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论文_杨贞高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论文_杨贞高

杨贞高 兴仁县第七中学 562400

【摘要】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具有观察力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研究和改革必不可少的素养,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下面就谈谈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观察力;中学数学教学;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1-155-01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制定完善的教学措施,创新数学教学方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观察力内涵

观察力,就是人根据预期观察目的,有组织的对某些事物进行持久的观察与分析,将自身感知作为基础,运用自身思维能力形成最高的直觉形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在中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数学事物或是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在自主探讨研究之后,确定周围事物现象与性质的关系,在对数学事物现象与性质进行分析之后,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使其可以在全面观察与认知的情况下,客观、准确的反应出数学事实,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无法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缺乏观察力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然而,在中学数学教师开始培养学生观察力之后,能够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改正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数学图片与三维立体模型,并且可以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自信心,增强数学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为重要,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其予以足够重视。

三、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措施

(一)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观察时间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观察时间,使学生可以全面分析与观察数学现象,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例如:中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准备平行四边形的卡片,要求学生全面观察平行四边形卡片,并且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观察时间,这样,在学生观察的时候,就可以充分了解平行四边形知识规律,并且形成初步认知,建立起空间关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力

中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力,保证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在观察事物整体之后再观察事物细节、在观察事物性质之后再观察事物客观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中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关于“被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的时候,必须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直线、射线”规律,先对“射线”进行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射线”知识规律,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自主探究出数学问题答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之后,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中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主要因为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性经验,而感性经验需要利用各种感官获取信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到正确答案。例如:中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出问题“在一个半径为25cm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段半径为10cm的圆柱形钢材,并且将水桶中注满水,当把钢材拿出来之后,水桶里面的水下降了6cm,那么,这段钢材的长为多少?”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且为学生提供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罐与圆柱形钢材,要求每个小组学生都要在实验中自主探究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在学生实验与观察期间,教师要为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圆柱形玻璃罐里面的水下降了多少?水为什么会下降?”,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可以在独立思考中得到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期间,必须要利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此时,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轴对称》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涉及到轴对称知识的图片,以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为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包括:飞机、蝴蝶等。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平行线的物体,在学生积极回答的时候,教师要鼓励观察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就可以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有许多种,例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连续观察,反复观察,对比观察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全等三角形模具,告诉学生这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当学生问为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当有学生发现全等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的时候,再让学生用直尺验证一下,验证后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全等三角形除了三条边相等还有什么会相等,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最后,让学生比较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特点的印象。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海荣.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有效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

论文作者:杨贞高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论文_杨贞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