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热爱学习
芮小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每个学生都希望以自己的优秀学习表现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认可。但在现实中,有些学生不愿意上学,还有些学生一到考试来临之际就头疼、肚子疼,教师和家长看到这种现象觉得很无奈也很纳闷,他们的上进心哪儿去了呢?为何我们的孩子学习效能低下?为何他们对学习缺失了热爱?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源于学生对学习、考试的恐惧和焦虑。
一、审视现状: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
1.对学习的恐惧源于失败的体验。
许多学生不是生来就害怕学习,他们对学习的恐惧和焦虑是逐渐形成的,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和加深,随着独立学习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困难摆在他们面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失败和挫折,导致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一点一点地丧失。
2.对学习的焦虑源于自信的不足。
因为伴随着失败的体验,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而此时,家长和教师往往会给予批评,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好、学习能力不足,这样的批评和重要他人的评价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卑感,自我评价也会随之降低。
3.对学习的厌弃源于责任的缺失。
观照当下的现实,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培养起责任感和主动性,往往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教师,唯独忘了学习是为了自己。有些学生在学习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认为没必要那么辛苦地学习,缺乏自制力和韧性,常常逃避学习,或沉溺于游戏网络,有时遇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时,就会产生逆反的情绪。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的安全监管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接近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1],这一比例明显高于联合国传统老龄化社会标准。
国家为自贸区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为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便利。国务院于201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家应通过更为成熟的手段,加强和运用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并努力探索建立健全专门知识产权法院;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重视,在知识产权核心法律体系中,法定赔偿额的提高以及相关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出台均反映了中央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重庆自贸区作为我国西部自贸区的试验基地,其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先行试验基地的成功与知识产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为以后的自由贸易区提供着重要借鉴。
二、以案说理:培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热爱学习,或许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各项英语技能的自我评价、学习难度评价以及提高各项技能的愿望,均为单项选择题,选项为五级量表形式(1=很差/很难/很不愿意、2=差/难/不愿意、3=一般/无所谓、4=好/容易/愿意、5=很好/很容易/很愿意)。
听了我爱人的这番话,儿子破涕为笑,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当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内疚和难过,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将会对他后面的学习造成阻碍。我爱人略作思考,回答道:“孩子,妈妈不但不批评你,还要表扬你呢!”儿子瞪大了眼睛:“表扬我?”她说:“是呀!第一,你能勇敢地把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事实告诉妈妈,说明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敢于说真话,敢于面对自己的困难和不足;第二,这次考试成绩不够好,你感到很难过,说明你希望自己能考好,说明你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好孩子;第三,妈妈觉得,虽然这次你只考了84 分,但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这84 分,还有那被扣掉的16 分,因为那16 分会告诉你学习的漏洞在哪里,下次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好了,儿子,起来和妈妈回家,吃过晚饭后,妈妈和你一起来分析一下考卷,妈妈相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下次考试你一定会考好。”
面对孩子考试失败,我爱人采取了以上的处理方式,它带来的效果是: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依然充满信心,不会受这次考试失败的影响;从此以后,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他都能勇敢坦然地面对,不向父母隐瞒;他学会了在失败后进行反思,从中获得前行的方向。
记得在我的孩子上二年级时,有一天我爱人下班回家,惊讶地发现儿子正坐在隔壁一楼的台阶上闷闷不乐。这个情况非常反常,平时儿子总是自己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爱人奇怪地问:“儿子,怎么了?怎么不回家呀?”儿子低着头说:“妈妈,我不说,说了您会骂我的。”她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告诉妈妈,妈妈不骂你。”儿子抬起头,眼眶里含着泪水:“您真的不骂我?”爱人微笑着鼓励他说:“真的,你说吧。”儿子说:“对不起,妈妈,我这次语文只考了84 分,考得很差。”
1.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设法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业成就感、自我效能感是至关重要的,要帮助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享受学业成功带来的欢乐,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有乐趣的,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从而认真投入学习、热爱学习。
2.在失败中学会反思。
要让孩子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学习也是一样。即便在考试失败的时候,也要引导孩子从中分析、总结。孩子对学习的恐惧感是习得的,孩子刚刚投入学习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考试分数意味着什么,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家长和教师对待他们成绩的态度。正如上述案例中,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时,如果家长很生气、很失望,甚至发火批评,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考试很可怕,考试成绩不好很可怕,就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恐惧和焦虑,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家长和教师应带领孩子去看成绩背后的东西,让孩子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也是一个全方位的成长过程,这样,孩子才能学会从学习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学会反思。
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脤,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3.在鼓励中获得自信。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鼓励,适时的鼓励能带给人力量和自信,对于中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家长和教师要不断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一定有一些方面是独特的、优秀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孩子的优点被发现、被看见,这样才能点燃孩子自信的心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标签:考试失败论文; 学业自我效能感论文; 上进心论文; 江苏省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