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是利用植物形成环境和保护环境,构成人类的生活空间。绿地的多功能性对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成活率,充分发挥绿地的多种效益、营建健康、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活品位,必须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一、风景园林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地市以创建国家风景园林城市或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极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旅游形象。为此,强化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既是城市建设者的重要任务,也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就是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综合考虑工程现场情况,科学配置人、材、机等诸多要素,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当前,随着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市场的逐步完善,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才能不断地去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
二、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
2.1对地形的勘察
植被是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现代风景工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进行具体施工前,要对施工地的具体地形情况进行实地勘察,看是否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如果当地土壤等要素不符合植物生长需要,则要考虑对土壤进行更换。具体的地质勘探应深入到地下土壤层一米左右,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予以解决。由于风景园林工程对形象的要求很高,是在地形的选择和建设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设计方案要根据设计理念,在保证园林整体环境多样化的前提下,使园林工程尽量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以期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细算施工的数据,要把工程计算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工程尽可能降低消耗,节约投资。
2.2合理配置植物
在进行植物设置和配置的时候,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就对植物的生长层次和结构进行关注,这样就能够充分展示植物景观在设计方面的层次,合理配合草本植物以及乔木、灌木,这里要重点突出乔木。在栽植乔木的时候,应该保持其密度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栽植的密度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来说,最佳的距离应该是保持在五米到七米的范围之间,这是为了确保灌木以及下面的草本植物能够拥有充足的生长空间。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的问题就是阳光的喜好问题,应该在阳光相对充足的地方种植喜阳的植物,例如种植一些太阳花;在阳光照射比较少的或照不到的地方应该种植一些喜阴的植物,例如太阳木或者珍珠梅等等,选择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保护植物的生长习惯,使其生长在适合的条件下,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科学合理分配的原则。
2.3种植土管理
在对植物进行栽植的时候,对种植土壤也是有相应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第一就是种植的土壤中不可以混有杂物,不可以是沙质的土壤;第二就是种植的土壤pH值应持续在7到8的范围之内;第三,在种植的土壤应拥有比较丰富的有机质的含量;第四,在种植的土壤中应该保持好团粒结构。因此,依据上述几点,在具体进行操作的时候,若土壤较贫瘠,相关的质量未达标,就应该改良土壤的特性,通常是选择增施基肥的方法。在栽植一些地被植物或者花卉的时候应该深翻这种种植的土壤,深度在30到40厘米之间,如此就能够使土壤透气和保持松软,还要保持土壤中的石粒直径在1厘米的之内。应该依据图纸的要求来进行定点放线和挖掘树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树穴进行挖掘的时候,应该依据植被的大小来对树穴大小进行控制,通常主要包括的种植元素就是植物的种类和规格。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挖掘洞穴时,可以允许大一点,但是一定不能够太小,在栽植裸根的植物的时候,相比于根系的直径,树穴直径应该比其大二十到三十厘米,若植物的根系上带着土球的话,树穴的直径就应该比土球大三十厘米,这样能够促使植物根系顺利健康的生长。
三、风景园林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随机、随意的现象。随机即没有计划,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随意就是决策不遵守规律和程序,杂乱无章。引起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3.2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不专业
一些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知识、技术和经验。一些园林工程施工中,甲方建设单位及乙方承包公司都存在非专业人员实施质量管理的现象。还有一些大型园林工程由非专业政府官员实施质量管理,完全忽视质量管理是一门专业。一些园林工程公司由非专业管理机构直接运作质量管理的实施。非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如行政机构、工程承包后临时组建的领导小组等。这些非专业机构没有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方法和技术,缺乏配套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必然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导致质量管理实施的无序性,降低工程质量。
3.3相关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不够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管理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这些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使质量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5、加强风景园林质量管理措施
四、组织措施
4.1加强组织成员间协调与沟通
质量目标管理贯穿于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始终,期间存在多种关系,做好各组织成员间的协调与沟通,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这些关系包括施工企业与发包方、设计方、监理方、监督机构之间,企业内部之间等。做好这些关系间的协调与沟通,才能传递准确无误的质量管理信息,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达成,从而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
4.2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参加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是工程质量的主要保障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以保证施工管理人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从而以出色的工作质量,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4.3加强工人专业技能培训
重视对各施工、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工人掌握更多的施工、养护知识,为更好地进行施工养护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五、技术措施
5.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工程开工前,有关人员应到现场搜集资料,了解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等。一般主要搜集环境、水、电、土地、交通、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材料、人力资源以及对工程施工有利或不利条件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认真研究、分析各种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因素,排除不利条件,利用有利条件,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及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才能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影响园林绿化施工的不利因素。
5.2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风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种植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养护是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及时对植物采取施肥、浇水、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关键。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行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变得愈为重要,是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抓好的重要工作。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相关参与者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范元强.浅谈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吉林农业,2010,(08).
[2]孙文华.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现代园艺,2011,(13).
[3]廖继辉.浅谈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控制[J].科技信息,2009,(09).
论文作者:裴铁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土壤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风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