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境界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世界的局势和中国发展的现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和核心内容的一系列理论创新观点。这些理论创新观点,展现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新境界之一:在科学发展上,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既强调发展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更加关注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和目的性。
在科学发展思想上,邓小平的经典性论断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的重要论断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则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论断。如果说,邓小平更强调用发展这个“最硬的道理”支撑和动员人们重视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江泽民更强调把发展作为“第一位的重要任务”要求全党强化和推动全面发展,那么,胡锦涛则更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协调发展领域的关系、解决发展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旗帜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也是统领我国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练了发展的灵魂——以人为本;完善了发展的思路——立足全局、注重统筹;开辟了发展的新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发展的目的——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的飞跃。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就是要做到对内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从而不断达到发展的和谐与利益关系的和谐的高度统一;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从而达到世界发展的和谐与世界利益关系的和谐的高度统一。这就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最新思路。
新境界之二:在总体布局上,进一步把国家建设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推进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既继续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特别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上,邓小平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要求不仅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在这个基础上,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出了“四大建设一起抓”,强调我国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首次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总体布局中,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所遵循的原则,从而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胡锦涛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先进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同时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决定》为依托,按照“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断达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新境界之三:在改革开放上,进一步作出“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的战略决策,既强调要把深化改革的重点放在“突破体制性障碍”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又强调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以此为依据,江泽民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主持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出了“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思想,并主持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改革开放事业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胡锦涛认为,努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在进一步“完善”上做文章,在“突破体制性障碍”上下功夫。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并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真正把效率与公平高度统一起来,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公平”上;强调要进一步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这“四个强调”,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为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思路、确定了重点、提供了动力。这将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又一个新的转折点和新的起点。
新境界之四:在战略重点上,进一步把我国要解决的战略重点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既展现了农村发展的美好远景,又指明了农村发展的现实道路并做出了战略筹划。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毛泽东比较早地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始终把“抓农业”放在战略地位,并大力倡导农村改革,让农民有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城乡的矛盾、城乡的差距,在国家发展的诸多矛盾和不平衡中,仍然是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和差距,这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最大瓶颈。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江泽民提出了“繁荣农村经济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思路,接着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农村发展新思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从提农业“现代化”,到提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再到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农村发展的一个不断走向科学的务实的发展思路和道路的进程。为什么要如此重视“三农问题”?胡锦涛说的明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怎样才能做到“农业丰”、“农民富”和“农村稳”呢?那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农村发展的战略筹划,也就是要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真正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新境界之五:在民主政治上,进一步强调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既注重了“民主制度”的建设,又注重了“民主权利”的落实。
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毛泽东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邓小平在推进我国“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推进到新水平。胡锦涛在始终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我国“具体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改革,他非常明确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这里,胡锦涛着重阐明了四点:一是要继续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奋斗目标”,二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三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四是要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显而易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更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包括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执政方式和决策机制,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等,从而保证我国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权利。这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和发展。
新境界之六:在精神文明上,进一步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强调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动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邓小平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战略地位,并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任务。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提出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要求全体人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以及重点培养和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做到在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的是非中做出正确选择。“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倡导“八荣八耻”的道德操守,展现了胡锦涛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特色、宽广视野和现实针对性。
新境界之七:在祖国统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四点意见”、“四点主张”、“四点看法”和“四点建议”,既坚决按照“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治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又坚决履行《反分裂国家法》,坚决“反台独、反分裂”。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从祖国统一的核心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和期待出发,不仅果断做出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重大决策,而且先后明确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四点主张”、“四点看法”和“四点建议”,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四点主张”即: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开展平等协商,加强沟通,扩大共识;鼓励两岸民众加强交往,增进了解,融合亲情。“四点看法”即: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早日恢复两岸平等对话和谈判,求同存异、扩大共识;增进相互理解,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四点建议”即: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四个四点”和《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决心,也为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新境界之八:在外交建设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主张,既强调继续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建设目标,又强调坚决走“和平的发展道路、开放的发展道路、合作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争取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江泽民强调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就必须“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必须“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胡锦涛则进一步提出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主张。这一战略主张,“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出的一项重要国际战略思想和政治主张。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和而不同的世界。我们承认人类世界的多元性,承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利益的差异性,主张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处、在差异性中求同存异。我们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努力促进“和谐亚洲”和“和谐区域”建设。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新境界之九:在军队建设上,进一步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选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着力点,既强调军队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指导,又强调军队要坚决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邓小平把“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江泽民把解决“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作为人民军队的重大使命任务。胡锦涛站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军队“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即“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这一历史使命,不仅深刻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职能任务,也非常明确地指明了解决“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的着力点。这表明,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与“党巩固执政地位”紧紧相连,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相连,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与“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紧紧相连。这“四个紧紧相连”,把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了履行这一新使命,胡锦涛更加注重强化“军魂”意识,更加注重搞好“战备训练”特别是“信息化训练”,更加注重培育“战斗精神”,更加注重树立“政治意识、战略意识、大局意识”,更加注重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句话,就是更加注重“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
新境界之十:在执政党建设上,进一步阐明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重大问题,既强调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强调要切实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
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著名论断,江泽民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决策,这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都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胡锦涛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亲自主持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而把执政党建设推进到新阶段。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胡锦涛要求要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个主题加以“研究”,重点研究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真正做到执好政、服好务。为了使执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胡锦涛特别强调要切实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他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经过全面考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能否搞好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关系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上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胡锦涛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胡锦论文; 经济论文; 江泽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