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航气象观测是气象服务行业基础工作中的一部分,气象资料对飞行安全及飞机起飞着陆等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航空气象观测工作现状,接着分析了影响航空气象观测质量的因素,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航空气象观测质量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航空气象观测;影响因素;现状;对策
引言
航空气象观测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数据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传送出去,可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当时的天气情况,为确保正常飞行提供安全保障。但是,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观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疏忽、遗漏,严重影响气象观测质量。
1、航空气象观测工作现状
1.1自动化观测设备的应用
自民航部门引入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以来,观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在提升气象观测准确率的同时,还提高了民航气象观测的工作效率。目前,自动观测系统已更新换代,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比之前功能更为强大,现将天气现象传感器安装在机场跑道中间,可有效识别雨、雾、沙尘等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为气象观测提供了准确、详细的数据资料,为飞行安全提供服务保障,有效减少了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观测员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
随着民航气象观测系统引入新型设备以来,观测人员的工作方式及工作重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气象观测业务的需求,应不断提升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现阶段,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探测室的人员大都来自专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能熟练掌握大气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在经过专业系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之后,气象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气象观测业务的顺利进行。
1.3规范化、专业化的业务学习及培训
近年来,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不断加强对相关培训体系的建设,现已构建颇具本地特色的培训系统,使培训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特征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观测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根据民用航空地面气象观测相关规章规范,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对观测编报系统进行了改进,并积极组织全体观测人员进行系统学习及考核。
2、影响航空气象观测质量的因素
2.1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观测需求
首先,航空气象观测工作对观测人员要求较高,观测人员传递的气象信息十分重要,一个小小的情报失误就会造成严重的航空安全事故。因此,观测人员自身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工作过程中应认真、仔细,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即使一个微小的数据差别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当前,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探测室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仍有待提升;其次,随着各种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在航空气象观测工作中的应用,观测人员对这些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动手实践能力会逐渐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航气象观测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新进观测人员工作经验不足,较难迅速处理恶劣天气下的突发情况,应急反应能力有待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观测员,应熟练掌握双流机场气候特征,避免特殊情况出现时束手无策,不利于气象信息的发布,严重威胁到航空飞行安全。
2.2观测技术设备
当前,大部分的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广泛应用到了观测工作中,但部分技术设备因使用年限较长,已经开始老化,经常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不利于民航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信息发布错误,气象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民航飞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应始终将人民群众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另外,观测仪器设备不能及时进行升级,也会影响航空气象观测质量。在实际的航空气象观测工作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若没有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会使信息发送异常,进而造成信息发送延误,都会降低航空气象观测质量。
2.3工作内容把握不充分
一旦观测人员不能全面认识到观测工作的性质,将会对气象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实际上,与航空气象观测相关的规范多而杂,观测人员应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熟练掌握。尤其是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规范规定应认真对待。因观测工作复杂多变,观测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另外,工作落实不到位,也会影响观测质量。交代给每位观测人员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有很多问题存在。观测人员大都存在着麻痹心理,认为小事不重要,对相关的制度能够熟记于心,根据制度来应付工作,急需要进行解决。
3、提升航空气象观测质量对策
3.1有效利用设备,实时进行观测
3.1.1观测能见度
在对能见度进行观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有跑道视与主导能见度,利用自动观测系统可以直接测试出跑道视程,而主导能见度需要观测人员目测获取,只有将目测与器械测量进行结合才能获取到能见度数据。能见度需要24h观测,且每间隔半小时就要发一次报,若在发报过程中出现特殊天气现象,需要第一时间发布特殊天气报告。另外,在夜间观测能见度的过程中,由于夜间光线相对较差、观测员自身的精神状态不佳,均会使能见度出现偏差,此时应通过自动观测系统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3.1.2观测雷电
在实际的航空气象观测工作中,通常会有雷电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况,庆典活动中燃放的烟花爆竹等,都会影响观测员对雷暴天气的正确判别。当非气象观测人员向观测人员提供雷暴等气象信息或者相关人员询问是否出现雷电天气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首先,严密观测室外情况,及时组织观测人员进行集体观测,主要查看风、云形云状以及云层的变化等,之后检查室内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到的气象要素变化。其次,借助于雷达、卫星等探测资料,获取云团性质和对流云强度等,检查并分析雷暴可能出现的方位。
3.2确保观测工作的连续性
航空气象观测工作中需要24h连续不间断观测,天气情况变化具有连续性,因观测工作较为特殊,在交接班过程中应引起观测人员的注意。尤其是观测到有特殊天气现象出现时,交接双方应认真交接,对当时的天气状况、天气气象记录进行详细说明,特别是气象趋势的发展,可以让观测人员了解近2h的天气情况,以更好的进入到工作角色中来。一旦观测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本班次的工作人员应向下一班次的交接人员详细说明故障问题及对气象观测工作的影响,口头交接后还需在值班日记中详细标明,以提升航空气象观测质量。
3.3正确应对特殊天气
观测人员应加强换季学习,对即将出现的特殊天气现象及其对航班产生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设立警示牌提醒观测人员应对特殊天气现象时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观测人员更好的开展观测工作。气象人员应严格检查每个班次的工作质量,做好每月的问题汇总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开展业务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应该分组提出整改意见,将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航空气象观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燕平,侯向阳.提高民航气象观测质量的对策与建议[J].科技展望,2015(31).
[2]张鑫.浅谈如何提高民航气象观测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作者简介:帅晓宇(1982-)女,汉,四川省成都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航空气象观测、大气科学。
论文作者:帅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气象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航空论文; 民航论文; 能见度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