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研究的几个突出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课题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立安全、稳健、高效的银行体系
银行是金融系统的中坚。建立资产安全、经营稳健、服务高效的银行体系(包括国有大商业银行、各种类型的中、小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是我国国民经济和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环节。这方面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以下几个题目值得特别重视:
1.银行经营和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在努力降低风险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好的金融服务,为自身盈得尽可能高的利润,是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宗旨。
银行的风险有信用风险、操作(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类型。目前,对我国的银行来说,最突出的是降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违约造成银行债权损失的风险。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计划经济管理成份与经济活动市场化的并存、旧的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活与市场商业风险加大的现实并存、企业缺少股本资金与不得不加快技术改造以面对市场竞争的现实并存、对投资效果和偿债义务不承担完全责任的行政干预与银行内部缺少良好风险管理的现实并存、信用约束观念不强的社会环境与十几年来基本上依赖信用借款发展经济的融资格局并存,等等原因,造成当前银行面对高信用风险,不良资产比例相当高。
为降低信用风险,在银行界外部,应研究如何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并寻求解决存量不良资产的途径;在银行内部的经营上,应研究分散和降低信用风险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策略,还有必要研究对信用风险的定量测度问题。
流动性风险来自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如果不良资产率高,流动性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出现存款兑付危机的可能性提高。如何从微观管理和宏观政策两个方面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如何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既健全银行授权、授信额度管理和科学、合理的业务工作程序,又不在竞争中失去商机;建立稳健的银行会计标准和科学的信贷资产质量分级制度;完善贷款的审查、批准、质量跟踪和收贷责任制度;建立有保障的资产损失补偿体制;降低银行的操作风险(或管理风险),防范违规和犯罪案件,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国现在实行金融分业管理,商业银行不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可以隔离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度,但也减少银行的盈利机会。这必导致不断的金融创新,如何协调安全性与盈利性目标,如何既加强监管又鼓励合理竞争,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2.建立存款人利益保护体制
如果允许严重失却清偿能力的银行(包括信用社)破产,则应建立存款保险公司体制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但是,当存款被全额保险后,存款人就不在乎存款机构的信誉问题了,而且更倾向于受高利诱惑,把钱存入高风险的存款机构,这是存款人的所谓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为克服上述问题,可实行限额存款保险或比例存款保险或二者混合的存款保险政策,如何设计这些政策需要开展研究。
如果不希望有银行破产,则可以对银行和信用社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对于陷入支付危机的银行或信用社动用风险基金予以紧急救助。如何设计风险基金,解决其资金来源和运作机制问题,需要研究。
银行风险基金体制会使存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更严重。并且,由于陷入困境可获得风险基金的解救,会鼓励银行冒高风险,使高风险机构竞争力更强,出现所谓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 如果不能坚决禁止非法的或脱离有效监管的金融活动,逆向选择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在银行业风险较大的环境中,建立存款人利益保护体制是很重要的,但这种体制的设计必须解决好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非深入研究不可。
3.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
经济、金融活动,无论是交易的实现还是债权、债务的形成,都离不开支付。快捷、准确的支付使资金的时间价值得以实现,带来企业的效益和消费者的福利;低效率的支付体系给企业造成损失,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而且会加大企业和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重视支付的效率与安全问题,导致多年来在我国的金融研究中,对支付系统的研究极端薄弱,以至于对支付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术语都缺乏约定俗成的提法。
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转帐支付服务及相应的簿记制度和会计准则、以纸基票据或电子票据在商业银行间的交换来传递支付指令信息、清算商业银行间的支付信息以确定银行之间必须立即结清的债权债务数量、通过在清算银行开立的备付金存款帐户间的转帐,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结算,这一切构成转帐支付系统。
传统的批量轧差后结算的清算系统已不能适应当代的大额支付,特别是快速金融交易中的大额支付的需求,对于此类支付来说,支付过程中的风险变大了。因此近年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发了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但对于大量小额消费性支付(用支票或银行卡)来说,传统的清算方式仍是适宜的。
近年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对支付系统的发展,支付风险的控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其中包括对电子支付系统监控和规范的问题。
广义讲,作为法偿货币的纸钞和硬币的发行、流通、回笼也是支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定量地预测和规划纸钞和硬币的印制、库存、发行和回收、销毁,也有许多需研究的问题。
二、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范
1.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规范
改革、开放十九年来,对资本市场的客观需求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紧迫。企业靠过度负债来发展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亟需扩大股本资金的来源;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正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因缺少融通资金的渠道而步履蹒跚;银行需要以可流通证券的形式持有一部分信贷资产,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经营风险;家庭的储蓄、各种基金和保险金需要多样化的投资工具。这一切都期待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股票市场应加快规范化建设,市场的规范意味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除市场竞争以外的人为力量的损害。市场的发展更需要维护投资者的信心,减少市场管理的不确定性,是增强投资者信心、减弱市场的投机性、增大其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
与规范股票二级市场相比,我国的股票一级发行市场更需要规范化,现在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为增加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必须发展基金管理业。有关基金管理方面的知识介绍和针对性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重点。
我国资本市场中,发展最慢的是企业债市场,企业信用形象不佳是制约该市场发展的要害。为发展这个市场,需要建立公正、科学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适当卷入,推进贷款证券化,也是推动企业债市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专业性中介机构。经典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服务于股票上市的企业融资业务、服务于大型基本建设的项目融资业务和为企业购并提供的专业性服务,这些业务在我国还很不发达,如何发展这些业务,需要加以深入的研究。
2.货币市场的发展
货币市场是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其特点是融资的期限短、金额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的融资方式可以是信用放款式的同业拆借,或是有优良证券抵押的借贷,还可以是以优良证券的回购协议方式进行的融资。
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它为维持支付系统的运行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很长时期里,同业融资的期限偏长,缺少风险控制,成了绕过信贷规模的管制发放贷款的渠道,曾一度成为金融秩序混乱的因素之一。1993年制止了“乱拆借”,1996年建立全国联网的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并于同年夏天完全放开了该市场的利率限制。1997年初规定只有银行可以参与该市场的交易,此后,该市场交易一直清淡。
我们希望同业拆借市场只服务于银行为在资金清算中轧平头寸产生的短期融资需求,不允许该市场成为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通道。然而,当我们通过限制进入该市场的资格切断了这种通道之后,银行同业之间似乎没有多大拆借资金的需求,原因何在?它可能与我国支付系统的缺乏效率、各大银行的内部联行制度不及时清理汇差资金、银行资产负债的平衡约束不十分严格等因素有关。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问题。
1994至1995年一度兴起国债回购热,但做法极不规范,大量的假回购造成了严重的恶果,为清理由它引起的巨额不良债务,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后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国债回购,管理上要规范多了,但其做法更象是国债抵押放款,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购协议。
货币市场上的融资需求,一者来自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二者来自证券和外汇市场上的金融交易的需要。有必要全面分析我国今后时期的货币市场需求,并研究充分满足这些需求的货币市场架构体系。
3.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及避险方式
随着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市场参与者的产权关系逐步清晰和预算约束渐趋硬化,投资者及借贷者的风险意识逐步增强,他们需要掌握有关的风险分析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市场风险的技术手段。需要有人把在国外行之有效的风险分析办法介绍进来,并结合我国的市场实践加以研究和发展。并且,需要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来提出简捷、有效的规避或降低风险的投资战略或资产管理策略。
三、加强金融监管与制度建设
1.加强金融监管
改革前期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建立比较全面的金融体系,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还相当薄弱,近年这种监管正在很快加强之中。
以往我国金融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基本上是准入审批和日常经营的合规性检查,尚未认识到通过严格、有效的监管降低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意义。1996年以后我们强调合规性检查与审慎性监管的结合,突出审慎性监管的重要性。
强调审慎性监管,监管者需要了解被监管的金融机构面对的风险,要监督金融机构建立起良好的管理体制,使用合格的经理人才,建立并落实科学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各项业务程序制度。在我国,监管当局如何检查并判断金融机构是否实施了审慎、稳健的管理,在众多技术和实践的细节上,都尚需深入研究。
对同种类的金融活动实施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特别是坚决制止并取缔脱离监管的非法金融活动,不仅是为了保证金融机构安全,而且是为了保障金融业的公平、合理竞争,防止发生逆向选择的结果。面对已经存在的许多非法金融活动,如何在不引起大的社会震动的前提下顺利取缔这些活动?需要研究具体办法和策略。
2.加强金融业制度建设
为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证券业建立各自的稳健会计标准,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建立科学、合理的银行资产质量分级制度及金融资产质量分析判断方法体系,建立科学的呆、坏帐准备金提取和管理制度以及呆、坏帐核销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居安思危,当前我们还需要认真借鉴他国经验和教训,研究金融业的危机处置和解救措施。
四、转向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宣布1998年不再实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管制,这是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的一个重大步骤。为了能在今后的日月里正确操作货币政策,有一系列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问题需要研究。
1.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问题
要明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这些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要建立在缜密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研究的结果应是有充分实证依据的、逻辑完整的理论模型。
其次,我们应在理论模型的指引下确定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或失业率的数量控制目标。
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货币当局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唯一的或主要的最终目标,我国最近几年的货币政策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在追求零通货膨胀率,有的则在讨论是否可追求1—3%的低通胀目标。对我国来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又是一个转型的经济,两位数的通胀率固不可取,但零通胀或1—3%的通胀率是否是一件我们消费不起的奢侈品?这很需要研究。
2.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
我国究竟是应以货币供应量、亦或利率,或是汇率作为货币政策控制的中介目标?过去一些年里,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出色的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但仍有大量的研究文章是以主观臆断为立论基础的,人云亦云之作也为数不少。目前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我本人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之间有着相当清晰的联系:狭义货币M[,1] 与上述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波动方向几乎是同步的,滞后期通常不超过一个季度;广义货币M[,2]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滞后的影响,在1988年和1993至1994 年这两次较高的通货膨胀发生之前,都有长达三年左右的M[,2] 的过量供应,形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当经济波动到高涨阶段时,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释放出来,促使通货膨胀率迅速升高。
关于利率的作用,实证显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实质利率对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流动性偏好有显著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以及货币存量的流动性结构。近年来,利率对投资行为、借贷行为、甚至国际收支的平衡的影响力也逐渐清晰可见了。1996年以来的三次降低利息率的政策操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以上认识的可靠性。
上述个人观点可作为引玉之砖,供同行们评论。
对以上问题有了明确认识之后,需要研究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数量控制目标问题。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是这方面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两年前,我带领的一个小组曾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麦克思韦尔·弗莱教授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
3.货币政策操作的研究
放弃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限额管理之后,中央银行就必须靠间接方式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了。亦即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控制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及信贷总量的控制。那么,我们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一控制?这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依旧实行着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主要的利率水平均由中央银行决定。如何推进利率自由化的改革?实行利率自由化的先决条件有哪些?这些也是有待深入研讨的课题。
我在1995年曾提出我国的银行准备金制度不利于对货币供应量实施间接调控,应当予以改革。这项改革措施已经准备了两年多了。除此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妨碍实行有效的间接调控式货币政策的制度性因素?这也需要深入的研究。
五、金融对外开放及汇率政策问题
此次东亚金融、货币危机,引出了一系列教训和经验,我们应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深刻记取有关教训,研究金融对外开放的步骤和条件问题,特别是开放资本帐户的条件。
1994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起来,对它的利与弊的分析,至今仍显得不充分。外汇储备数量的合理界限究竟应该如何确定?固定汇率政策与弹性浮动汇率政策各自的利与弊究竟如何?也是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认真、仔细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稳妥地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