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突出问题论文,党员队伍论文,欠发达地区论文,农村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是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开展这项活动,也为认真研究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系统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提供了重要契机和难得的机遇。
一、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江泽民同志曾就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指出:“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我们党失去民心,丧失执政资格,甚至会亡党亡国!”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农村党员思想观念滞后、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左”的思想、小农意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中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据调查,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贫困户占党员总数的10%~20%。少数农村党员宗旨意识不强,党性观念淡薄,价值观错位,一事当前,先替甚至只替自己打算。如有的党员只顾自己,不顾身边群众;有的不关心集体,对公益事业不热心,不带头;有的家族观念、私心杂念较重;有的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模糊,缺乏信心;有的精神空虚,不信科学信宗教。据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的调查,农村信教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9%左右。党员队伍思想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着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制约着党员队伍作用的发挥。
2.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管理不到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明显滞后,后备力量不足,导致农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如某市共有农民党员63251名,其中5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40.7%,农民党员中文盲占24.7%,小学占36.1%。在农民党员的教育上,形式陈旧,内容单一,投入不足。部分农村党支部以党员冬训代替所有形式的党员教育,以读文件、念报纸代替丰富多采的党员教育形式。在党员教育的内容上,通俗易懂、适合农村党员特别是农民党员理论学习的教材、资料很少,电化教育的光盘短缺。开展扫盲、法律法规知识、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教材匮乏。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党员学习的需要。同时,在党员管理上,少数村党支部不能认真落实党员管理制度,很少组织党员开展党的活动。相当一部分村党支部放松甚至放弃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的村党支部对不合格党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一些老党员不满地说:“村党支部平常不管党员,一年只收个党费”。
3.少数农村党员干部民主意识不强,艰苦奋斗精神不足,与群众感情不深。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江泽民同志说:“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工作作风不民主。少数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能广泛联系群众,群众观念淡漠,与群众感情疏远。个别村干部不坚持原则,党性不强,处事不公,优亲厚友。一部分党员缺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些站所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不高,对待群众态度生硬,作风粗暴。个别党员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这些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4.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执政能力不强,班子成员领导水平不高。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最基层政权的领导者,其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如某县共征求到各方面对乡镇党委的意见和建议286条,从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调查的情况看,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不强,在征求到的意见中,涉及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159条,占57%。二是忽视农村文明建设。三是存在党不管党的问题,“重经济、轻党建”,在农村党的建设上投入精力和花费的功夫较少。四是有个别人的工作作风存在一定的问题。
5.部分村党支部成员领导水平不高,组织引导作用不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成员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但从调查看,村党支部成员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和不足,一些村干部在领导本村经济发展上办法不多,能力不够。一些村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不深,执行得不够到位。部分村干部帮助、支持群众和党员脱贫致富的能力弱。个别村支部班子成员不团结,闹无原则纠纷,影响村支部整体作用的发挥。
6.部分乡镇站所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示范服务不到位。乡镇站所处于农村基层,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主要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民群众往往通过这个窗口看我们的党风、政风。一些站所党员干部与乡镇工作衔接不紧密,为乡镇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上服务能力不强,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少数乡镇机关和站所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态度不端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吃拿卡要,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某县共征求到对站所党支部的意见建议345条,属于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方面的151条,占44%。
7.农民党员在示范带头、帮助带动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主要在于党员的质量。农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该体现在示范带头、帮助带动作用上。但从现实情况看,部分农民党员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致富能力弱,个别甚至成为政府救济对象,起不到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部分农民党员虽然自己致了富,但不会或不愿意帮助、带动其他党员和群众共同致富。少数农民党员在遵纪守法、承担义务等方面,不能为群众起到示范作用;对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和坏人坏事不抵制,听之任之;在学科学、学文化,接受新事物,移风易俗方面不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二、存在问题与差距的原因探析
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党员队伍还没有很好适应党所处环境和地位发生的新变化。从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在国内,由于处于和平建设时期,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思想警惕,滋长了轻视普通党员作用的心理。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通过各种途径推介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致使我们的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分不清是非,在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个别党员甚至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从党所处的地位来看。党执政后,有的人认为执政就是掌权,掌权就是个人说了算,习惯于依靠政权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忽视了党员的作用。在农村,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和村支部班子成员,推动农村各项工作习惯于强迫命令。这样做,强化了少数农村党员“权大于法”的落后观念。
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由计划经济的领导组织生产转变为市场经济的示范服务引导,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一变化,使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规则、求利观念难免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使少数党员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过低的收入和消费也使一些党员产生不平衡的心态,这是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的主要思想根源。此外,这也是造成很多农村青年,一门心思挣钱,政治上不求进步,入党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3.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放松了农村党员尤其是农民党员的学习教育,造成部分党员思想和行动落伍。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主要原则,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建党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但是,欠发达地区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不能充分估计市场经济多元化对党员思想的负面影响,没有把思想建设放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首位,抓党员的理论武装不够,致使一些党员的宗旨观念淡化,党性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4.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队伍疏于管理,造成一些农村党员组织观念淡漠,纪律涣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加强管理是农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少数乡镇党委成员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对农村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认识不足,不能及时地指导和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村党支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能根据本村实际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一些农村党支部和乡镇站所不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对党员的管理放任自流。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先进党员不表彰,对做出贡献的党员不奖励,对贫困党员不救济,党组织对党员失去吸引力;对思想行为落后的党员不敢批评、不会批评、不愿批评,对极个别严重违背《党章》要求的党员,组织处理不及时、不严格,使农村党员失去了约束力。一位农村老党员说:“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是一种很高的政治待遇,支部不组织活动,党员只能等待观望”。
5.少数党员放松了主观努力和对自身的要求,党性观念淡薄,失去了先进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少数农村党员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个人主义思想滋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少数农村党员主观努力不够,忘记了党员的责任,在生产、学习、生活中不能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失去了先进性。
6.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多以单一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为主,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农民的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低,农民比较贫困。特别是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科技、文化、信息传播慢,造成一些农民党员思想封闭,观念陈旧,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商品经济的意识薄弱。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客观上给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在总结各地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强化理论武装,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就党员个体来讲,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有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首先来自于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源于党员对党的内心信念和内心情感。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要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差距,首要的就是要紧紧围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抓住增强党性这个总开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激发农村党员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欠发达地区农村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始终,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一是在学习内容上突出“精”。根据农村党员的特点,学习内容力求好记、管用。二是在学习方法上突出“活”。采取讨论交流学、巡回辅导学、结对帮扶学、电教直观学、典型示范学、参观启发学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在学习载体上突出“新”。如将学习内容编成通俗易懂、易记易传的快板、歌谣;或将教育内容融于歌舞、秦腔、眉户等艺术形式之中。四是在学习效果上突出“实”。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党员,分层施教、分类要求,在增强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要求通读规定的学习材料,精读重点学习篇目,领会和掌握基本精神和观点,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对文化程度较低或年老体弱的党员,在党支部或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帮助辅导下,总结思想认识,口头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五是在统筹安排上确保“两不误、两促进”。把学习活动与农村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以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促进农村各项工作。
通过理论武装,使广大农村党员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精神境界。使党员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不断被激发出来。
2.把握农村党员学习教育规律,建立学习型党员队伍教育机制。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提高党员的素质,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个基本的外在条件。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一种帮助,一种督促,一种激励。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要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建立学习型党员队伍教育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重视农村党员学习教材的编撰和配备。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因此,根据党员学习实际,编撰和配备学习教材是加强党员教育的基础工作。
二是改进学习教育形式。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形式上,要超前思考,高位推动,实现学习教育形式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单纯灌输向上下互动转变。在教育活动中,要广泛采取理论宣讲、理论对谈、领导讲座、电化教育、先进事迹报告、观摩学习、集中培训、文艺演出、媒体宣传等各种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党员学习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把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三是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对党员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实现制度刚性与人情柔性相结合,简便易行与突出实效相结合。要把党对党员的关怀与鞭策融为一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党章》的规定作为一把“尺子”,让党员用这把“尺子”衡量自己有哪些不足。把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典型作为一面“镜子”,让党员对照看看还有哪些差距,解决农村党员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四是构建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培训体系。在欠发达地区,要实行超常规和跨越式教育思路,构建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培训体系,促使农村党员开阔思路,提高素质,既注重解决“靠得住”的问题,又注重解决“有本事”的问题。
五是建立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投入机制。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阵地条件差,设备、教材、师资力量短缺。这一问题,在短期内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无力解决。因此,须建立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基金,规范资金的列支渠道、拨款办法和使用规则,用于党员学习教育场所、教材及设备建设。要使党员接受教育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和制度化的行为;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相互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和团结前进的战斗堡垒;使党员在学习政策、学习理论和学习科技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思想上的新境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完善农村党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调控性管理机制。党组织对党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要加强党员管理,应由传统的技术性党员管理方式(如党员的审批、处分、评比、考核、奖惩等)向调控性管理方式转变。
第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制定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各个行业不同工作性质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建立了一套定位准确、易于操作、符合实际、效果明显的党员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把检查、督促、考核、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如某县已开始实施农村党员保障制度,设立了农村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专项奖励资金、村干部养老保险专项资金、农村党员开发致富专项扶持资金、农村党员专项救助资金。一些农村党员说:“党要管党,还要关心党员,有了党的温暖,我们就有干劲了。”
第三,建立从严治党的工作机制。要针对党员入口较宽、出口较窄的问题,按照《党章》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关于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意见》。建立不合格党员劝诫、警示机制,不断完善劝退和除名的机制。同时,根据新形势的发展,结合党员队伍行业特点以及非公经济中党员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4.发展党内民主,确立党员主体机制。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除党员自身的原因外,与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内民主不够,党内生活中缺乏党员主体机制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党员主体机制,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确立党员主体的参与机制。党员的参与,是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要坚持把党员主体地位放在重要位置,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要求党员积极参与,并按照《党章》要求履行义务,享受权利。
其次,确立党员主体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的权利,是党内民主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发挥党员作用的基本条件。在农村,保障党员的权利,主要是落实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培训的权利、党员议事的权利、党员选举的权利、党员自由申辩的权利等。
最后,确立党员主体监督机制。要疏通党员民主监督的渠道,开辟更多有利于党员监督的“直通车”,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等,都能够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
5.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工程,建立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甘肃省在农村组织实施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工程。在对全省农民党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区别对待、分类要求、分批培养的原则,初步提出了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计划。对已经致富的干部和党员明确了任务,要求他们围绕自己的致富项目搞示范、做样板,每人带动2~3名贫困党员或群众共同致富。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素质,使甘肃省农村呈现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总之,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不能任其扩大,也不能忽视其存在,而要给予正视,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