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堂教学;高职高专;教学方法;课堂消极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6-WT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是指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不直接干扰教学秩序,而采取消极态度,做出不配合课堂教学安排,间接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课堂消极行为形式很多,如:上课玩手机、睡觉、听音乐、吃东西、看无关书籍、逃课等行为。奎伊(H.C.Quay)将课堂消极行为分为三类:人格型问题行为、行为型问题行为、情绪型问题行为[1]。随着高校对课堂纪律管理日趋严格,在高职院校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律能力较差,或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身在课堂内“神”在课堂外,闷头睡觉,低头玩手机等现象,最终导致教师自问自答,课堂气氛沉闷无趣,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大学生出现课堂消极行为的因素也发生了转变,也需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来改善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一门“理论+实践”具有典型高职教学特点的专业课程,本文以我校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为例,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开展“互动式”教学的比较与研究。
1. 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级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依照学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其中男26例,女74例;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2±1.3)岁;上一学期《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成绩61~81分,平均(70.2±2.3)分。对照组100例,其中男32例,女68例;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0±1.2)岁;上一学期《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成绩60~82分。两组性别、年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形式较少,理论授课以讲授法为主,实践教学以传统示教法为主;观察组学生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采用头脑风暴、案例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实践教学采用角色扮演、任务导向、小组竞赛等形式。对上述两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统计研究对象随堂测验、实践技能考核和课程期末成绩。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绩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随堂测验成绩、实践技能和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成绩结果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随堂测验 实践技能考核 末考成绩 对照组 100 73.82±4.80 70.48±5.19 70.48±5.19 观察组 100 81.65±5.82 89.74±4.58 78.84±4.58 P值 <0.05 < 0.001 < 0.001
2.2按学号随即抽选观察组学生、对照组学生开展课程满意度与学生自评课堂消极行为主要因素调查分析(见表2)。高职学生对自控能力弱的认识基本相当,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关注,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
3.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带着案例去教,带着问题去学,加强课堂等互动与交流,能够有效防止学生上课开小差或出现消极行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参与感”及小组竞赛等课堂活动,融“教学做”一体,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减少了“偷懒”等行为。
3.2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2]。教师如果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存在“填鸭式”教学,未能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动力不足,产生应付心态。部分学生认为平时上课可以放松,等到期末再采用“突击式”学习,且很多学生追求的是“不挂科”就行的态度。
3.3 心理学家提出,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格,包括: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依存型人格更易受到环境和其他同学的影响[3]。当教学监督和纪律较宽松时,由于自律能力不足,往往导致学生“明知故犯或屡犯屡改”;如教师再无课堂干预措施,容易使学生产生麻木心态。
3.4 在采取互动式教学时,都采用小班授课,分组活动的形式,最适合的学生人数为30-60人,实践教学每增加15-30人,就应该增加1名教师。学生人数过多,课堂教师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学生会感到不被老师关注或不被重视,等同于默许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4],如果个别课堂消极行为不被发现或及时纠正,容易导致学生的消极行为与情绪相互感染,最终影响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祥恒,李德明,汪季清.高校本科生课堂消极行为与矫正策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8,20(6):112-117.
[2]周晨,薛雅倩,邹月成.重庆市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8,(31):166-167.
[3]高金超.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8):12-14.
[4]杨光华.高职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研究[J].职业时空,2016,12(1):98-101,108.
论文作者:濮宏积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消极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成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教师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