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_何月红

医用物理学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_何月红

何月红

广东德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医用物理学》是高等学校医药类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物理学的知识是了解生命现象不可缺少的基础;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医药工作者所必备的。《医用物理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通过《医用物理学》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矗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引言

依托于正在建设中的同济大学物理在线课程这个平台,以及大学物理学微课程的建设机遇,我们也开展了医用物理学的在线课程建设。试图应用互联网和移动公共平台,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给医学类学生搭建顺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随时随地的学习体验,也给教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效途径。

1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不合理

目前我校给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医用物理力学教学时数为48学时。为了完成理论课教学内容,为了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挤出学时上习题课。教师通常都只能用很短的时间讲述医学中物理学的应用,体现不出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1.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本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完全实现了多媒体讲课模式,但是大部分的老师把课件,充当"电子黑板"而用,没有在课件上下大力度,没有完全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动画和交互功能;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学生听、教师讲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只顾讲够课时数所指定的内容,没有去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和程度。也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物物理学思想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能引导学生在主动的积极学习。

1.3教师医学背景知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理工类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的从事医用物理学教学的教师,缺乏专业医疗背景和医学知识,特别是年轻教师没有做过或参与过与医学相关的科研课题。因此,从而不能很好地讲述重要的物理学技术在医学诊治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内容缺乏实用性。相当数量的医学生认为,学物理没什么用处,认识不到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认为物理学与自己专业的关系不大,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兴趣不高等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医用物理学课程中有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和严密的导出过程。学生常常对这些公式的学习过程中感到恐惧,觉的很无聊,没有趣等现象。

2医用物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2.1教材内容改革

笔者作为参编人员参加了清华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物理学》编写,该教材通过结合教师长期以来上医用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由全国十一所院校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在教材内容上紧密结合医学,把突出物理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为特点,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的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重点阐述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概念、原理和方法,加强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克服了理论化、公式化等枯燥乏味等繁琐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去掉了某些牵强附会的案列内容,精选了物理与医学结合案列,并且对于某些与高中重复性内容,缩减篇幅,某些繁琐公式推导,优化过程,突出其推导的逻辑思维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增加本书的可读性,还在每章末安排了"阅读材料",介绍物理、医学、生命科学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成长经历及重大理论发现的经过,或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课程中

医用物理学中流体的运动这章和医学上的血液联系紧密,是重点内容。当讲述完伯努力方程在医学上的应用-体位对血压的影响后,马上趁热打铁,引入一案例:患者,男,18岁,患鼻咽纤维血管瘤入院,全身麻醉下施行经硬腭进路手术。在剥离肿瘤基底时,将手术床头逐渐抬高10°~30°,使患者处于头高脚低斜坡位,尽量使手术部位高出心脏水平。血压下降过低或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至正常时放平手术床。问:体位对血压有何影响?让手术部位高出心脏水平的目的?我们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为什么要抬高手术部位的作用是什么?讨论后,请同学们上来讲述,发现经过讨论思考,同学能将案例和伯努力方程联系在一起,明确到由于体位越高,压强越低,故手术时抬高床头,使得手术部位下降,防止大出血。通过案例分析,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临床上医学和物理的紧密联系,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反应,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他们对流体这章理解的更深入,同时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医学物理学的积极性、兴趣和热情,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式"教学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充分肯定。

2.3教学模式采用双主式进行

所谓"双主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要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得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形成师生互动,共同来探索知识、寻求答案。在开课初期,我们在网上给出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授课计划自学的能力。在课堂上授课时,改变过去教师从头到尾板书及讲解的授课方式,对某些内容,引导学生参与,给其留出一定时间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思考、推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能产生极大自豪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也倍生。在某些章节,我们还大胆采用学生主讲模式,让一些学生报名来讲某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自己下来准备教案、课件,更加深了对所讲内容理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其语言能力也大大得到了锻炼。通过下来学生反馈,认为这种模式是十分有效的,学生不仅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此外,根据物理学原理在生活或医学中应用的实例,布置一些探索性任务。鼓励学生应用所学原理来联系实际问题,用发散、逆向、动态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愿望,从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例如伯努力方程这一部分中,当讲解完流速与压强关系时,让学生考虑如何利用此原理来设计流量和流速的测量装置。

结语

通过我们对医用物理学课程中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下来学生反馈,学生普遍认为医用物理学不再枯燥无味,而是非常有趣,与身边的生活和医学现象都有密切联系,改变了他们以前认为"物理就是公式和符号"的错误认识,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计划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使得医用物理学的教学真正达到"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高清河,刚晶,王和禹,刘海英,等.医药类院校物理课程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科技视界,2015,(30):155-312.

[2]莫钱进.从激发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谈高效课堂[J].飞(素质教育版),2014,5:224-224.

[3]张琳娜,高媛媛,孙玉宁,韩怀钦等.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类导师基础医学专业水平的探讨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31-232.

论文作者:何月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医用物理学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_何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