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市场机制 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科技论文,体制改革论文,市场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科技体制必须进行转轨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科技体系结构的调整优化,一个是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改革。前者主要是指调整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体系结构的总体规模,改善体系内部的业结构、层次布局、地区布局,以及加强内部联系、理顺隶属关系等;后者则主要指对科技要素(人、财、物、信息等)的调控机制进行改革,使之发挥整体功能。由于体系结构的调整优化涉及的方面较为复杂,且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密切相关,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特别是新的社会保障大系统未能建成运行之时,若以此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难度较大,而以运行机制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也必将促进体系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改革的目标。
1 对以往农业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评价
自1985年《中共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市的农业科研单位在政府改革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在科技工作领导部门的精心组织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断改革,在建设、发育以技术的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市场中,在推进农业科技工作的整体发展与产业技术进步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1.1 从传统的政府调控模式向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格局过渡
十年来,对科研资源的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新办法、新措施,引进、应用市场的机制,开始突破了“任务由政府下,经费由政府拨,成果由政府包”的传统运行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纯研究型走向科技推广经营型,从一切依赖国家政府走向主动向农业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提高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1.2 科技资源的配置渐趋合理,促进了农业科研事业发展
首先,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实行有效配置,使研究方向更符合农业的发展需要,更接近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在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布局上更符合面向产业领域主战场、发展新技术和基础性研究的三个层次的纵深部署,在大力加强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同时,注意增强科研后劲,提高水平。其次,农业科研单位的总体规模,包括机构数量和职工人数保持基本稳定,人员业务素质有了一定提高。第三,研究开发条件有了一定改善。
1.3 密切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农业科研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科技工作运行机制改革,更加密切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改变了过去科研、推广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特别是农业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其价值的变换,在农业产业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更显其重要性和支柱力量。
2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中存在的症结
2.1 目前的运行机制在本质上尚无重大突破
运行机制的改革至少包括科技管理方式的改革、科研方向的调整、科研人员的重组、科研经费投向的变更、科研成果管理及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的改变等几个方面。其中最本质的应为科研成果的市场化,科技管理方式及人事制度的改革,恰恰在这几方面目前尚无重大突破,它带来的直接后果从表面看为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混淆,从本质看为对科技长入经济的阻碍,但是,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是科技管理部门力所能及的,而需要整个社会的综合改革的发展。
2.2 科技资源要素短缺且配置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而我国仅为0.17%~0.27%。而我市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更低,1996年全市农业科技事业经费总投入仅500万元;仅占全市农业总投入的2%。②机构布局不尽合理。现有农业科研的科研机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导致在同一自然地理区域内重复设置了部分职能雷同的科研机构;③科研机构与技术推广部门专业结构类似,层次不清,分工不明;④科研机构相对封闭,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观念不强,整体结构松散,难以形成合力,科技资源浪费较为严重;⑤技术结构、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⑥科研单位业务领导与行政领导分而治之,产生的问题较多。
2.3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仍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
科研是源泉,推广是桥梁,劳动是载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科技工作包括的几个最基本的方面,并且这几方面是紧密相联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研究单位可以提供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能走向市场的成熟配套技术较少;推广部门由于受体系不健全、推广经费等因素困扰,工作难度较大;农(渔)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对科技的需求愿望与实际接受程度差距较大。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成果的普及率均不高,致使有限的科技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市场这一场所实现技术在农业产业的应用、推广数量不多、规模不大。
3 实施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的目标应为:确立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为前提,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和分工合理、以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机构为骨干,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为网络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体系;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研机制、“科研、开发、推广”协调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整体运行机制和以市场为基础,服务为手段,通过农业技术市场来完成成果应用的转化机制。建立统筹协调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现代科研所管理制度和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当前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3.1 运用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
通过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达到转换整个农业科研机制的目的;以逐步界定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为重点,改革农业科技管理机制。根据科技工作自身的特点,较为合理的科技管理体制应为:政府主要负责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性的技术研究,公益性的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如基础性技术研究,示范工程建设,以及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技术攻关工作,而对一般性的应用技术和开发性的研究,应以市场为导向予以开展,不应作为政府行为,这些方面政府的工作应主要体现在进行政策引导,制订和完善各项法律、规定等。目前一切研究活动基本上都要求政府承担的状况,既分散了政府有限的科技投入,又造成了技术的应用者对科技投入缺乏积极性,技术的商品化难以真正形成。
3.2 以三个体系的建设为重点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在目前结构优化尚难完全实现的情况下,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基本思路应在以不打破科研机构的基本格局下予以考虑,较为现实的选择应是建设和完善各类全市范围内的重点研究室、示范推广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三个体系。以重点研究室和示范推广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组织研究工作,不仅可以使有限的科技投入集中使用,发挥更大的效益,而且,还可以通过重点研究室、示范推广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的试验、示范、开放、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面向产业,组织科技人员与集中资金进行攻关。在种植业、蔬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力争形成三个体系,解决现实生产中的问题。
3.3 以完善研究所内部竞争性的管理机制为主,理顺微观运行机制
研究所内部管理机制是整个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业系统各研究单位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当前,应主要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上予以完善和提负①“定位和定向”。各个研究单位均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明确位置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整个农业产业领域中,农业的技术市场中找到位置;②正确处理研究与开发的关系。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为本的思想,科研工作若无突破,开发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③在科研任务的安排上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课题的确立实行申报制和招标制;④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对科研各项工作的管理,特别是事业经费、专项经费、国有资产均应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并坚决予以执行;⑤加强科研与推广的连贯性,使农业科技工作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3.4 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理顺业务领导与行政领导的关系
3.5 解放思想,突出重点
开放、多元的发展思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善的办法,加快科研资产重组,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并有侧重地重点扶持民营农业科技产业。
4 密切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经济的做法
首先应明确的是,科技长入产业经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所有的科研活动均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是指科研的立项与农业产业和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是指运用市场运作的机制,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4.1 农业科研活动要体现政府搭台、科技人员唱戏的原则
这是科技长入产业经济的最基本的前提。在科技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由政府根据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对成果转化与重点技术推广工作,集中力量,加大力度,从广泛的意义上建设、发展农业技术市场。
4.2 鼓励和引导非科研单位的企业从事农业科研
工业界一般认为,建立企业主体型科技体制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根本举措。由于农业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科技工作带有社会公益性,加之其生产方式和生产的组织形式与工业不同,在农业界,不宜提企业主体型科技体制,但其他企业进行农业科研活动,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增加农业技术的贡献额,是科技长入农业产业经济的重要方面,应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方向予以鼓励和引导。
4.3 宣传、贯彻执行《技术合同法》、《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市场,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扩散中,确保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兼顾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技术这一商品的特殊性,有效促进农业技术的交易、推广、应用。
4.4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要针对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在促进无形的技术交易转化的同时,使无形的技术商品转化为有形的、高附加值的商品。如以农业科研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解决全市农业产业中的种苗、植保、农机等基层生产单位、千家万户农民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在推进农业产业进步的同时,使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形成“科、产、贸”的一体化产业中心。
标签:农业论文; 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科技体制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