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素养论文,能力论文,标准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素养能力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特质,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个人的信息素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否有效,是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衡量的。美国是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较早的国家,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不同阶段,已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本文通过对美国各类信息素养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借鉴和应用信息素养标准方面的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素养教学实践和评估。
1信息素养标准的类型
个人教育可能经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阶段,而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融入每一个教育阶段。从教育层次来看,美国现有基础教育类、高等教育类和专业教育类的信息素养标准,从区域层次来看,包括了国家的和地区的信息素养标准。此外,还有一些与信息能力相关的技术素养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等等。多样化标准的制定和被认可也反映了信息素养教育在美国正规化和普及化的程度。以下概述几种典型的信息素养标准。
1.1 基础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美国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ASL/AECT)1998年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发布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 Learning)[1],为美国中小学描述了信息素养教育概念性的框架和宽泛的指导方针。该标准分为三大类,每个大类包含了3项标准,共9项标准,29个指标,描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与信息相关的能力,也常被简称为“九个标准”。
该标准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性,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大类进行描述。“信息素养”类目描述了与美国学校图书馆媒体课程直接相关的核心学习成果指标,包括认识信息需求、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独立学习”类目的标准和指标更多地着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包括了独立寻求和运用个人感兴趣的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等。“社会责任”类目下的标准和指标则更注重于学生参与信息社会、培养高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是以信息素养类标准为基础的,但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但该标准的指标比较概要,可操作性还不够强。《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是美国问世最早的一个信息素养标准,对推动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1.2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2],该标准为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和评价提供了指南,它延伸和扩展了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提供了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接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包含了5项能力标准、22项表现指标、87项成果指标。5项能力标准侧重于不同水平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的需要,成果指标比较具体,可操作性相对较强。
该标准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图书馆员、行政管理人员明确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为评价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取得的进展提供了具体的指标。标准对学生本身也是非常有用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指南和方向,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自己超认知学习方法的需要,并使他们明确收集、分析和使用信息所需要的行动。
1.3 专业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信息素养能力对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尤为重要。由于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发展特别迅速,对科学家、工程师来说,跟上领域最新的发展,了解实验和研究数据的最新信息源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必须能识别广泛的信息源以及在他们的领域中承载知识的各种载体和格式,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为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能力。
《科技信息素养标准》(草案)(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3]是2002年由ACRL的科学技术分委会(STS)专门成立科技信息素养特别任务组启动编制的。该标准在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过程的特点发展起来。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创造、学术活动等过程的信息素养能力。2004年首次出台标准草案,包含了5个标准、24个表现指标和104个成果指标,用以评价高等教育中各个层次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机构的使命来使用,以促进信息素养相关的教学及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
1.4地区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许多地区性的信息素养标准在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美国阿拉加斯州、威斯康星州、科罗拉多州等州都制定了中小学生或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美国科罗拉多州信息素养标准[4]是在国家标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专门针对科罗拉多州的教育需要而制定的。科罗拉多州信息素养标准清楚简明地陈述了学生必须达到信息素养的要求。标准采用了AASL国家标准中的9个标准类目,提供相应的指标和说明。同时,科罗拉多州的信息素养标准,列出了每个标准类目与“科罗拉多州K-12学术标准”的结合,包括了公民学、经济、外语、地理、历史、数学、科学、音乐、体育、阅读与写作、科学、视觉艺术等课程标准中应该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各学科教育过程融合的特点。
2信息素养标准的特点
信息素养标准是一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个人信息素养能力表现以及学习成果来进行评价,同时也是指导信息素养教学过程的指南。从现有的信息素养标准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2.1标准的概要性与指导性 各类信息素养标准基本设置了二到三级指标,包括标准大类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又可分为表现指标和成果指标二个级别。标准大类是对信息素养能力的总体要求描述,如“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地、有能力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而每个标准大类细分若干个概括性的表现指标,在表现指标中用明确、清晰、具体的语言对学生表现行为进行描述,如“能选择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获取所需的信息”。表现指标下则设置多个成果标准,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细化的指标,如“确定合适的调查方法(如:文献检索、实验室实验、模拟、实地调查)”,具有一定的可测性。从标准大类到表现指标、成果指标,是一个从抽象笼统到概括、具体的层次关系。
尽管信息素养标准包含了多级指标,但总体来说,信息素养标准还是一个概要性和指导性的文件,根据这些指标,学校的教师和图书馆员需要根据机构不同的特点来制订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以及制定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的评估方法。
2.2标准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应是一个有计划的、持续的、不断加强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职业生涯的一种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过程。美国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针对不同的对象培养要求制定了一系列信息素养标准,如《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是针对美国中小学学生培养的标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针对大学生而制定,而《科技信息素养标准》则针对高等院校科学技术领域专业学习的学生而制定的,反映了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培养的特点,使学生在每个教育阶段都得到相应的培养。
美国的信息素养国家标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可作为地方教育高水平的指导文件。但由于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地方教育事务,因此美国各州可以不采纳国家标准[5]。州或学区通常以国家标准为指导来制定地区的标准,表现出信息素养标准的层次性。州级标准更加符合地区的教育特点,并且可以通过州立法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付诸实施,使信息素养教学实践更加普及和有效。
2.3图书馆的主导作用及相关合作美国的各类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组织主创或与其他团体组织合作编制的,这是由于长期以来美国图书馆界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倡导、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始终担当着先锋和主导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素养教育不是孤立的图书馆素养能力、信息技能的培养,而是有机地、系统地将信息获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于学校整体教育过程。因此信息素养标准需要得到相关教育机构的认可,才能得以推广和贯彻执行。如《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是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主持编制的,2000年1月18日,ACRL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召开了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11位理事来自全美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图书协会的理事长等,会上审议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6]。该标准被称为高等教育界和图书馆界“最有影响力的文件之一”。《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则是由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ASL/AECT)联合编制的。在图书馆员们的努力下,信息素养标准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成为一种指导性的文件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3信息素养标准的内容的比较
信息素养标准的内容与信息素养的内涵是直接相关的。美国图书馆学会1989年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人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寻找信息、评价信息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并且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已经学会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知道如何找到信息,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和创造知识。他们是那些准备好终身学习的人,总是能找到解决特定问题、完成手头任务所需要的信息”[7]。
基于信息素养为学生建立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认识,从信息素养内涵的角度,我们可将信息素养标准评价指标的内容大致概括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利用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本文对不同教育阶段的三类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见表1)。
从标准的大类目看,三个标准都包含了信息素养四个方面的内涵,但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与研究特点,在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表1信息素养标准的内容比较
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 科技信息索养标准
标准
标准1:能快速有效地
标准1:能确定所需
标准1:同左;标准2:
获取信息;标准4:能
信息的本质和范围; 同左;标准5:……认
信息获取能力 独立学习的学生具有信 标准2:能有效地、
识到保持对自己研究
息素养,追寻与个人兴 有能力地获取所需的 领域最新发展关注的
趣有关的信息 信息需求
标准2:准确地评价信
标准3:能批判性地
准3:能批判性地评
息;标准5:能独立学
评价信息和信息源, 价所获取的信息和信
信息评价能力 习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将经过选择的信 息源,并决定是否
能鉴赏文献和其他有创 息融入自身的知识库 修改,最初的需求或
造性的信息表达和价值体系 寻求更多的信息源
标准3:准确而有创造
标准4:能独立地或
性地利用信息;标准6: 作为小组成员有效地
能独立学习的学生具有 利用信息完成特定的
信息素养,在信息获取 任务;标准4:…以
和知识生产方面争取优 个人或小组成员有效
秀地使用信息,并有道
德地、合法地达到一
个特定的目的
标准7:对学习型团体
标准5:理解围绕信
标准4:理解并尊重
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息和信息使用的经围绕信息和技术使用
意识到信息对于一个民 济、法律和社会问题,的经济、法律和社
信息社会责任感 主社会的重要性;标准 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 会问题,以个人或
8:……在信息和信息技 和使用信息 小组的成员有效地
术方面采取道德的行为;
使用信息,并有道
标准9:……有效地参与 德地、合法地达到一
到团体中去追踪信息并 个特定的目的
产生新信息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针对中小学生以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素养能力。该标准除了包括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外,特别强调有兴趣的学习、独立学习、对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具有社会责任感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指标在信息获取技能方面比较细化,要求学生掌握较具体的方法,而在信息评价和信息利用方面则强调“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建立自身知识体系”、“独立或协作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较高层次的信息素养能力。
专业教育阶段:《科技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主要针对科技领域的学生,也适用科技专业的研究人员。标准在通用信息素养能力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保持对研究领域最新发展信息的关注”,并在指标中指明“理解科学信息流和科学信息的生命周期”,“使用各种方法和新兴技术保持领域的现时性”,反映了专业研究中所需要的特别的信息素养知识和能力。
4 信息素养标准的应用建议
4.1借鉴国外现行的标准 信息素养标准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型和较多的实践,但我国目前除了北京地区的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外,还没有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信息素养标准。北京地区的能力指标体系基本上是借鉴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而编制的。由于美国的信息素养标准代表了国际学术界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我国各地区、高校和中小学都可以直接采用或借鉴国外的标准进行修改,应用于地区和机构的信息素养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评价。我国相关的教育机构、图书馆组织也应该积极促进我国各个教育层次的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4.2注重新的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它是利用技术而又独立于技术的一种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某些信息素养标准是在前几年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信息素养标准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更新与技术相关的内容,使教学更多基于新的技术、融合新的技术。
4.3全方位应用于学校教育过程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与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和图书馆素养等方面都有关,根据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信息素养需要与学校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相结合,不仅是图书馆员,教师、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也应该重视信息素养与任何教育过程的结合。而机构制定或应用信息素养标准,可使各类人员能按照学校既定的目标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学生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自我能力发展的方向。
4.4校园范围通力合作校园范围的合作是有效的信息素养教学的出路。由于基于资源学习的增长,图书馆员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力军,但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需要教师的支持,建立基于新技术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图书馆与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将是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最佳的途径。图书馆员应积极地向教师、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宣传信息素养标准的内容,推进信息素养标准的应用,并在信息素养教学中采取主动的态度、合作的精神。
4.5 建立地区或系统内的合作 地区内或系统(如高校系统、中小学系统)的信息素养教学合作也是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地区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和认可、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评估方面,合作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促进资源共享,同时也能推动和提高地区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