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进展与展望探析论文_潘微

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进展与展望探析论文_潘微

汕尾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 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大数据为很多行业发展提供相应数据信息,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采集方式得到更新。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等方面。本文主要对生态环境大数据进行简单阐述,并对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做出分析,从而提出优化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的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生态环境;应用进展;展望

前言

经济不断发展给环境造成相应影响,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时变性、复杂性等特点,会涉及到多个领域、面对大量数据信息,因此使用更先进数据处理技术成为保护生态坏境的必然趋势。

1.生态环境大数据概述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包括环境污染、森林锐减、自然资源枯竭等等。在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淡水资源短缺等,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导致的旱涝灾害等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生态环境领域出现了大数据思想,即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数据积累,并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解决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大数据是将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运用到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种实践方式,其不仅拥有大数据的属性,同时也具备了复杂、特殊等特性[1]。在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包括了地面监测相关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经济数据、相关研究数据等,数据来源包括了环保、社会、林业、水利、气象等多个部门,足以见得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虽然这些数据来自不同部门,但是却有很强的关联性,为我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风险预测能力、制定环保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可靠保障。

2.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2.1对气候变化的预测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类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相关设备层出不穷,比如汽车、空调等,因此使得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量增加,气候变化逐渐异常。基于此,人们对气象预报以及气候预测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气候变化具有不稳定、复杂的特性,对于它的预测必须要借助大数据。大数据预测能够有效提升气象预报以及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度,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气象预测设备得到更新和普及,比如雷达卫星等,使气象监测点也越来越多、观测规模得到扩展。同时,为了更好的预测气候变化,产生了大量模拟气候变化的信息,这些信息根据实际天气变化数据并运用智能设备根据相关理论构建,从而达到准确预测气候走向的目的。

2.2对生态网络的观测和模拟

生态网络观测是以定位观测的方式,运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收据进行系统储存和研究的一种网络系统形式。生态网络具有数据信息大、涵盖面广等特征,是应用大数据进行生态研究的可靠保障。这种网络系统主要以长期定位观测环境变化为主,具有多方位全面覆盖观测、观测数据时效性、自动传输、现代化智能设备、网络共享等优势,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人为、采样等形式产生的环境观测误差,其研究结果更加准确。生态网络观测是将大数据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举措,主要包含了三方面优势:第一,能够多方位、多领域进行环境观测,为研究环境提供完善数据;第二,能够将分散的环境信息集中化并高效储存和传输,极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第三,通过生态网络观察系统中的数据共享,保证相关研究人员能够对环境做出精准预测[2]。

2.3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包含生态系统,也包括了地球整体相关问题,比如大气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出现了高尾气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环境污染,从而造成大范围雾霾出现,并且雾霾具有能见度低、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只有对大气污染数据进行及时掌握和分析,才能进行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的准确预测,进而有效预防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灾难。但由于大气污染相关数据呈现不断变化状态,并且具有涉猎范围广、数据多样等特点,对大气污染进行预测和治理存在一定难度。将大数据应用在大气污染领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合、抽取、分析、挖掘等方式,为大数据为区域大气质量管理以及区域间进行合作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对治理决策提供相应依据,而且大数据的分析形式非常多样,包括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等,通过这种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准确性。

3.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展望

3.1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的将大数据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相关大数据服务平台,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大数据平台建立的支持力度,并且鼓励各类型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以便该平台能够更高效、便捷服务大众,满足大众对生态环境大数据的需求,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共享,便于人民对环境治理的监督和了解。在进行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时应该融入先进科学技术,比如可视化、人机互动等形式,使人们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生态环境状况[3]。

3.2提升大数据监测信息准确度

生态环境问题涉猎的范围非常广阔,包括陆地、海洋、天空、空气等等,其所包含的数据也很广泛,包括土壤状态、水质、空气等级之类,也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因此,将大数据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应该做到确保数据信息准确,即对各领域中的具体信息进行采集,以便为有效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提升生态环境系统功能提供可靠依据。并且根据具体信息,提升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

3.3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坝、铁路、桥梁等等满足公众需求的设施,提升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力度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大数据信息对环境进行风险评估,以便使相应建设适时调整建设方案,提升建设质量,符合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标准。同时,相关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也需要参考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以便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决策。除此之外,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也能为政府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数据依据,以便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模式。

3.4实现各领域大数据相结合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各个领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完善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了解各领域相关信息。将生态环境大数据和农业、工业、新兴产业、医疗、交通等等领域的大数据相结合,使彼此能够更了解对方的信息,加强相关领域之间的创新性合作,以便减少工业污染,实现对流性疾病的防范等,促进各个领域科学、合理发展,最终实现各领域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将大数据应用到生态环境中有诸多好处,但目前应用还没有得到普及,因此要想使大数据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得到完善发展就要采用相关措施,以便实现生态环境管理有效性、环境服务信息多元化,促使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春明,李蔚,宋旭.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5,7(6):9-13.

[2]彭爱华.浅析大数据在环境治理领域的运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7):88-88.

[3]蔺旭东,周军锋,刘佳.资源关联性大数据分析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2):62-65.

论文作者:潘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进展与展望探析论文_潘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