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生活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被认为是党的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在动员大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受到群众的欢迎和信任,一呼百应。但正因如此,也使这种教育简单化和形式化。近年来,随着这种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出现,使其往往不能像其他教育一样为人们所接受。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既是一种有效途径,又是一种必然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从本源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的。在人类之初,“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1](P28)。也就是说,思想和道德教育是以风俗习惯形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制度化教育产生以后,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独立起来,人们把它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随着社会阶级的形成,道德发生了分化,统治阶级为了强化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使思想道德教育日益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因而突出了阶级意识和政治观念的教育,使其逐渐演化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以来,变化日速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工具性价值,反而淡化了其满足自身创造升华和人类素质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价值。本来主体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人类特殊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其工具性价值只是它的功能性体现。现在主体性价值被淡化和忽视,就会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客体,其工具性价值也就成为消极被动甚至被扭曲的,逐渐脱离了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甚至与经济建设、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非日常生活世界也形成了“两张皮”。这种趋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到来之时,由于社会重视科技理性和轻视人文精神而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更加突出了其科技工具理性,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泉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人民群众,也确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具有“生命线”的意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突出党性原则,只注重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而忽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只强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而关心人的实际利益和素质发展不够。往往把自己和受教育者看作传输和接受政治教育内容的政治工具,强调灌输而忽视激发,工作方式表面化和简单化,甚至堵塞和压制,慢慢地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生活,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当依靠党的崇高威信仍然能够有效地动员群众之时,这一弊端未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反而更加盲目。因此,在改革开放、个性解放的今天,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种疏离感甚至逆反情绪就不足为怪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向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向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的回归。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不为人,重社会而不重个人”,不是以人为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肤浅甚至恶意的曲解。其实,西方的人本主义所谓的“人”,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和唯心主义主体论基础上的“人”,而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则强调“现实的人”和“实践的人”,是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的,因而马克思主义才是彻底的“人本论”。马克思年轻时就坚信人的最大幸福就是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自觉性。他从人的本质的研究,到寻求人的社会解放途径的研究,再到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研究。他坚持“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类“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的观点,科学地阐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性”的类本质,“全面素质自由发展”的个体本质,以及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本质,并始终立足于人本身及人的生活。马克思一开始时只注意到人的精神自由,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但在“林木盗窃法”的讨论和《莱茵报》被查封等事实的教育下,经过反复思考确认国家等上层建筑“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2](P31、26)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精神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自由结合,才能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但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的劳动产生了异化,也就使人的自由难以实现,人的本质发生了分裂。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把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还给人本身,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本质与自由。他由此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这种“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个人都能平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一致、社会的发展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是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的,是最为科学与彻底的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而不讲其人性论,只宣传共产主义而解释不透为什么要实现共产主义,只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而忽视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只传播一般理论而不能回答现实生活问题,就会显得无力或乏味。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生动性就在于其科学的人本论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生活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回归。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并非是要求它像原始社会那样完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而失去独立性,而是使其作为价值主体积极渗入到生活世界之中。这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并将其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努力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人对自身主体性的认识。而人的主体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人在处理外部关系时的能动性表现,即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与效果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然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正确的主体意识就意味着人对自己作为主体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等,对自己与客体的关系甚至客体对象的特点,都有着清醒而确实的认识,因而能够比较客观地处理自己与客体对象的关系。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也是具有着主体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以正确的主体意识来认识和处理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外历史及现实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片面的教育主体观,一是以教育者为中心,二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前者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教育客体,只强调道德条目的灌输,结果往往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他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与生活;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后者则易放松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指导而使其放任自流。实际上,两种倾向都体现着一种主客体分离的片面主体观。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交互主体观”,即以教育者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为基础,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平等的主体性交互作用中,启发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而这一过程必然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实现的。一方面,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主观性与社会文化的结合,因而是人的主体性的本源,受教育者主体性素质只有通过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者必须用自己的主体意识来引导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而双方的交流互动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性的交流。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就构成了一幅教育性与生活性相融合的丰富的生活世界画面。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人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两个主要方面,对人的素质教育也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这便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我们不能由此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围只理解为单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事实上,它在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都承担着核心作用。人的“素质”是人本身具备的自然品质,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多方面品质的综合表现。素质教育因而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性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等各种教育的高度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尤其是将这一融合的效果落实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中,只能通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通过这种教育,就不能将人的德与才、知与识、理与情、智与能等各个方面协调和统一起来,而统一和协调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生活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为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进行思维方式、方法的引导,使人增长辩识与主见,更可以保证人的自我发展;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情商在人的事业成功中超过了智商的作用已是人所共识。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这些效果的过程中,需要统一各种教育的口径,协调各种教育关系,综合各种教育因素,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整体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生活的深层渗透过程。这里所说的“化”,是一个动态的渗透过程。近年来,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流行的“隐性课堂”、“无形教育”,基本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渗透性教育。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本质上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应更能以生活化和渗透性的工作方式实现其教育效果。在宏观的非日常生活世界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与社会的各项事业和业务工作密切结合,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成为将马克思主义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的“催化剂”,协调各社会领域和部门之间、党政干群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润滑剂”,各种社会力量融汇为系统性群体合力的“黏合剂”,稳定群众心理情绪的“镇静剂”。在微观的日常生活世界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将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能对人的思想道德发生教育影响的一切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然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无论是学校、家庭、社区还是其他单位,无论是政党还是群众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所有的部门、人员、场所、时机,都应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宣传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学校,各门课程和各项活动都要贯穿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在社会,一切管理工作、文化建设、闲暇活动、大众传媒都可以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要充分利用和大力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庆祝、参观以及志愿服务、文体竞赛等活动。甚至可以结合风土民情、习俗规范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努力创造既具真实性又具引导性的“道德情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在解决特定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时,更要以生活观念来开阔思路。从根源上说,人的思想问题既可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又可能源于思想认识、心理问题或生理原因。引起思想问题的实际问题多种多样,但肯定是关系到人的实际利益的问题。“‘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P10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抓住关心人的实际利益这一主要环节,首先要分析引起受教育者思想问题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即使解决不了,也要引导其正确认识与对待。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和实现对人思想的引导。对思想认识引起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是进行思想方法的引导和培养,人们具有了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为根本和长远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许多思想问题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对人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从心理情绪开导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是受到人们欢迎和行之有效的,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4](P177)。但我们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疏导相混淆,尤其不能用心理咨询疏导来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要求,比心理咨询的层次要高。只是因为心理分析的通俗性和易于接受性,以及思想与心理的密切联系性,才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从这一角度说,影响人们心理的生理因素,都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来考虑。比如生物钟规律或者生理疾病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生理习惯使人形成的行为怪僻,甚至人体内分泌不同导致的人的性格情绪的差异(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对人的神经分别起到抑制和兴奋作用而对情绪的影响)等,由于能够左右人的心理情绪而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有时用如此开阔的思维触角来分析把握人的思想问题的真正根源,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可能更好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更好地实现生活化。
标签:主体性论文; 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