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袁姣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平顶山 467099)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情况、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恶性肿瘤;疼痛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62-02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失控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降低其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对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实施全面、规范化疼痛管理至关重要。笔者主要探讨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59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4±5.2)岁;患病时间:1~3年,平均患病时间:(1.7±0.3)年;疾病类型:肺癌8例,肝癌4例,胰腺癌5例、乳腺癌6例、胃癌2例,淋巴癌4例。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0.6±5.3)岁;患病时间:1~4年,平均患病时间:(2.0±0.1)年;疾病类型:肺癌8例,肝癌4例,胰腺癌6例、乳腺癌5例、胃癌3例,淋巴癌4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疾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遵医嘱用药指导、常规巡房、常规生命体征检测、常规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实施综合护理,成立疼痛管理小组,由1名科室主任、1名护士长、1名护理小组长和2名护理人员构成,以患者疼痛评估为基础、干预为核心、疗效为重点的原则按照护理程序予以患者实施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认知功能干预 患者入院后可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结合问卷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内在需求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指导方式要灵活多样,例如面对面讲述、发放宣传手册、观看视频资料等,内容要涉及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护理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可辅助成功案例讲述,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进行治疗。

1.2.2心理干预 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再加之巨大的经济压力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有针对性予以患者心理干预。另外可指导患者掌握缓解不良情绪的做法,例如播放轻缓音乐、按摩、交流等,促使患者能够自我调节,进而达到全身心放松的感觉。

1.2.3疼痛干预 护理小组长要做好患者疼痛评估工作,严格遵循三阶梯镇痛疗法的基本原则,按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保持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且要避免“痛了就吃,不痛就不吃”的给药方式,降低患者药物依赖性。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宣传教育,指导患者主动参与到自己的疼痛管理中来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镇痛效果,如果疼痛感强烈要及时反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疼痛评估工具并正确评估自我的疼痛程度,内容包括疼痛强度、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等,并且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止痛药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消除对麻醉药物成瘾性,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1.2.4睡眠干预 护理人员要转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每日合理活动,按时睡觉和起床,午睡时间控制在30min之内,以免影响以夜间睡眠。睡前指导患者避免饮用刺激性饮食或大幅度运动,用热水泡脚、喝热牛奶,睡觉时将病房光线调暗,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1.2.5饮食干预 患者饮食方案要结合病情特点、个人喜好制定,尽量多食流食、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忌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等,多食维生素以及碳水化合物、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且每天记录排便情况,鼓励患者适当按摩腹部、适当活动,预防便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估,总分10分,其中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采用自制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态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操作水平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满意:>85分,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研究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疼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29例,满意9例(31.0%),较满意7例(24.1%),不满意13例(44.8%),护理满意度55.2%;观察组患者30例,满意18例(60%),较满意9例(30%),不满意3例(10%),护理满意度9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6.235,P=0.001)。

3.讨论

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随着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深化,治疗已不仅注重于提高总有效率,也更加关注最大程度减轻疾病本身对患者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1]。

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护理人员对恶性肿瘤疼痛相关内容认识存在偏差,措施不全面且没有针对性,导致患者疼痛感明显[2]。综合护理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提高了对疼痛的认知和重视,护理内容更加多样且具有针对性。通过予以患者认知干预、心理护理、疼痛干预、睡眠饮食干预等,帮助患者掌握了自我调节、转移疼痛的一些方法,且更加积极乐观的应对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3]。如本研究所示,观察组疼痛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说明该护理模式优势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兴兰,何静.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4):3716-3717.

[2]刘翠红,李焕琴.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9):154-155.

[3]逯燕.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4):214.

论文作者:袁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袁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