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某地区2009-2013年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疫情的基本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湖南省某地区2009-2013年学校常见传染病疫情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报告的传染病事件中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不同传染病各年间变化趋势不同,也呈现了一定的季节性,学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是春冬季,而学校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夏秋季。结论: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预防接种工作,做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
关键词:中小学校;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预防控制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 region of Hunan in 2009-2013,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gains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Methods:Collecting related informations of comm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 region of Hunan in 2009-2013,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Results:The occurring of comm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have a declining trend year by year in a region of Hunan in 2009-2013.The most of re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cases ar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nd among which the most are mumps and varicella;different infectious diseases have different variation trend each year,and present a certain seasonal,the high-occurrence seasons of common school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re spring and winter,while the high-occurrence seasons of common school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are summer and autumn.Conclusion:School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s,develop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vaccination work for early prevention,timely detection and rapid processing.
【Key words】Schools;Comm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Epidemiology;Prevention and control
学校具有人群聚集、密切接触、年龄集中的特点,是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特别容易导致传染病疫情的传播、蔓延和爆发流行[1]。近年来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多不安定的因素。面对这一威胁,开展中小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防控关措施,对预防和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以及促进和维护中小学生的健康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湖南省某地区2009-2013年学校常见传染病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报告的所有数据均经调查核实确认,有完整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
1.2 统计分析 导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通过统计发现,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共报告学 校常见传染病病例4996例。在所有传染病事件中,报告前3位的病种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按照传播途径将学校常见传染病进行分类,其中呼吸道传染病病例3797例,消化道传染病病例1145例,分别占76.0%和22.9%。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学校常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年平均递减为12.3%,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年平均递减率为23.6%。(详见表1)
2.2 学校类型分布 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小学报告学校常见传染病最多,共3229例(64.6%),初中报告894例,占17.9%,高中学校报告学校常见传染病例数最少,共 873例(17.5%)。在2009-2013年这5年间,小学于2010年报道的学校常见传染病例数最多,为824例,占25.5%,2012年报告例数最少,仅507例(15.7%)其他三年分别报告749例、627例和522例,分别占23.2%、19.4%和16.2%;初中在2009年报告的例数最多,占42.1%(376例),2010-2013年分别报道185例、156例、81例和96例,分别占20.7%、17.4%、9.1%和10.7%;高中也是2009年报告的常见传染病例数最多,达到了462例,占五年总报告例数的一半以上(52.9%)。不同类型的学校均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占76.0%,其中小学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其它类型传染病分别为2391例(74.0%)、828例(25.6%)和10例(0.3%);初中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其它类型传染病分别为696例(77.9%)、188例(21.0%)和10(1.1%);高中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其它类型传染病分别为710例、129例和34例。(详见表2)
2.3 时间分布
2.3.1 年度变化趋势 呼吸道传染病中,风疹和甲型H1N1流感事件均出现了快速 下降并无限接近零报告的趋势;流行性感冒事件则是先出现了迅速下降的趋势,2010-2011年略有上升的趋势,但很快就得到了控制,从2012年开始几乎无流行性感冒事件的报告;流行性腮腺炎事件的发生呈现先急速上升至2010年达到一个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最后从2012年开始再次急速上升的趋势,2013年达到第二个高峰;水痘事件的发生呈现急剧上升后逐步下降的趋势(详见图1)。
3.讨论
3.1 学校常见传染病暴发疫情现状分析 本次通过调取数据,统计分析发现,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共报告学校常见传染病病例4996例。报告前3位的病种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本次分析结果与梁永奎等在研究某市2007-2011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时的结果基本一致[1]。这说明学校常见传染病,尤其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流行性感冒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将是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重点。
呼吸道传染病病例远远高于消化道传染病病例数,且呼吸道传染病中,按照发生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感冒以及流感样病例;这一结果与朱婷等的调查结果“学校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呼吸道类传染病为主,病种又以水痘、流感为主”相同[2]。这预示着学校是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在消化道传染病中,手足口病所占比例最高,细菌性痢疾其次,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第三,与张燕[3]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学校分布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小学报告学校常见传染病最多,高中学校报告学校常见传染病例数最少,与李厚健等[4]、马晓晨等[5]的研究结论相同,提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在小学。学校应当加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措工作,健全检测预警系统,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及时发现和控制学校常见传染病疫情的暴发。
另外,本次结果还显示,不同类型的学校均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尤其是小学报告呼吸道传染病的例数最多,与丁胜非等[6]的研究结果相同。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小学,这可能是由于小学生的健康卫生行为养成率低、健康意识尚未完善有关。
3.3 时间分布
3.3.1 年度变化趋势分析 水痘事件的走势呈现了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和杨攀荣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事件的发生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这些都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一旦发现疫情暴发即可在短时间内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从而很好地控制疫情的发展;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则是呈现出了缓慢增长的趋势,这一结果与李明颖[8]在研究某地区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趋势时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第一,现在中小学生饮食结构多样化,各种快餐食品的加入;第二,由于健康知识的缺乏,容易将细菌性痢疾和普通腹泻混淆,延迟了正确的处置时间。因此这也提示学校应当加强消化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的宣传,让学生多了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的症状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控制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
3.3.2 季节变化趋势分析 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季节分布主要表现为春冬季高发,尤其是秋季进入冬季这一段时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都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建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部门在入学前对学校老师进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培训,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展开学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工作,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多安排户外活动,落实晨午检各项登记,及时报告疫情。
本次结果还显示,消化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四季中的转折点主要是夏季,其次就是秋季。这可能是由于夏秋季温度较适宜,细菌,尤其是消化道病毒的繁殖速度和繁殖能力相对较旺盛,人体接触细菌的机会增多,其次夏秋季节蚊蝇较多,因此消化道传染病的报告数量较多。提示学校在夏秋季节应当加强学校的饮食和饮水等方面的消毒工作,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多建议学生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综上所述,2009-2013年湖南省某地区发生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在整个区域学校传染病暴发事件中比例中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尤其小学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针对传染病的季节变化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预防接种工作,做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
参考文献:
[1]梁永奎,李娜,邓冰,等.贵阳市2007-2011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114.
[2]朱婷,张惠力.常州市新北区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9):955-957.
[3]张燕,幸奠国.重庆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及处置情况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9):1062-1067.
[4]李侯健,张慧君,龚健,等.2004-2006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4):209-211.
[5]马晓晨,李可群,松凯,等.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5):547-548.
[6]丁胜非,陈碧云,段红英,等.湖南省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54-655..
[7]鲁琴宝,龚震宇,林君芬.浙江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18-719.
[8]李明颖.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趋势[J].首都公共卫生.2011,10(1):102-104.
作者简介:彭智勇,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传染病和慢病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彭智勇,朱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传染病论文; 学校论文; 呼吸道论文; 常见论文; 消化道论文; 报告论文; 事件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