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第一中学校 405200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力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并顺利通过高考听力测试。一堂好的听力课,应该是一个以发展学生听能为主的过程;一个融点拨与听力练习为一体的过程;一个听与说、读、写相结合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高考测试题型和测试要点,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此加以训练。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听力教学特征分析
听力涉及语言的语音、音位、韵律、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要求对所学语言的语音及其与语义结合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敏感与识别能力。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有:语音问题、词义理解问题、语速问题、内容的相关性问题、心理压力、语用因素、策略的使用等。学生在某方面如词汇量小、缺乏背景知识、不能抓住重点等的弱项更容易对理解造成障碍。听力是一个“复杂、能动而又脆弱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听力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听力教学必须体现以下特征:1.材料的相关性(如与学习者的目标和兴趣相关);2.材料的真实性(能真实体现现实世界中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况);3.明确的语言风格(所选材料包括学习者能够理解的各种文体和语体);4.内容的难度适切性(能让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内容);5.语言的简洁性(听力材料能激活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让他们更愿意对材料作出反应);6.教师话语的恰当性(教师在必要时需给予一定的背景知识介绍或策略方面的指导)。
二、听力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听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设计的活动要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2)真实性原则。听力活动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英语。
(3)梯度性原则。听力活动的设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
(4)时效性原则。活动的设计必须注重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学生听的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
2.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提倡任务型教学。
依据Willis任务课堂教学的步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听力活动:
(1)听前活动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补充相关文化和背景信息,扫除生词障碍,并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及结构,为之后的听力理解活动做好铺垫。听前阶段要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的、了解的和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图片、对话、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听的欲望。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话题的导入;词汇的梳理;内容预测。
(2)听中活动设计。
①分层理解听力内容。
②准确把握关键信息。
③模仿朗读听力材料。
(3)听后活动设计。旨在联系实际生活将听力材料的主题进行延伸。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听力材料中蕴涵的信息和意义,设计考查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拓展型任务。
三、听力教学实践与对策
笔者长期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听力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1.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听力理解是一个对意义进行构建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积极地对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义、储存和预测的过程。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应调动身体的眼、耳、脑、手的协调作用,具体的说就是,眼睛要认真读题,大脑要积极分析听力内容、题干和选项的信息、耳朵要积极接收听力的内容、手要勤于记下一些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的关键词。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听时的紧张感,因适当的紧张感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提前进入听的状态。
2.帮助学生熟悉口语的特点。
听力试题的材料来自真实的生活,强调口头语言的真实性和正确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和情绪。常见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通知、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等内容。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音知识,如单词的重音、爆破,句子的连读、语调等发音技巧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读听力材料,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3.科学设计教学任务。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能力,合理设计教学步骤,巧妙化解难度,包括分类对比、回答问题、排序、归纳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等。其次,听、说结合,培养学生说、读、写的能力。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同时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提问和回答,使学生处在一个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综上所述,听力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双方的配合,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共同努力,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改进,总结宝贵的经验,就能进一步完善英语听力教学,使之再上新台阶。
论文作者:戴显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听力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材料论文; 语言论文; 是一个论文; 内容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