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
阴谋家的“微明”
——读《老子》与《孙子兵法》札记
萧 兵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摘 要: 《老子》第36章论及“柔弱胜强”,强调“微明”的作用。“微”,应读若“昧”,犹言“非”“无”,“微明”即是让对方或假想敌“不明”,蒙在鼓里,昧然不觉。而《孙子》等兵法书,所求的就是使敌人不知不觉,入其彀中。所以,兵家就是阴谋家,其权谋一定要在幽昧冥暗中筹策。
关键词: “微明”;柔弱胜强;冥昧;兵家;谋略;阴谋
《老子》第36章:“将欲翕之,必姑张之;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去之,必姑与之;将欲夺之,必姑予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强。”是所谓“诡计”,但弱势群团如果适当运用这种谋略,就可能“柔弱胜强”。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联系斗争实际,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指出:“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的生意。”(《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95页)
该项目是按照国家林业信息化“四橫两纵”的整体建设框架,建成的市级森林资源基础信息平台。项目共开发三套系统分别是资源采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和资源展示系统。资源采集系统是全省首创基于安卓平板开发的野外采集软件,具有快速定位、野外操作流畅和待机时间长等特点;森林资源市级管理系统基于服务平台开发的数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省、市、县数据的无缝对接;资源展示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烟台市森林资源信息,其中移动查询展示系统是部署在手机内,能够在野外实时定位查看森林资源数据。
只是“微明”一词,基本未得确解。《韩非子·喻老篇》释曰:“起事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谓损弱而胜强也。”意思仍然含糊。
《老子想尔注》:“能知之者微 且明 。”割裂为义,影响却很大。朱谦之《老子校释》引高延第说:“……似幽实明。‘微明’谓幽而显也。”古棣《老子校诂》采之。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与研究》也说:“指上述诸事微妙,其效验显明。”任继愈《老子新译》知道这样分离强解不足采,释曰:“看不见的聪明,即深沉的聪明。”但译“微明”为“深沉的预见”,也不确切。
在本研究收集到的110例患者中,NP组36例,年龄35~64岁,病程7~54个月;TP组38例,年龄36~65岁,病程8~60个月;GP组36例,年龄32~67岁,病程5~62个月,上述3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绝经状态、病理类型、有无内脏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其实,“微明”之关键在“微”,应该读为《论语·宪问篇》“微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微”,犹言“非”,“无”。古人把夷、夏之别看得很重。孔子说,如果没有 管仲协助齐桓公建立王霸大业,我们就要随着“戎狄”披散头发,把衣襟开在左边了。“微”就是“无”“没(有)”。
这样,“微明”就是“无明”,就是“不明”,就是“非明”,就是“昧”。因为上面说的“将欲夺之,必姑予之”等等,都是要让对方或假想敌“不明”,蒙在鼓里,昧然不觉。这也就是所谓“阴 谋”。只有这样,才会“柔弱胜强”。
为验证在标准遗传算法中加入弹性网格概念的可行性,变异概率根据种群情况自适应调整,其他数值均与第3.1节所述相同,即适应度函数为
唯其“昧 乎昧 乎”或“无 哉无 哉”,才可能达成“无形”。
现代、上古双唇音(声母):毛(m—,方言)不(b—)莫(m—)别(b—)昧(m—,方言)
上古“微”读如“没”“昧”“莫(方言)”,就是这个道理(“微”当然有别的意义,如“微妙玄通”,等等,这里只讲用作“否定”者)。
所以,兵家实在就是阴谋家。其权谋一定要在幽昧冥暗中筹策,要尽可能地“无明”;如果透一点亮,见了阳光,那就非吃败仗不可。《鬼谷子·摩篇》说:“圣人谋之于阴 ,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幽就是阴谋之阴,昧而不明之阴,“难知如阴”之阴(参见《军争篇》)。《史记·太史公自序》称赞姜太公“缪权于阴”,就是赞扬其“昧明”之兵法,如集解引徐广所说:“权智潜谋,幽昧不显,所谓太公阴谋。”这些都是“将欲夺之,必姑予之”的谋略,“是谓微(无)明”的好注脚。
名词用作使动时,与其后的名词一起构成了动宾短语。这种情况,在成语中比较少见。如:“汗牛充栋”是指书籍太多了,放在家里的时候可以一直堆到屋顶上,搬运的时候可以使牛和马累得满身大汗。后来大多用该成语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汗牛充栋 ”中的“汗”就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牛流汗。
《诗·小雅·伐木》:“宁適不来,微 我弗顾。”毛传:“微,无 也。”郑笺:“……无 使言我不顾念也。”
《诗·邶风·式微》:“微 之君故,胡为乎中露?”毛传:“微,无也。”
《左传》昭元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 禹,吾其鱼乎!”
《国语·越语》范蠡云:“微君主之言,臣固将谒之。”韦庄:“微 ,无也。”
其用法,其句式,大抵同于《论语》“微管仲……”
所以,《小尔雅·释诂》说:“微,无也。”
清钱大昕以来,学术界都承认,上古没有轻唇音(今称“双唇音”),只有重唇音(今称“唇齿音”)。“微”应读若“昧”,就像现代汉语的“没”。兹将古今汉语中主要的“否定词”读音(声母)比照如下(上下相对者,意义略同;可参考方言读法)。
据有关资料显示,孕妇孕前和妊娠初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失业和亲人离世,会致使后代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发生率提升[6-8]。临床初步认为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孕妇会发生应激反应,提升机体中的各项指标,如:血液浓缩、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与此同时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提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9]。另外,孕早期负性生活事件会致使孕妇体内分泌多种神经介质,如: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脑啡肽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胎儿心脏和大脑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10]。
《孙子》等兵法书,企求的就是“冥昧”,“空灵”,使敌人不知不觉,入其彀中。
微 乎微 乎,至于无形;
④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
在实践中,还存在通过拆掉原有锁和定位装置,甚至对单车进行喷漆改装的行为,例如胡某某盗窃案,在该案中胡某因想骑用共享电动自行车参加朋友聚会,于是在夜晚时将共享单车搬回家中,后因共享单车拥有自动报警系统发出报警声而将其车座拆毁,并拔掉电线。从行为上来看,拆掉私锁和原有的定位装置,就是切断了车辆信息来源,使公司失去了对共享单车的控制,而成为事实上的私人财产,这种行为将单车的合法控制状态转为非法占有,因此属于盗窃。而对共享单车进行喷漆改装,甚至替换二维码,即使共享单车失去原有的特征而使得原物主无法辨认,属于秘密窃取。且主观上有占有意思,因此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原始社会对宗教崇拜比较盛行,因而,周礼对“礼”的解释是具有神秘性。但是,孔子顺应社会需要,在对周礼的学习、批判、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中,周礼的神秘性转换成世俗性,天人关系转向人伦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礼学思想。从《左传》内容来看,与礼分不开的乐(礼所规制的内容之一,也是礼本身得以展示的和表现礼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有所变化,正所谓“礼崩乐坏”。正是这种变化,礼失去了个体的道德实践者内在的理性自觉和感官与情感愉悦的条件。因此,礼不仅不能为社会和个人提供行为规范,还有助于社会和谐,相反,由于个体缺乏对礼践行的认知,并没有起到有效的影响作用。
在我17岁多一点的那年初夏,我和小满坐在傍晚的草地上,看着农田里耕作的人们,我一下想到王维的《新晴野望》。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孙子·虚实篇》)
现代唇齿音(声母):无(w—)否(f—)非(f—)勿(w—)未(w—)
微 哉微 哉,无所不用间也。(《孙子·用间篇》)
只有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敌人一无所知的语境中,才可能谈得上用间。
兵家“谋略”“权谋”,一定要在暗地设计,所谓“策划于密室”,即“阴”而“谋”之。《汉书·艺文志》有“阴谋家”,一点儿贬义也没有。其书如托名姜尚的《太公阴谋》等。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周文王自羑里逃归,“与姜尚阴谋 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战国策·秦策》说,苏秦失意回家,“夜发书,得太公阴符之谋”,就是此类兵书。《国语·越语》说:“阴谋逆德。”韦庄:“阴谋,兵谋也。”
上古文献里早就有“微”用如“无”的例子,不仅《老子》《孙子》这样用。
阴谋,军机,巧计,当然要保密,密不透风,暗而无光。所以“密语”亦称“微言”(跟“微言大义”不同)。《吕氏春秋·精喻篇》:“白公问于孔子曰:人可与微言 乎?”高注:“微言,阴谋密事也。”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说:“微假为密。”他的《韩非子集释》也揭示:“微盖密之假(借)字。”且举《内储说》数语为证。
古读“重唇”之否定词
司马喜以中山之谋微(密)告赵王。
[司马喜]因微(密)令人杀爰骞。
[陈需]因使人微(密)杀张寿。
左右因微(密)令夜烧刍厩。
他还说,《说文》“微,隐行也”之训,也是“秘密”之义。
“无明”就是暗、昧、黑。所以“微”又有“黑”之义。
前举《诗·邶风》的“式微”,式是发语词,微,高亨《诗经新注》以为:“微,黑也。”或为“黴”(霉)的假借字,《广雅·释器》说,“黑也”。《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失而微 ”,《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 ”,“彼日而微 ”,他认为都是“霉”的假借,即“黑”,与“昧”意近。
甲骨文四方风名南方曰“微”,我们认为,跟殷商的先公“上甲微 ”对位,取义于昏晓夜色之未明(微明:昧),粗疏地说,就是昏暗冥昧。《楚辞·天问》:“昏微 遵迹,有狄不宁。”“昏微”义皆暗昧,讲的是上甲微的事迹(参看我们的《楚辞新探》等书)。
是以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姓争篇》之“形微”云云,都应是“形昧”之意。
形晦而德明,形阴而德阳,形微 而德章(彰)。
“形微”与“形晦、形阴”互文,都是昧冥之意。
其明者以为道,而微道 是行。明明至微,时反(返)以为几(机)。
“微道”就是“昧道”。
会计制度是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基本保障,通过政府会计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计系统在与会计系统整合的同时,还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行业会计制度相结合。意味着超过110万的国家金融机构重返同一起跑线,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行业思维和工作习惯的认识。财务人员可能需要很长的过渡期。由于划界制度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逐步实现转型,并为时间创造空间。
这样,《老子》第14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依帛书本)
色彩本身并没有先天的特定意义,它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演进和运用过程中形成了它的形态、功能和寓意性的内涵。因此,色彩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和发挥是与创作者希望表达或揭示的意涵相互关联的,也是与作品应对的特定时代、场域及特定语境相对应的。犹如我们在古埃及的墓穴彩塑,庞培的装饰壁画或中国的古代的漆器、陶瓷等艺术那样,不同的色彩及相互关系均与其人文理念和美学内涵有着相应的关系。雕塑的材质、表面的色彩等形式元素均与其某种表征性或符号性的涵义相关。
“微”确实是“昧”的意思,是“微明”的“缩略”,也是其“补充”。“昧”才是“视之而弗见”。《老子》河上公本吴澄注:“微者杳漠无形。”许抗生注为“无形迹”。古棣《老子校诂》也说:“‘微’有‘无’意。”接近原义。
这样,《孙子》的“微乎微乎”,确实是“昧乎昧乎”,可以状写“无形”。
我开始教学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加倍努力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做出成绩报答党的恩情,不辜负老师和家中老人们对我的期望。
中图分类号: B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444(2019)04-0359-02
收稿日期: 2019-03-20
作者简介: 萧兵,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上古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