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整个豹--刘氏情结主题解读的个案研究_教学案例论文

一瞥整个豹--刘氏情结主题解读的个案研究_教学案例论文

窥一斑而见全豹——“柳的情结”主题阅读教学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豹论文,情结论文,教学案例论文,主题论文,窥一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散文。这是一篇浅文,如果利用一整节课来学习此文,对于我校实验区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情感的体验,都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

“柳”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次数相当多,是很重要的植物。许多文人,都以“柳”为题材,寄予或相似或不同的情感。我以“柳的情结”为主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体悟当代作家宋学孟对柳叶儿的情感之外,更想让学生了解柳在其他文人眼中的形象。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便学生对柳在文学史中的形象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主题教学通过确立主题,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统整起来,通过一定量的拓展阅读,充分重视个体经验,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除了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还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丰富人生的涵养,让学生学会理解母语文化。这是一种开放性教学,它体现了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的思想。

一、教学准备

文本是学生、教师阅读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的起点。“柳的情结”是一个大容量的课堂,学生首先要对《柳叶儿》作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1.预习两准备

一要写“读书随笔”。按照预习惯例,我要求学生在预习完一篇文章之后,要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一次只选一个角度,只要写出内心感悟即可。提倡写出自己的特色,能写出自己的阅读困惑和疑问更佳。这是一位同学预习《柳叶儿》的随笔:

作者以“柳叶儿”为线索,回忆往事,回忆救过命的柳叶儿,我认为作者是快乐的,两点可以说明——爬树之乐和吃饱之乐。但乐中有苦,作者写出爬树之苦——回家挨打,还有饥饿之苦,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写“读书随笔”,一方面可以养成读书勤思的习惯,与“热闹”的课堂相比,在安静的课余读书思考,会有“润物无声”的情感熏陶,更有独特的心得体会,课堂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展示他们独特的阅读个性。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文字恰当评价文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

二是学生要查阅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所查的资料包括:柳的文化知识、关于柳的诗歌。教师要提醒学生关于“柳”的诗歌指的是写作主题与“柳”有关,出现“柳”字的诗歌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

2.教师两准备

教师在设计教学前要集中阅读学生随笔,这样才能较准确了解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水平,使课堂设计有的放矢。

教师更需要充分阅读大量的资料,要梳理知识,整合信息,且对资料要有一定的认识高度和深度,明确主题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柳的情结”的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话题切入,激疑——创设“柳”境;探究文本,感悟——文中读柳;拓展整合,积累——诗中读柳;思考升华,创造——为柳挂牌。

(一)创设情境

在“柳的情结”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我这样设计导言:“春天到了,又是一年花红柳绿时。‘柳’,又名‘垂杨柳’。‘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绿杨’即‘绿柳’。宋代欧阳修曾经在一首词中这样描写柳:‘杨柳堆烟’,大家能解释它的意思吗?”揣摩“杨柳堆烟”四字,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柳的情境。而教学时节正值四月末的春天,大街小巷,花红柳绿,其他树木形容黯淡,学生也能身临“柳”境。

(二)文本的处理

从“读书随笔”来看,学生能准确理解《柳叶儿》所要表达的情感。但大多对文本的赏析不够深入,少了点咬文嚼字的功夫,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针对这两点不足,通过四个问题完成对文本的解读:①这篇文章写了哪三件事?②你最喜欢哪件事?请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③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④请用两个词语表达作者对柳叶的情感。第一、三、四个问题,重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第二个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学会咬文嚼字式地品味语言,发挥学生思维多元化的优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做到资源共享。大约15分钟完成。

(三)文本的拓展

1浅谈柳之印象

教师由“文人与柳”的话题切入:柳叶儿可以救命,然而历代文人墨客与宋学孟不同,更多地从精神层面上寄予了柳一些情感。田园诗人陶渊明喜爱柳树,室旁有柳五棵,自号“五柳先生”;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而居,泉边栽柳,便自称“柳泉居士”……请同学们谈谈他们眼中的柳的形象。这一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文化积累,学生能结合自己查阅过的资料,各抒己见,力求学习者对柳有多方位的了解。

2诗中读柳

很多诗人写过与柳有关的诗歌,数量庞大,内容丰富。选择哪些诗歌作为师生对话的平台?以什么方式将这些诗歌介绍给学生?这是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整个主题教学的关键。

我首先借助学生活动,形成学生资源共享。请4位同学上黑板,抄写出他们喜欢的一首诗歌,为同学们讲解赏析。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点拨,提示学生如何赏析。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了贺知章的《咏柳》,曾巩的《咏柳》,柳永的《雨霖铃》、《折杨柳》。

学生活动的弊端在于他们提供的诗歌是彼此独立、零散的。文学史中诗人对柳到底怀有哪些不同的情感,学生需要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教师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这种情感进行归纳分类,恰当引导。

经过充分的阅读和斟酌,我将柳所传达的情感归纳为四类:喜春、离情、愁绪、喻人。

“喜春”,例如唐贺知章的《咏柳》,清代高鼎的《村居》。“离情”,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代柳永的《雨霖铃》中的部分语句。“愁思”,如唐代王昌龄的《闺怨》,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喻人”,如宋代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学生活动完之后,教师再将自己选择的诗歌分类展示给学生。这其中学生交流过的诗歌不再重复。教师补充的诗歌不必句句精讲,哪句详读,哪句略读,要有所侧重。

(四)个性化创作:为柳挂牌

这是引导每个学生在既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又根据自己的个性及经历产生的不同感受,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切实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经常看到公园中各种植物上的挂牌,那是普及生物学知识的一种途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为文学中的柳重新挂牌。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物学中的柳的挂牌,以做示范。

这是一位同学的作品:

名称:柳

别名:杨柳 翠柳 烟柳 御柳

性格:多情

生长地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适宜环境:“杨柳青青江水平”、“客舍青青柳色新”

“满城春色宫墙柳”、“绝胜烟柳满皇都”

(意思是可以生长在江岸边、客舍旁、皇宫等处)

萌生季节: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早春萌生)

形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用途:愁思、咏人、颂春、赞讽。

三、主题阅读教学的反思

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主题教学,目前还处于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阶段。

1.文本拓展的优势

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的局限,学生以前接触过的写“柳”的文章都是支离破碎的,见到一篇学一篇,难免过于被动。通过主题教学,学生可以回忆小学背诵过的柳的诗歌,比如贺知章的《咏柳》,高鼎的《村居》,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可以高瞻远瞩,读到高中才有机会学的《雨霖铃》,甚至接触了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时才会读到的《诗经·采薇》,以及教材中不曾出现的曾巩的《咏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拓展了大量的文本,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2.学习过程中的失与得

主题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尝试,提高了课程实施的效率,但对于一节课的教学实施来说,也不免存在这种矛盾。

在“诗中读柳”的环节中,拓展诗歌由学生互动来完成,由于受黑板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有四五位学生能够在黑板上细致交流自己摘抄的诗歌,学生的阅读交流可能受到相应的束缚,学习资源共享也相应受限。“为柳挂牌”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让每个同学都能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转化为自己的阅读创造。

为了确保“诗中读柳”环节中学生阅读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为柳挂牌”的环节,没有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同学们只交流了各自初步的设计计划,少数同学能够马上落笔,创作出完整的挂牌儿,大多数同学只能在课下来完成。

不过,主题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价值取向的形成,等等。学生也逐渐掌握了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许多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已经自觉将读到的相同素材的文章,进行归类整理,甚至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可称之为“主题阅读学习模式”。学习效果已经在我们每一节课前5分钟的“读书时间”活动中体现出来。

3.教师担当多种角色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要担当不同的角色。教师是“设计师”。教一节课就像写一篇文章,要确定主题,选择阅读材料,要运用教学技巧。话题如何切入,教学过程如何设计,都要经过精心构思,又要化其于无形,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步步走入思维的深处,进行一次次无声的洗礼。

教师是“建筑师”,在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四个“度”。拓展要有“广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适当挖掘文本的“深度”;教学环节要有“梯度”,学习过程中要适度走向语文教学的“高度”。这种“高度”是指学生能敞开自我,互动对话,在汇谈的过程中能耳目一新,不断得到新的启发,新的提升。“柳的情结”主题阅读教学的四个环节:创设“柳”境——文中读柳——诗中读柳——为柳挂牌,注意到了主题教学的广度、深度、梯度和高度。

教师又是“教育家”和“心理专家”,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要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预测哪些是学生的兴奋点,哪些是课堂学习的高潮部分,哪些是学生的难点等等。学生互动环节中,既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及时的肯定,又能让学生畅所欲言,适时生成。还要准确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在轻松活泼、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中,与学生共同品出文学作品的“味道”。

标签:;  ;  ;  ;  ;  ;  ;  

一瞥整个豹--刘氏情结主题解读的个案研究_教学案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