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

罗青军[1]2003年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文中指出市场导向理论是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营销理论。从相关文献来看,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同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那么在我国近几年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同其绩效是什么关系呢?本论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建立起新的分析框架,探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以增强企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为顾客提供优越价值的能力,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为此,完成的工作包括建立企业市场导向新的研究框架、基于这个框架的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循此思路,本论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导言与文献综述。讨论研究的必要性及本论文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企业面临着的环境的复杂多变,实行市场导向是适应环境、为顾客创造优越价值以及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但对于市场导向却存在着一些不适当的观点。在此处亦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对于市场主要存在着忽视、跟随及超越叁种观点,其原因主要在于对跟随顾客与引导顾客、当前顾客与潜在顾客、技术驱动与市场拉动有错误认识。随后,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等。 第二章: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研究理论综述。首先介绍市场导向理论的源起,指出这个理论所存在的叁大研究领域,并对它的哲学基础—新营销概念进行论述。市场导向理论是营销理论的发展,主要分为文化观与行为观两大派;其次,重点综述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的国外、国内现状,分别从市场导向测量以及绩效测量等方面对现有理论的不足进行总结。为本论文其后部分提出市场导向系统观提供基础。 第二部分:建立本论文的研究模型:由组合市场导向与企业市场导向管理构成的分析框架及以其为基础的企业绩效关联分析: 第叁章:市场导向系统模型介绍以及组合市场导向模型的构建。这是把企业作为主体而研究它与一些利益群体关系的一个框架。从系统观来看,市场导向不仅仅是行为或文化,而更是企业行为及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 本文提出的系统模型分为两大子系统:其一为组合市场导向模型;其二为企业的市场导向管理系统。前者超越了传统的企业-下游顾客导向而从和合发展、生态营造的高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构建组合市场导向模型。在分析组合市场导向的时候,本文采用的乃是利益相关理论中较规范(Normative)的定义。企业处在由利益群体构成的多个市场之中,而且在企业不同阶段其重点关注的市场也不一样,因而总体上企业的市场导向并不是以下游市场为唯一,而是多个市场导向的组合。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利益群体,组合市场导向理论认为企业应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第四章:企业内部市场导向的管理。在企业活动的层面上,市场导向是通过管理活动来实现的。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了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型。这个模型以企业-顾客关系、优越顾客价值创造为重心,融合入企业文化,以市场导向的方式有机整合如计划系统、组织系统、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及人力资源系统等企业部门职能,分别为企业的市场导向管理提供指向、文化力与执行力。这两个子系统互动演浙江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第H页总IV页化,共同构成了市场导向的系统模型。而系统模型又为下一章市场导向程度的测量提供理论基础。 第五章: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研究。在企业与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产品是主要的手段,因而研究市场导向对于产品存在的作用就显得必要。从演化之遗传与变异观点看,企业产品创新有两种形式:渐进创新与重大创新。市场导向通过主导逻辑对取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可以实现在原有范式下的渐进创新;而在市场导向基础上,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如构造学习、模式学习及适应学习可以实现产品的渐进创新,而原创学习和元学习则本身对企业遵循的主导逻辑进行改变而能够推进产品的重大创新。 第六章: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在第二章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经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但其主要是针对经验研究的结论进行的,没有对其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在本章,根据前几章提出的如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组合市场导向理论及企业的市场导向管理等,突破以往经验研究的企业一下游顾客范式,提出一系列基于本文前几章理论基础之上的研究假设;运用调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叁部分:总结及展望: 第七章:总结及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未来可深入研究的一些方向和领域。在此处,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尤其强调了如何在组合市场导向下、以企业-顾客关系为重点、以顾客价值观为基础、以企业主要职能部门为支撑的市场导向实施框架。 从我国现阶段市场导向理论研究进展来看,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首先,从国内的研究来说,就笔者所能接触到的资料来看,除了南开管理评论曾有个别相关论文发表外,其它比较完整地运用市场导向理论来分析其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关系的

张样[2]2007年在《组织学习导向、信息技术能力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它的信息技术能力(Information Capability:简称IT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认识企业的IT能力和探讨IT能力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寻求中小企业组织学习、IT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更好理解。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目前有关IT能力、学习导向与绩效关系方面研究的进展和局限,提出本文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基于资源基础的观点,本文重点探讨企业IT能力的构成及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组织学习导向、信息技术能力与绩效叁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在实证过程中,本研究采用问卷研究的方法。实证样本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运用SPSS和VPLS工具对模型进行检验,并根据实证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理论探讨和定量分析,得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划分为IT体系和惯例、IT基础设施、人力IT资源和IT关系资产四个维度,并且可以通过这四个方面,利用测量量表来测度企业的IT能力。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更进一步地,信息技术能力构念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各个子构念的影响程度不一。2.组织学习导向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导向的叁个维度均对企业IT能力整体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3.组织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学习导向的叁个维度中,只有分享愿景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表现出对企业绩效的显着正向影响,学习承诺维度则没有显示出显着的影响作用。4.IT能力在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的中介作用。更进一步地,IT能力在学习导向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之间有比较明显的中介效应;而在学习导向与创新绩效上,IT能力则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本文最后在讨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同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罗青军, 项保华[3]2003年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市场导向与绩效关系研究,是围绕“企业—下游顾客”范式进行的。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组合市场导向基础上,其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考量不同相关者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

蒋大可[4]2017年在《不同行业压力下的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创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更能发挥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创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新创企业的生存率较低,真正创业成功并能够主导行业的企业仍为少数。而且,先动导向下新创企业生存水平更加令人担忧。这类新企业作为行业先行者一方面需要承担自身的新生脆弱性风险,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率先进入市场时的重大不确定性和更高的竞争强度。因此,关注于新创企业,尤其是关注先动导向下的新创企业生存状态和能够影响其创业绩效的因素是重要的研究任务。因为这关系到新企业的生存、新产业的成长,更关系到创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先动导向下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水平?先动企业由于其市场行动先人一步通常在技术积累、学习水平、市场占领、建立进入壁垒、品牌锁定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但是同时,先动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跟进者的“搭便车”效应、合法性不足、技术锁定等。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先动优势和先动劣势对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然而学者们对先动优势的存在性和有效性的讨论已经超过了四十年,得到的答案仍然是两面性的,先动导向战略和创业绩效的关系尚不明确。创业战略能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关于任务、方向和竞争姿态的问题。有效、适当的战略决策是新企业应对环境挑战的关键。在先动导向战略下,企业如果能根据对环境竞争态势的判断做出合理的战略适应性行为,将可能有效地保证自身的先动优势,提高市场生存率,达到良好的绩效水平。然而在现阶段,由于创业战略仍然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概念和理论结构的研究尚不完备。目前在创业研究中能帮助先动导向下的新创企业应对所属不同竞争环境的具体有效战略的相关研究成果仍旧不足。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程度较高,制度不完善和不确定性问题严重,先动企业在进入新市场和推广新产品过程中会面对更大的系统性压力。企业在刚进入市场时缺乏关于新市场信息和渠道与手段。企业通过建立关系网络或许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通过建立社会网络来获得非正式的市场信息或授权以突破制度障碍;通过建立商业网络关系共享资源、建立联盟以登陆市场。但是对于先动导向下的新创企业关系网络对创业绩效是否会产生作用,以及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目前学者们的关注还有限。本研究基于以上的现实问题和理论不足,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一)不同行业压力水平下,先动导向会对创业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二)在不同行业压力水平下,创业战略在企业先动导向和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着怎样的调节作用?(叁)社会网络和商业网络在企业先动导向和创业绩效之间存在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首先回顾相关研究成果构筑理论基础,然后详细论述变量间的关系,完成理论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最后通过收集235份有效问卷,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本文围绕着代表创业活动本质特征之一的先动性进行研究,思考先动导向能对绩效产生有利影响的情境,同时试图从创业战略和关系网络两个领域中寻找能支持先动企业获得良好绩效的手段。为此,本研究按照行业压力水平进行了分组讨论,定义了竞争型战略和稳健型战略两种创业战略模式。研究得出的结论丰富了现有创业理论,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第一,本研究把先动导向作为一个独立的构念进行研究。这不同于以往把先动性作为创业导向的一个子维度来考察的研究思路。通过分组方式单独检验了不同行业压力下的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在低行业压力水平下,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正相关,但在高行业压力水平下,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不存在显着关系。该结论相较之于以往创业导向和创业绩效之间的研究,虽然未打破两者关系的相关讨论结论尚不一致性局面,但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给出了关于先动导向和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更加具体的答案。第二,本研究有效地整合创业理论与战略理论,系统性地探究了创业战略在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为新创企业先于竞争对手采取行动的决策过程提供具体的战略层指导,拓展与完善了创业战略的相关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在低行业压力下,竞争性战略和稳健型战略都会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正面关系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然而,高行业压力环境下。稳健型战略对两者的关系影响不明显,竞争性战略的加强则会放大先动导向对于绩效的负面影响。第叁,本研究是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关于关系网络对先动导向影响作用的研究。在发达经济体的成熟市场环境中,市场相关规定和制度是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相比之下,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社会网络和商业网络在解释新创企业的生存水平和市场进入过程时则会显得非常关键。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和商业网络在先动导向和创业绩效之间存在着中介作用。本研究是在特殊的市场背景下,以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和战略导向的行动主体的角度出发对关系网络问题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创新性。从本研究关于先动导向、创业战略、关系网络和行业压力的相关结论可以看出,创业企业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采取适当的创业战略是有必要的。而且根据外部环境的反馈,进行战略调整对于改善企业生存状态同样有着重要意义。新创企业的成功依赖于组织本身的战略决策,同样也有赖于对外部伙伴资源和信息的利用。对于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旨在启示创业者理性判断新市场形势,对新市场进入行动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并能及时根据市场形势调整战略,保存优势,回避不必要的竞争风险。另一方面,本研究也希望提示市场先锋企业在进入市场初期推进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同时关注构建、维持和利用关系网络。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新创企业的生存率和绩效水平,保护创业者,保护新市场和新产业。

张茜岚[5]2007年在《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均被认为是企业卓越绩效的来源之一,成为了实践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实践界,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各有不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因此企业应该实施市场导向还是创新导向,成为了困惑企业家的问题。同样的,在理论界,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的相关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都各有其优越和局限的地方,学者们对选择何种导向以提升企业绩效存在分歧,并且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机制仍不明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十家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在此基础上,以营销能力为中介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市场导向、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对市场导向、创新导向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说明,形成了“文化—能力—绩效”这一新的理论框架,试图为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的选择问题以及企业卓越绩效的来源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量表,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测量量表适用于中国企业。营销能力是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且市场绩效是营销能力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环境不确定性对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与营销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当环境不确定性低时,市场导向对营销能力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创新导向对营销能力没有显着的作用;当环境不确定性高时,创新导向对营销能力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导向对营销能力没有显着的作用。根据本研究的结论,并结合企业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如企业要建设“市场导向”或“创新导向”的企业文化,并要根据其面对的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来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以获得卓越的绩效。同时,企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营销能力,因为营销能力是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

周晓新[6]2015年在《制度环境、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虽然市场经济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仍然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制约。尤其是我国当前的以产业升级为手段的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的正面影响。由于各地区的制度环境条件不同,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业绩目标,上市公司的战略导向选择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必须分析不同制度环境条件下,企业战略导向选择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如何选择更好的战略来保证企业绩效的提高。本文从战略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对我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不同维度的战略导向的选择和组织绩效叁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主要构建了以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企业性质的相关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提出了共四组12个理论假设,分别讨论战略导向的不同维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制度环境与战略导向之间的关系,制度环境在战略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从而能够全面的研究在制度环境、战略导向、企业绩效叁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间的作用机制。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本文以我国6个高科技行业的43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2五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上述假设和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技术导向、市场导向、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的交互项均对企业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制度环境水平同企业绩效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的战略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也就是说,要提高企业的绩效,必须采取高技术导向和高市场导向相结合的企业发展战略,同时,区域上市公司绩效与价值的提升也有赖于制度环境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提高上市公司所在区域产业化和金融发展水平。本文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在分析中重点研究了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这是对战略导向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的更全面的探讨,另一方面,本文以战略导向的不同维度的选择为切入点,使制度环境的研究更加丰富。

雷沐坤[7]2017年在《基于文本挖掘的战略导向识别及组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略导向是指引导企业战略行为和资源分配的价值观与信念的集合,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广泛的国际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也变得极其复杂,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越发重视选取合适的战略导向指导自身经营发展。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是当前最重要的两种战略导向,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单一导向在应对复杂环境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战略导向之间的组合模式才能帮助企业制定更适合环境的决策。文本挖掘是当前社会学科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而Nvivo凭借其强大的文本分析功能成为了国内外最主流的质性研究工具。本文立足于战略管理领域,引入Nvivo软件展开研究,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梳理战略导向理论和组织双元理论主要内容,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述评;第二,搜集和整理近十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研究市场和创业导向的文献,通过预先处理、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提取战略导向的关键词,得出两种导向的编码指标;第叁,对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进行内容编码,并与编码指标结合构建战略导向的识别体系,并对其进行识别验证;第四,提出研究假设,对企业战略导向组合模型及其与行业环境动荡性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战略导向的识别体系,并对现实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组合模式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企业中存在平衡型、市场聚焦型、创业聚焦型和无聚焦型四种战略导向组合。行业环境动荡性是企业选择战略导向组合模式的重要因素,其中,行业市场动荡性正向影响企业市场聚焦型组合,行业技术动荡性正向影响企业创业聚焦型组合,行业市场和技术动荡性正向影响企业的平衡型组合。

潘李鹏[8]2016年在《知识产权能力及其演化与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和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中国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企业,急需转换发展模式,强化创新对企业成长的驱动作用,以对抗发达国家企业依靠自身固有先发技术优势对创新资源的进一步垄断,扭转全球竞争的不利局面。在这一背景下,知识产权等企业无形资源逐渐取代传统有形资源成为促进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从企业能力相关理论出发不难发现,资源本身不能直接促进企业成长,而与其相关的能力才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因,所以知识产权作为资源本身也不能直接促进企业成长发展,其必须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管理等相关能力才能最终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绩效。因此,企业对知识产权开发和相应能力的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也成为了急需探讨的理论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在当前研究中,实践层次的现状分析、经验总结、概念辨析、政策设计较多,而站在微观角度从知识产权能力自身特性出发分析其演化及其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的较少,能够通过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文综合运用企业成长、动态能力、战略导向等相关理论,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演化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这两个核心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以下部分展开逐步深入的研究:(1)文献述评与理论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企业能力、战略导向、企业成长等相关理论的梳理回顾,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确定合适的研究切入点,并通过相似概念的对比辨析知识产权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形成本文论证的基础。(2)概念模型的构建。通过进一步的文献展开,从企业战略导向视角出发,分析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知识产权能力各个维度演化的关联机制,构建相应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产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并考虑产业和政策环境的调节效应,然后提出相应的概念模型。(3)实证研究。结合我国计算机应用企业上市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最终确认了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演化模型以及知识产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通过以上研究论证工作,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战略导向是影响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演化的关键因素。依据企业资源投入倾向的差异,可以将战略导向分为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而战略导向的这两个方面会影响知识产权能力演化。一方面,创业导向能够通过鼓励企业突破新创新行为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通过鼓励企业应用性创新行为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导向通过鼓励企业渐进性创新进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提升。企业在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差异造就了企业不同的知识产权能力构成,影响了其演化过程。(2)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伴随着战略导向的发展而产生演化。依据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的高低,企业战略导向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强战略导向型企业、创业导向主导型企业、市场导向主导型企业和战略导向模糊型企业。而通过本文分析发现,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构成与其战略导向类型存在相互匹配关系,不同战略导向的演化最终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产权能力构成。(3)知识产权能力与企业成长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知识产权能力作为源于无形资源的重要企业能力,其与企业的成长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能力通过创造、运用和管理叁个维度促进企业成长。而企业由于其发展重心和运营战略,造成其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同的倾向性,这造就了企业形成各自不同的知识产权能力构成结构。不同知识产权能力构成企业的成长性存在差异,就目前而言,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共同主导的企业成长性最好。(4)区域环境因素对知识产权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有重要影响。知识产权能力在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方式,验证了作为区域产业环境因素的产业集聚度以及作为区域政策环境因素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知识产权能力的调节作用。最后发现,在中国情境下,对知识产权能力的调节作用主要源自区域政政策因素而非产业因素。然而,由于笔者时间、经历、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研究仍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对此本文最后一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后续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李建升[9]2008年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文中提出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责任行为却严重缺失。SA8000标准的提出和逐步推广、众多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的制定和执行、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以及新《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都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迈克尔·波特曾提出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能够对社会施以积极影响,同时收获丰厚的商业回报。由此,如何促进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到经营绩效的转化,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局面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部分学者主要讨论了外部环境、企业年龄和规模等可能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因素,另有研究者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研究提出应该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因为企业只有从价值观和文化方面接受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才能长期、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并有效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另一方面,尽管部分学者探讨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但缺少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之间关联机制的研究。针对上述研究缺口,本研究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前因变量,并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和绩效关系的中介变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剖析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影响效果。本文在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企业绩效的过程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和相关研究结论,界定和划分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构建出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变量间的假设关系。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显着的影响,而且不同企业文化特征的影响具有差异。宗族式文化特征和官僚式文化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较大,而灵活市场式文化特征的影响次之;(2)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着性存在明显的不同。针对所有者、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和针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和销售商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为稳定,而针对公众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显着;(3)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和中介变量。本文通过比较企业文化特征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绩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促进企业绩效的作用,从而验证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的关联机制。基于“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本文在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创新:(1)根据企业文化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研究结论,本文定性描述和定量测量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文化的特征类型和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其中企业文化特征包括宗族式、灵活市场式和官僚式叁种类型,而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权型、契约型和公众型叁个维度;(2)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企业绩效的过程和所需条件的分析,引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尝试从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角度找到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因素;(3)引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并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比较,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机制。当然,囿于研究者本身的学术素养,研究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在未来还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王洪明[10]2007年在《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顾客需求多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市场导向相关研究成为营销理论界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市场导向源于市场营销观念(marketing concept),是营销观念在企业的具体执行,其本质属于一种企业文化。大量研究表明,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很多学者认为通过构建市场导向能培育持续竞争优势。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市场导向如何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即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综合相关文献,学者们提出了企业创新、组织学习、顾客忠诚度、竞争优势等做为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的中间变量。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创新和顾客忠诚度为中间变量的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取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导向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市场导向并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而是通过企业创新促进绩效的提升。市场导向除了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之外,还能通过顾客忠诚度提高企业创新水平。顾客忠诚度和企业创新都与企业绩效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企业创新能直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而顾客忠诚度也通过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市场导向要求企业关注顾客现有、潜在和将来的市场需求,对顾客抱怨和投诉迅速做出反应。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明确其优势和劣势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市场导向还提倡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定期举行沟通。一线员工拥有足够的权力处理突发事件,并积极参加部门决策。这些一方面能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实现顾客满意,进而提高顾客忠诚度;另一方面能搜集更多的行业技术、顾客需求、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而大量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既然市场导向的本质属于企业文化,那么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将其分为市场导向的精神文化、市场导向的制度文化、市场导向的行为文化和市场导向的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市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更大顾客价值做为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制度对市场导向行为进行激励,市场导向的行为表现在市场信息收集、处理和企业对信息的反应叁个方面,市场导向的产品能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求。最后本文对市场导向构建中可能出现的组织方面障碍、文化方面障碍和人员方面障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从企业人力资源系统、计划系统、控制系统等多方面提出了市场导向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 罗青军. 浙江大学. 2003

[2]. 组织学习导向、信息技术能力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张样. 浙江大学. 2007

[3].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J]. 罗青军, 项保华. 经济管理. 2003

[4]. 不同行业压力下的先动导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D]. 蒋大可. 吉林大学. 2017

[5]. 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茜岚. 湖南大学. 2007

[6]. 制度环境、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 周晓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7]. 基于文本挖掘的战略导向识别及组合模式研究[D]. 雷沐坤. 湖南大学. 2017

[8]. 知识产权能力及其演化与企业成长研究[D]. 潘李鹏. 浙江工业大学. 2016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视角[D]. 李建升. 浙江大学. 2008

[10]. 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D]. 王洪明. 四川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