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

范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务处,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其中,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蒙古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国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抛弃传统文化的误区与理念,造成当今社会信仰缺失与文化空白的状态,在5 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解决信仰缺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文化的厚重底蕴,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无疑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深层力量。

1 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的传承的特殊性

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的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既包括过程体验、生产工艺与文化符号,也包括与之相关的民族、习惯和信仰。 需要在技术、艺术、科学、民俗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与实践,这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随着新时期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高等院校发挥骨干教师实践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特点,发挥文化艺术功底,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将挖掘、收集资料整理蒙古族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地方文化教材的开发实践,充分运用数字影像“采、录、编、播”技术,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 通过数字影像技术记录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华。

2 内蒙古传统文化与高等院校文化教育结合

针对内蒙古传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和丰厚内涵,实现高等院校文化教育更全面的发展和应用。针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充分整合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成果,深入研究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的关系。通过成果转化、课程资源建设、师资体系培养等方法,实现民族教育的内涵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有效融合。继续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鼓励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文化教育推广活动,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传统文化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使高等院校成为普及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有效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认同。

3 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媒体信息技术创新结合

媒体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文化教育密切相关,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探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技术”的形式,系统研究新技术环境下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预测相关发展趋势; 通过数字视频点播资源开发减少重复的基础建设投入;获取文化事业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信息,进行应用示范创新;通过开发“文化体验”“实践发现”类课程资源,全面构建与文化教育教学管理紧密契合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热点。 从内蒙古最具特色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手开展研究,挖掘、选择、整合、积累与保存相关资料,开展蒙古族地方性文化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课程、教材、教法)进行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构建特色鲜明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开展“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在辅导高校师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同步开展文化传承与应用创新;通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立足高校教育教学的平台,致力推广、传播蒙古族传统文化,开创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共生共荣的崭新局面。

4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4.1 调查分析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色文化资源,需要通过视觉观察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市场调研分析法、学科综合法、 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与整合。经过系统分析研究,对内蒙古传统文化资源及传统手工技艺做翔实调研,开展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保护与实践创新,对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究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历史与现状的理解,分析新时期大学生的文化观与实际需求,将少数民族优质文化元素导入高校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当中,完善高等人才培养与文化校园建设综合评价新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大多长期居住在基层,对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知之甚少,接触前人留下来的文物和其他样式的机会也不多;他们对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现代旅游、线上销售和城市消费群体特征等也缺乏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为传承人提供了一个扩展视野的机会。 他们的产品创新和销售方式也将走出原有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通过与更大和更新的现代市场对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开辟了新路。 许多在城市长大的高校设计教师通过和传承人的交流也学习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艺和传统文化,间接了解到这些技艺和文化的生存土壤,为他们进行地域和民族风格设计研究和创新开阔了视野。

4.2 视野拓展

按照临床治疗小组的组成模式以及科室人员情况,组建临床药学带教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副主任,1名主管,以及2~3名实习生组成;目前组建了4个临床药师小组,每组4~5人。

4.3 产业创新

(3)支持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传统工艺展示和销售平台,帮助传承人推介传统工艺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与上述三项措施相配套,文化部还将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申请设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解决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民族地区和18 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重点,依托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再增设一批非遗传习中心,促进形成浓厚的传习和交流氛围。

4.4 政策支持

(1)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进一步选择能够充分反映手工精神、生活化程度高、产品可成系列的项目,协调高校和企业开展更加专门的研修、研习及培训,帮助传统工艺从业者开阔眼界,提高设计和制作水平,着重培养其走进生活的意识和追求精致与完美的手工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 文化部启动制订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 将着重开展三项措施。

在确定牛羊患口蹄疫症后,应该在对其进行隔离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最大程度提升牛羊恢复健康的可能。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针对牛羊实际发病情况来进行处理,例如牛羊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以通过在溃疡面上涂抹冰硼散或者碘甘油来进行处理。在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牛羊病死的情况,应及时对尸体进行焚烧或者深埋,并进行消毒处理,降低其他牛羊感染的可能。

(2)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创企业、设计企业和高校到民族地区及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包括各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工作站。

通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在前述交流平台基础上,传承人与院校设计教师、社会设计师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可以有效整合和优化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单项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传承创新的要素配置。 跨地域、跨单位、跨产业的网络化合作团队将成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实现以传统工艺为基础,以设计创新、 工艺创新、 营销创新和品牌创新为内容的产业创新。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落实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各级政府将出台一批相关政策,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这是传统手工技艺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抓手。

SCI导致轴索发生退行性变,同时伴有髓鞘退行性变,小胶质细胞清除了大部分的髓鞘碎片,其中一部分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但还有部分能存活。少突胶质细胞在成熟后对轴索起抑制作用,并引起生长锥塌陷。现已知体内的髓鞘和体外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分泌至少三种抑制性分子:Tenascin-R(韧粘素-R)、髓鞘相关糖蛋白和N1250。在牛中枢神经系统中Niedemst等[9]发现,少突胶质细胞还能产生brevican和versicanV2两种抑制性物质,但这两种物质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欣竹一听,高兴地说:“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做到的,我有的东西,都愿意给您。”欣竹说着,含情脉脉地看着杜经理。

5 新媒体技术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合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大多具备完整的民族教育教学体系,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其对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数字影像采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各种文化资源处理技术手段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如何通过与科研团队、专业服务机构的密切配合,利用视频采编和教学评价手段,构建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民族教育与文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数字影像采集,进而深入分析、 展示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与高校文化课程建设融合后的实际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 实现“教”与“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信息公开,完成全方位的数字化教学评价与督导服务。 结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探寻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与创新焦点。 调研地方性文化课程应用及反馈的具体情况,利用多种技术组合实现信息的实时反馈和统计分析,并给出基于“教”与“学”的学术研究思路。 以此为基础明确数字化教材开发路线选择及实际效果,开发符合青年大学生文化体验习惯的特色民族教育与文化教学资源,不断整合基础研究数据,完成从理论到应用的双重创新。

6 结语

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优质文化资源研究,应当立足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搭建优质特色文化资源与新媒体技术创新之间的桥梁,把蒙古族特色文化遗产导入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构建新形势背景下的蒙古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体验、实践教学体系。为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质传统文化资源,提供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振兴道路,积极探索与高校文化教育体系相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民族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葛根高娃.谈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一点看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7(4):67-69.

[2]杨健吾.我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特点的历史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0(6):50-55.

[3]李资源.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1-8.

[4]李九戈.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述评[J].民族论坛,1990(3):87-88.

[5]李铁柱.我国民族博物馆学体系初探[J].中国博物馆,1991(2):56-6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9(a)-0068-02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双创教育需求分析的地方性文化课程建设与应用示范研究”(项目编号:NMSC18019)。

作者简介: 范斌(1980-),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大数据应用。

标签:;  ;  ;  ;  ;  

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