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郑静

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郑静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 要】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其管理工作进行中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以及质量的控制。以下就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成,市场经济制度成为有法可依的制度化经济。针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来说,全过程皆需受到法治的监督与管理,投标人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获得成为中标人的权利。工程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基本过程,招标行为是要约邀请,投标行为是要约,发出中标通知书为承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承诺到达要约人时承诺生效,合同成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建设项目的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产生挂靠投标、串标围标问题

建筑市场中私营企业居多,很多不满足招标要求的单位下挂在有施工资质的公司下,从而造成投标队伍的资质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公司为了获得投标资格,会将具体编制工作交付给专业单位负责,这样招标单位就很难了解到投资企业的真实情况,但是这样的企业在施工和管理方面将暴露出很多问题。另外,一些负责招标的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也会和投标人员相勾结暗箱操作,使正常招标活动被破坏,难以实现公平公开公正。

2、招标单位资格审查不严格

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其管理水平、技术力量、机械装备及信誉等情况,标书编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施工企业的形象,为此,有些施工企业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从表面上看,标书确实编得不错,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3、盲目报价

盲目报价同样也是招标投标环节中一个比较明显问题。绝大多数业主都是将建设单位报价作为评价介绍单位是否可以承接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很多企业利用这一情况,拼命想尽办法,在未进行实地调查和认真分析的情况下,压低自身报价。同时,为了确保能够承接相应工程,还开出了一系列相应附加条件,从而相应预算更加吃紧。对于这类情况,很多业主在进行招标时,由于疏忽,缺少对于相关企业资质的考察,同时也没有去工程地进行实地勘测。这种盲目性报价直接导致了中标企业在承接工程后由于资金上的压力,往往在工程建设工程过程中采用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的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更大经济损失。

4、没有及时处理招标中未尽事宜

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业主对招标文件中预设的某些投入打折或回避问题,而施工单位只能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来实现合同中承诺的工程完工效果。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在合同中不会明确规定出业主的未尽事宜,这样施工单位在不能得到业主预期投入额时,就会采用购买劣质材料或是偷工减料的措施。

二、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1、杜绝“转包”现象,提高监管效果

针对市场中出现的转包现象,应该发挥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在自身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制止和上报。工程转让需要承受人有强硬的能力,且受到了投标方的同意,除此之外的转包都属于违法行为。因此,要对转包的进行严格的查处,防止有些企业钻漏洞,利用分包的“外衣”进行转包的操作。提高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能够实现行业间的良性竞争,促进经济市场的繁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严格控制招标的前期工作

招标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应该仔细研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有关的招标文件,确保招标内容能够清晰全面的表达出来。同时为了防止承包单位不正当竞争,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注明惩治措施。科学正确的评价对招标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科学选择评价方式,例如对常用机械设备或简单施工项目,评审过程中可采用最低投标评价原则。对施工难度较高的较大的工程项目,就应该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并增加项目考核等环节要求项目经理进行答辩。

3、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

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的目的是在资格预审阶段排除不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潜在投标单位,排除围标、陪标、挂靠、低价重标的潜在投标人,净化招投标过程,避免重复招标的发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资格审查过程中,一是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陪标”等现象的发生,对利用他人资质进行挂靠的投标申请人必须堵在“门”外;二是在资格预审过程中,能量化的地方尽可能量化,尽可能减少因为人为对投标申请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

4、提升信息的透明度

寻求潜在的交易方,并将合同签订并履行,需花费大量的成本。在商务中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时,能够有效节省交易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找投标信息网,招标方在网上定期发布招标信息,而投标方在网上需要公布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履约状况,有效减少大量的信息搜寻成本,结合信息网,还能提升招标、投标和评标的工作效率,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签约和相关交易成本的降低得以实现。

5、规范评标办法保证评标质量

评价办法对整个招标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招标文件编写中要做到评价办法与工程项目特点相匹配。常用评价方法有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两种。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适用于招标人对性能要求不高、很少涉及相关技术知识的建筑工程项目。综合评估法多用于施工过程复杂,要求技术较高的较大工程项目,能够全面考虑工程项目涉及的各个因素,针对不能用金额表示的要素可进行量化处理,然后从中选择最佳投标单位。每位评标人独立给分,这就要求评价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广的知识面,避免因评价人的主观随意性而影响评价结果。工程评价中要尽量避免个人权重过大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平。

6、加强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核

(1)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要具有针对性。招投标文件中各项条款的要求和含义要明确,不能留下含糊的可产生歧义的解释,确保能全面反映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的要求。招投标单位还应对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概况、功能特征和招投标范围进行准确描述。若表达的内容不清楚,可能会在工程结算时由于误解而产生误会,使得工程造价增加。

(2)材料设备的特征要描述清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种材料、设备种类很多,而且生产这些材料、设备的厂家规模大小不一,所以它们的价格也会相差很大。因此,尤其对于那些市场价格差异较大的设备、材料的型号、功能、等级、外观色彩和质量要求应标注清楚,可以约定一个上限价格,并且要求承包人必须在施工前提供样品,得到业主的认可后方能施工.以确保施工方不会以次充好,避免其使用伪劣材料,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工程造价。

结语

工程招投标政策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整,时至今日已逐渐走向成熟。在投标报价的过程还有其他报价方法和技巧,但是利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已很少使用,在民营资金项目上还可以采用多方案报价,向业主提供优惠条件即总报价下浮点数、缩短工期、降低支付条件或结算期限、完工后赠与设备等,突然降价法等等。施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资金性质、招标条件和工程环境,灵活采用更为有利的投标、报价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晶.工程建设招投标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16).

【2】程志新.探析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5(18).

论文作者:郑静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郑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