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被充分的利用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电力行业给传统的电力计量带来了麻烦,电力计量中人工的资产信息管理显得十分滞后,在信息处理中不仅缓慢,而且极易出现差错,并且电力计量资产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怎样有效的提高电力计量中资产信息的管理化水平,及时提高其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资产信息管理的质量,尤其是怎样确保电力计量资产信息的安全性,是电力计量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本文浅析电力信息化建设在计量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建设;计量工作;推广;应用
引言
电能计量资产全过程管理与计量检定数据管理是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过程管理中包含着计量资产由采购环节至报废整个过程的管理,而对于计量检定数据管理来说,主要是充分利用微机自动校验与条形码技术,使检定具备自动化特点,同时把检定数据存储于营销数据中心小型机内部,确保数据更加安全与可靠,实现及时共享。
1统技术特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的需求,本着准确、可靠、安全的原则,系统遵循以下特性: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唯一性、灵活性、安全性、开放性、共享性。
2电力信息化系统的资产管理
2.1资产验收管理
新购人的计量资产到货后,由计量技术部门和计量资产管理部门共同进行批量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入库再进行分配,不合格进行退换货处理,设定统一的验收单,对验收单、验收设备、验收人、验收数量、验收数据、验收时问、验收地点等进行微机化操作。
2.2出入库管理
计量中心及各计量所对所购入的计量设备和出入库的设备,使用条码技术进行条码扫描,录入设备信息,并上传人系统,录入的信息主要有一下几点。
2.2.1电能表
设备名称、资产编号(系统自动生成)、资产类别、资产状态、出厂编号、购置日期、型号、生产厂家、定检周期、相线、高低压标志、有功表标志(分有功、无功、峰谷、需量、磁卡、多功能表)、电能表类别(分机械、全电子、机电一体表)、电压、电流、倍率、等级、常数(转数)、位数、产权等。
2.2.2互感器
设备名称、资产编号、资产类别、资产状态、出厂编号、购置日期、型号、生产厂家、定检周期、高低压标志、电压、变比、等级、产权、一次电流、二次电流、二次容量、频率、负荷、功率因数。
2.2.3计量标准装置、计量标准器具
设备名称、资产编号、资产类别、资产状态、出厂编号、购置日期、型号、生产厂家、检定周期、高低压标志、等级、产权。
2.2.4计量箱
设备名称、资产编号、资产类别、资产状态、出厂编号、购置日期、型号、生产厂家、检定周期、高低压标志、电流、一次电压、二次电压、电压二次容量、电流二次容量、产权等。通过计量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计量资产出入库微机化操作和管理。对新购入的资产办理。
2.3电能表管理环节
在计量管理系统实际应用方面,在电能表管理中,主要将单相与三相电能表、标准电能表这三部分内容作为重点。
2.4互感器管理环节
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组合互感器都是互感器管理的重要内容,另外,计量箱也需要被纳入到互感器管理工作中。
2.5标准设备管理
标准设备管理包括电能计量标准装置、电能计量标准器具。
2.6设备送检及收发管理
所有电能计量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检定规程和收发管理制度,按照上一级检定机构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送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资产管理员对新购人、分配领用的电能计量设备及客户送检的设备办理收发手续。
2.7配表管理环节
计量中心应充分考虑计量所工作量以及计划工作量,将其作为参考依据来合理分配库存表计与新采购的表计。
2.8资产台账管理
资产台账管理反映表库的电能计量资产每一次状态变化情况。
3电力信息化系统的检定管理
3.1实验室检定管理
在检定单相电能表与三相电能表的过程中,需要对条形码扫描的方式予以利用,以保证能够成批自动地形成检定记录。随后,检定数据信息会经过检定装置的接口,进而把检测的具体数据及时上传至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当中。在检定电流、电压与组合互感器的时候,则需要以手工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录入,同时,需要利用检定装置,将检定的数据信息上传到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内部。在对电能计量标准装置与器具进行检定的过程中,如果是要上传到计量中心,应当采用手工方式完成原始信息的录入,如果是上传到检定机构,则需要以手工的方式在系统内部录入原始的检定数据内容。
3.2现场校验
使用现场校验仪对电能表、互感器进行现场校验,通过现场校验仪的接口将电能表、互感器的检测数据上传给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3.3质检管理
可以充分利用走字台或者是质检台来实现电能表质检工作目标,并且在无线条码采集器的作用下,可以把所检测的电能表数据及时上传到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内部。
3.4检定数据管理
检定数据管理包括原始检定记录、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等管理。所有检定数据自动生成原始检定记录,并具备打印功能。把证书、报告、通知书分别做成统一的格式,实现对原始数据的修约。根据需要打印出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等证书。证书、报告由主管部门审核后保存上传至数据库,证书、报告、通知书打印出来由相关主管部门管理。
4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性管理
4.1计划管理解构
对于工作计划管理而言,其中所涵盖的内容诸多,具体表现在轮换计划、工作计划的制定以及现场校验计划等等。第一,设备轮换时间的统计与分析。具体的内容就是针对所有标准的校验仪以及计量器具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另外,还需要将表计检定的周期与时间融入到分析内容当中。第二,工作计划的质量。主要是将月、季度与年作为标准,对标准设备、互感器以及电能表等设计检定计划。通常情况下,报表是工作计划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第三,统计分析管理。计量工作指标与设备状态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统计的数据内容包括已经到检定周期或者是超出检定周期的设备,同时还有报废清单以及现场检验率与互感器运行管理的月报表等等。另外,在表格形式下可以进行统计,其中可以根据年度、季度与月度和单位标准形成电能计量资产轮换与抽检计划等,进而合理地统计误差与表计。与此同时,还应当全面统计标准器具、关口电能表周期轮换率与现场校验率等各方面内容。
4.2综合查询
包括电能表计查询、互感器信息查询、计量标准装置查询、计量标准器具查询、检定数据档案查询、计量标准器具历次送检测试的数据、电能表、互感器现场检验数据、电能表等历次检定原始记录及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互感器检定原始记录及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统计分析查询、人员查询、报表管理、要求提供按资产编号、行政区域、轮换表人、轮换日期(按年、月、日)、资产所属权等条件来查询设备的轮换计划、检定周期、当前所在地点、以前的检定记录、曾经发生的故障原因、处理结果、当前所处的状态等详细信息。
结语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是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与营销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有着紧密联系,在使用上做到无缝衔接;系统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应用覆盖到整个检定工作流程、证书f}{具、记录保存等环节。同时,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专业系统,还负责向电能量计费系统、配变负荷监测系统等其他系统等提供电能计量数据信息,实现电能计量数据的共享。
参考文献:
[1]黄兴柏.构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计量工作新跨越[J].科技风,2017(11):17.
[2]高阳,陈尧,董永康等.浅论信息化技术在电能计量设备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151.
论文作者:黄华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资产论文; 电能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能表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标准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