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校园规划实践论文_林登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校园规划实践论文_林登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文内简称湖南高铁职院或职院)新校区从启动规划设计至今已有近10年,随着校区建筑的陆续投入使用以及环境景观建设逐步成型,回顾最初面对场地时的景观生态学视角的思考,通过实地回访及对使用者进行访谈,检验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于校园规划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域性;园林式;共生校园

一、项目规划背景及运用景观生态学意义

项目规划背景:城市化进程中的高校新校区建设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我国迎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99年的30.89%增长到2010的47.5%【1】。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同年起各地高校扩招,全国高校及高职学院校园建设进入到高速期,本文介绍的湖南高铁职院新校区建设也在其中。职院老校区位于衡阳市区湘江大桥桥头,用地紧张,出于学校的发展需求以及依据政府的规划,于2007年完成土地与立项准备,正式启动新校区规划。新校区选址衡阳市珠晖区,位于东外环边上,与高铁衡阳东站一桥之隔。

景观生态学概述,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校园规划的意义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较大区域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的景观空间结构,及其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功能协调及动态变化的生态学科分支,是景观学与生态学的结合。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景观生态学在各行各业的宏观研究领域中迅速得到接受和普及。

湖南高铁职院新校区用地面积约为5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拟建容积率约为0.5,规划学生人数为11000人。规划之初考虑运用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的原因是以下三点:第一、选址良好、用地较大。校区位于耒河之滨,校园用地东南侧为较高地形的规划保留山体绿地,校园用地呈L型围合山体绿地。第二、地形起伏、环境优美。原址为酃湖乡白渔潭园艺场,低处为水塘,开发力度小,生态景观保持很好。第三、建设量大、周期较长,校区容纳1.1万学生的教学生活空间、及2000名教职员工的居住空间,另高铁职院需要1.3 KM长的铁路作为实训场地。新校区建设资金来源于老校区土地置换以及政府划拨,建设周期长。综上三点原因,设计团队制定“延续景观格局,营造生态校园”的规划理念,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职院校园规划的意义在于:要实现在建设周期中以及使用周期内,保留延续场地原初的景观环境,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使场地景观生态系统得以保持连续,创造地域性、园林式、共生的校园环境。

从2007年规划投标中标到现在已近十年,职院校区保持着稳定持续的建设,2011年10月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区,扩招与建设进程延续至今,设计院作为建筑设计团队以及景观室内设计顾问服务至今,从建成效果来看,逐步实现规划愿景。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湖南高铁院规划的实践检验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景观生态学对景观格局研究的基础,“斑块”是指具有某种基质的区域元素,“廊道”是指斑块之间的生物景观通道,“基质”就是指具有某种动物植物活动的环境特征。每个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原有体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稳定和谐的格局,人工建设不可避免地打破其自身的平衡,在此情况下,避免把自然长期赋予场地的景观生态环境推倒重来,而对其有选择的保留保护及整合。在湖南高铁职院规划过程中,采用了以下三种景观生态学策略来打造职院的校园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斑块保留与地域性校园

合理有效地进行斑块保留,让场地生态的地域性与生命力得以延续。斑块保留有四点注意的要点:有选择,成规模,成系统,与建筑互动。

职院地块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基地内地形地貌丰富,用地植被保持良好。这种南方丘陵地带中的地形起伏,尺度合适,形态完整,其地形上自然生长树木形成柔软优美的天际线。在规划深化的过程中选择项目用地内三个“山体斑块”进行保留。第一个斑块,靠近东南角城市山体,其成为公共绿地伸入校园的触角,也在L型用地的转角节点上,成为校园水边及空间转折的重要成为景观节点。第二个斑块在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成为教学区与宿舍及运动区之间的重要节点,此斑块较小约60MX60M。第三个斑块在学生生活区与教师生活区之间,为三块山体绿地中最大一块,约为160MX120M,足够的尺度其成为校区的后花园。

三个山体斑块在建设全周期得以完整保护,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动物栖身或临时落脚之地得以保留不被清洗,有效的让地块的生态环境得以延续。山体斑块在校园整体空间中形成一池三岛的格局,有效地分隔不同的校园功能分区,形成地域性校园的特征。

2,斑块边缘效应与园林式校园

斑块边缘效应是指斑块内部的生态系统在边缘上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进行能量与物种的连通,产生丰富的景观。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在湖南高铁职院的规划中,整合原场地内的池塘,保留了湖面高差1.5米的两个塘面作为“水体斑块”。水体斑块与前述三个山体斑块之间有很长的接触边界,重视岸线的边缘效应,对校园景观与生态均有很大的意义。场地东南角水体南岸,位于山体北侧,阳光受遮挡有控制,在此处岸线在栽种冠状树木,并结合布置少量湿地,形成局部的生态交错带,增加了校区植物物种与景观的层次。受阳面的水体岸线,则采用草坪灌木为主的岸线绿化,形成开阔阳光的岸线景观。

在建筑面向斑块边缘的界面,重视使用者与自然斑块对话。教学楼组团形成三个内庭,庭院东侧向校园开口,以连廊连通,成为学生课间休息的场所。学生宿舍组团以折线型的坡顶形体,融入周边的山体绿化间。食堂弧线型的落地窗面对着保留山体斑块,让就餐变成轻松愉快的过程。建筑与斑块边缘,存在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是人性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丰富的斑块边缘景观形成园林式的校园。

3,基质多样性与共生校园

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面貌,在此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景观格局多样性的基础是保证各不同基质斑块的完整性,减少人类活动对各类自然斑块的干扰,形成人与生物物种共生环境。

在湖南高铁职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保留下来的斑块可分为以下三类,山体斑块、水体斑块、斑块之间的绿化形成的廊道,它们组合在一起,相互关系为并置,嵌套,交融,形成了景观物种与格局的多样性与原生性。尽量保留生态斑块的完整性与纯净性,设计中原则上不设步行路径穿越斑块。第三个山体斑块有近2万平方米,原地形地貌植被,无穿越道路,成为生物停留地,清晨与傍晚常有大量的鸟鸣蛙叫,被师生称为校园的后花园。第二个山体斑块,局部形成有塘有山的庭院景观,设计中根据景观需求微调道路,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创造基质多样性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校园。

三、结语

上述为我们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规划设计实践,通过对其进行实地回顾回访,我们认为无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还是校园空间的营造的角度,规划建设十年以来成效是显著的,同时也意识到要把校园内长期的景观环境建设过程纳入统一的、动态的生态格局的规划中,把高校校园打造成为生态优美,环境舒适,和谐共生理想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1949 - 2010)

[2]傅伯杰等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1-396

论文作者:林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校园规划实践论文_林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