺激【5】。(3)个性化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胆结石病的形成因素,普及胆结石病的防止手段和手术措施,让患者本身科学的认识到胆结石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为患者构造一幅美好的蓝图,康复后正常生活不用再受疾病的折磨,让患者充满信息和期待感。讲解生活中注意事项,改变不良规律和饮食习惯,禁烟禁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3]。(4)人性化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耐心指导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普及手术前后一些常识,手术前禁食禁水,术后排气可使用少量半流质食物。让患者术后保证充足的睡眠,利于更快的恢复[4]。(5)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严密的观察和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准确的记录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并且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测。关注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进行定时检测,严格观察患者的面色及反应,以至于发生特殊情况紧急采取相关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SAS)、不良反应和满意程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后的焦虑情况,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但是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为2例,发生率为3.63%,对照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7例,发生率为12.72%,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6.36%,对照组满意度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胆结石手术技术已经越发的成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胆结石病的主流方式。但是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会伴随着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个性化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从前期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到术中的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再到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患者在手术前存在紧张和焦虑感是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疗效,所以在手术前一定要安抚好患者的情绪,消除焦虑感和恐惧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得出,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手术前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但在前期帮患者调整好心态,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岩映华 ,高宝珍 ,刘立苹 ,等 . 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 当代医学 ,2015,21(23):91-92.
[2] 黄维梅 . 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34(14):2182-2183.
[3] 刘玉荣.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对其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14,8(17):221-222.
[4] 王明霞,史慧.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人性化护理分析[ J ].当代医学,2015,22(12):95-96.
[5] 钟晓珊,连叔薏,蔡洁. 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价值探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7):233-234.
论文作者:吴伟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患者论文; 胆结石论文; 焦虑论文; 手术论文; 术前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