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医院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 156203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的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15例作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9.8±8.7)ml,少于对照组的(132.3±8.4)ml,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FT3、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T3、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甲状腺生理功能相对减弱。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功能
甲狀腺结节(thyroid nodule)是临床中一种普遍疾病,好发于女性,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临床中治疗甲状腺结节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手术方式很多,不同的术式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也不同[1]。甲状腺腺叶全切术和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临床疗效不同,对甲状腺生理功能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旨在探讨甲状腺腺叶全切术及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2.1±4.4)岁;病程13 d~8个月,平均病程(1.6±0.3)个月;单纯甲状腺肿瘤9例,甲状腺腺瘤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腺癌1例。研究组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3.2±4.6)岁;病程15 d~7个月,平均病程(1.6±0.3)个月;单纯甲状腺肿瘤8例,甲状腺腺瘤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腺癌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 给予患者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结节部位选择适合的体位,给予浸润麻醉,在保护喉返神经的前提下将在甲状腺外科包膜和固有包膜间将腺体游离,将血管固定后,切断血管及Berry韧带,清洗切口并给予止血后将切口缝合。
1.2.2对照组 给予患者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基本操作与研究组操作相同,但不对腺体背侧游离,将腺体背侧组织保留,行囊内切除,留1 cm薄片组织。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干预前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取ACS180免疫发光检测仪检测[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9.8±8.7)ml,少于对照组的(132.3±8.4)ml,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FT3、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T3、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文研究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因为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需要保留后侧腺叶组织,因此术中采用游离方法作腺体固有包膜、外科包膜游离,因此对手术操作的要求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损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而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不需要保留后侧腺叶组织,因此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操作简单,对血管和周围神经损伤较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5]。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游离腺体固有包膜、外科包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和周围神经,造成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出现出血、咽喉水肿、声音嘶哑等情况。而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不需要保留后侧腺叶组织,操作简单,对血管和周围神经损伤较少,可更好的保护喉返神经[6],因此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綜上所述,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甲状腺生理功能相对减弱。
参考文献:
[1]刘辉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劣差异[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5):47-49.
[2]侯化森,傅跃权,靳维娜,等.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1):1660-1663.
[3]王雨辰,黄志敏,陈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58-59.
[4]黄桃生,朱延安.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3):438-439.
[5]周博,王娟,李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2):42-43.
论文作者:王家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甲状腺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切除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差异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