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取代巴菲特?_巴菲特论文

谁将取代巴菲特?_巴菲特论文

谁来接替巴菲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来论文,巴菲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巴菲特最终选择了父权子继的方式以试图延续家族企业的香火,但其“三权分立”的新布局不仅结束了哈撒韦最高管理权长期集中的历史,也为引进优秀的经理人才打开了门窗。

当全球首富、“股神”巴菲特日前高调宣布自己行将退休的消息后,其所长期坐镇的世界总部——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哈撒韦)的权力安排招徕了外界密集的关注。虽然巴菲特最终选择了父权子继的方式以试图延续家族企业的香火,但其“三权分立”的新布局不仅结束了哈撒韦最高管理权长期集中的历史,也为引进优秀的经理人才打开了门窗。

“股神”言退

今年77岁的巴菲特喜欢将在哈撒韦的办公室称为“世界总部”,在这间普通的房间里,来访者看不到电脑,也不见股票报价机或其它股票数据终端,惟一别致的东西就是办公桌后面的小柜子上放着的两部黑色电话机,巴菲特正是用它们遥控着他在华尔街的经纪商,完成了一笔又一笔财富“发酵”的精彩过程。不过,巴菲特不久前已经明确地告诉媒体,自己会在不久后搬出“世界总部”,将哈撒韦的头把交椅让给继任者。

在资本市场闯荡了长达43年的巴菲特决定抽身而退似乎并非偶然,今日的哈撒韦并不像昔日那样光芒四射了,对此,年岁已高的巴菲特已无力坚守。资料表明,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殃及,占哈撒韦一半收益的保险业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盈利额度下降了46%,而且巴菲特预计未来一年可能还会缩减四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哈撒韦公司净收益由一年前的35.8亿美元下降至29.5亿美元,每股由原来的2323美元下降至1904美元。

与普通投资者一样,巴菲特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磨难,但与众人不同,他在风浪面前表现出了格外的冷静和超常定律。

然而,如果就此认为巴菲特撒手不干那就大错特错,的确,哈撒韦暂时的衰势出乎巴菲特原先的意料,但这点小小的风浪似乎还不足以让巴菲特急流勇退。追踪巴菲特的商战生涯,我们不难发现,巴菲特并非是无往不胜的超级英雄,与普通投资者一样,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磨难,但与众人不同,巴菲特在风浪面前表现出了格外的冷静和超常定律。

对于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是外界认为巴菲特决定引退的又一种原因。对此,巴菲特说:“我今年77岁,虽然感觉有些恐怖,但各种数据表明我健康状况仍然十分良好,我仍然十分喜欢可乐和汉堡,甚至还对樱桃情有独钟。”也许外界的所有猜测都显多余,在巴菲特看来,自己提出退休的设想只不过是想尽快为哈撒韦找到合适的接班人而已。

父权子继

按照巴菲特的设计,自己退休之后哈撒韦的最高管理权力将一分为三:公司主席、行政总裁和投资总监之职分别由三人担任。而哈撒韦在最新的年报资料中已经声明,公司主席之职将由巴菲特的长子霍华德·巴菲特接掌。

巴菲特共有两儿一女。女儿苏茜排行老大,老幺彼得则是一个专业音乐人、作曲家和键盘手。只有霍华德跟在父亲身边走南闯北,因此,如果从家族成员中滤选事业继承人的话,似乎非霍华德莫属。

巴菲特培养儿子的投资天赋其实从霍华德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霍华德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自己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去见他的导师本·格雷厄姆,当时本·格雷厄姆还送给了霍华德一个填充式的动物玩具——一只玩具小狗。霍华德后来回忆时说,“很明显,他对我父亲的影响远比对我的影响大得多。”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商学院读书时的专业指导老师,也是当时华盛顿地区家喻户晓的投资大师,他不仅有自己的投资公司,而且其当时出版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两本专著被许多证券投资者奉为“圣经”。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说法,四年大学生活确实得到了格雷厄姆的真传,后来巴菲特也将老师的两本著作在霍华德一次生日宴会上送给了儿子作为礼物。

在霍华德的记忆中,自己迄今为止做得惟一让父亲不满意的一件事就是没有读完大学。高中毕业后的霍华德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转了三个大学,而且在即将拿到学位时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毅然辍学回家。出于对儿子选择的无奈,巴菲特起初将自己在奥马哈市郊一处面积为406英亩的农场租给霍华德经营,而就是农场的这段时光,被巴菲特父子俩看成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日子”。那时,巴菲特每逢周末都要按时回来检查儿子的经营状况,并且每次都要和儿子一同下农场劳动,即便后来由于霍华德进入哈撒韦工作而将农场转租给了他人,父子俩仍然怀旧切切。

巴菲特为霍华德在公司安排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让他管理喜饴糖果公司,这是哈撒韦的一个分公司。没有让父亲失望,霍华德第一年就为公司赚到了60%的新增利润。次年,霍华德就被派到哈撒韦设在奥马哈市的林赛公司董事会出任董事。三年之后,哈撒韦董事会成员由五人增加到六人,霍华德被任命为新的董事会成员。目前,霍华德还拥有可乐公司43%股份,并兼任该公司的董事,《华尔街日报》称,这家在19世纪90年代被巴菲特收购过来的公司可以看作是巴菲特父子公司现代版的持续。

在霍华德的眼中,父亲是一位伟大的指导员,伟大的导师。也许是牢记父亲的教导和父亲行事风格的耳濡目染,现年53岁的霍华德早已养成了与巴菲特一样处事沉稳冷静的特质,以及注重细节和对小事不厌其烦的良好习惯。十分有意思的是,霍华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酷似父亲——戴着19世纪70年代风格的大大的运动型眼镜,作为一个对高科技有恐惧感的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从来不用电子邮件。授权于将

如果说巴菲特最终将哈撒韦董事会主席之职交给儿子是长期慎重思考的结果,那么对于公司行政总裁的选择也许更加严格。毕竟,这一后勤“大当家”关系到同儿子霍华德的权利分配与合作,同时,也直接关联到公司分权模式的运行效果和成败。

选择行政总裁的工作其实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并最终敲定了从公司董事局内三名非常出色的人选中擢升其一的方案。从目前来看,担任盖可汽车保险公司行政总裁的辛普森有望胜出。辛普森从1979年进入哈撒韦,至今算来已经快30个年头了,与其他高管都要经过巴菲特的试用和观察期不一样,辛普森来到哈撒韦后就被巴菲特委以重任——出任盖可的首席执行官,替巴菲特打理超过4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管理业务。让巴菲特非常满意的是,辛普森没有辜负自己的厚望,在辛普森任职期间,盖可的投资组合每年打败标准普尔500指数约7%,《商业周刊》甚至评论说年届70岁的辛普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

当然,辛普森的骄人业绩也赢得巴菲特的高度赏识,而在给股东的多次信函中,巴菲特也频繁提及辛普森的名字,甚至声称辛普森应该进入投资名人堂。目前,哈撒韦旗下一共有76家分公司,数百名高管,而能够让巴菲特作出如此之高评价的恐怕只有辛普森一人。

与巴菲特可以将一只好的股票捂上几十年一样,辛普森也恪守着价值投资的理念,主张投资者一旦发现了优质股票就耐心持有,等待享受长期成长。同时,也许是受到了巴菲特的影响,辛普森的投资行为也一直坚持着“不熟悉不投资”的哲学。因此,至今为止,辛普森像巴菲特那样对科技股退避三舍,也正是如此,《商业周刊》曾经评论辛普森是巴菲特的“绝代门徒”。

当然,要说辛普森完全复制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也不属实,与巴菲特对成功经验过于固守不同,奉行集中投资原则的辛普森则敢于对即便在过去获得过成功的观点进行论证。对于看好的投资,辛普森强迫自己换另外的角度,从逻辑上考虑可能的缺点和漏洞,就仿佛要驳倒自己的投资论题一样。如果一项投资想法能够经受起这些审视,辛普森就认为可以确信无疑、毫无保留地将其纳入自己的组合。也是在这一点上,连巴菲特也感到自己“还要学习”,甚至在多次给股东的信中提及自己曾经投资失败的经历时,巴菲特说如果能像辛普森那样,也许就不会让哈撒韦承受那么多痛苦。

生活与工作中的辛普森特别低调。尽管他被看成是公司行政总裁的热门人选,但在任何场合他从来不以巴菲特的接班人自居,甚至自称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辛普森真要能坐上哈撒韦的第二把交椅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他只比巴菲特小六岁,年龄问题已经成为了他继续升迁的最大障碍。虽然巴菲特几次明确表示行政总裁人选可以不考虑“年轻化”,但他必须说服股东们接受自己的人事安排才行。

谁是投资总监?

在哈撒韦已经热得发烫的三把领导人交椅中,投资总监无疑是外界最为关注的一个职务,也是巴菲特授权中最用心甚至是最担忧的地方,毕竟,将自己辛苦一生积累下来的数千亿资产交给一个外人打理,弄不好就会导致哈撒韦的夭折甚至前功尽弃。

与行政总裁可以从公司内部产生不同,巴菲特将挑选投资总监的视野放大到全世界。为此,哈撒韦去年在全球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海选活动,并且出乎巴菲特意料,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有600多名人士踊跃报名。而在参选者中,从经济学家到犹太法典学者、从私募经理到财务主管、从六旬老翁到四岁幼童,各类人群整齐划一地对巴菲特表现出了超常的崇拜。

海选出来的四位经理人如今已经被巴菲特派上了用场,按照巴菲特的计划,先给他们每人20亿美元到30亿美元资金操作,最后再把哈撒韦的全部资产交给他们打理,其中最杰出者无疑会成为投资总监的人选。巴菲特解释说,这种分两步走的安排是想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看看他们的决策工具结果能否让人满意。

其实,早在海选之前,巴菲特对于投资总监的标准化要求已经胸有成竹。在国际金融投资界,巴菲特对于股市风险的认识因远远超出普通人而闻名,因此,他也会要求继承人同样必须具备这方面的卓越素质。巴菲特说:“资本市场变幻莫测,充满着诡秘的色彩,一个致命的错误也许可以把经过几十年积累孕育的出色业绩彻底毁灭。干我们这一行,必须对风险要有足够的敏感,这种风险也许是当事人此前从未经历的,但天生的职业敏感要求他必须足够谨慎。当事人如果机械教条地套用某些金融机构使用的那些数理分析模式,往往就会忽略投资战略中隐藏的危险错误,这是我对继承人最担心的问题。与此同时,领导者还必须具备某些基本的素质,如独立的思考能力、情绪与感情的稳定性、对投资者个人行为和金融机构集体行为的深刻理解,都是在资本市场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目睹过很多出色的年轻人很有潜力,可惜就是缺乏担任团队领导的基本素质。”

除了能力与意志力要求之外,巴菲特也直言自己所选择的投资总监将是中青年人士,而且财政状况要非常良好。不过,迄今为止巴菲特对于投资总监的最终人选仍然守口如瓶,以致频频引起外界的不满,甚至有人指责他故弄玄机。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我们还有特殊的困难要考虑,我们公司能留住一个有能力的人,而真正当选公司CEO的人得从事一段长期的事业,而不是动辄考虑个人的变动。”而每每谈及此时,巴菲特习惯于用辛普森的事例来说话,在辛普森跟随巴菲特的30年期间,他有很多次可以离开哈撒韦并去管理更大数目基金的机会,但每一次他都不加任何考虑地放弃了。看来,巴菲特非常清楚,在如今猎头非常猖獗的时代,自己精心挑选出的人才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无情挖走。因此,巴菲特精选出的接班人并不只是个能像自己那样驾驭市场的投资高手,更要是个能够挡住外界强大诱惑并能一如既往坚守哈撒韦阵地的忠诚卫士。

巴菲特简介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11岁的巴菲特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

1962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他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哈撒韦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1965年—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巴菲特的“三不四要”理财法

●不贪婪。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后来,股票出现大幅下跌,不少投资者倾家荡产。

●不跟风。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鸡犬升天。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他不盲目跟风的睿智。

●不投机。巴菲特的“投资不投机”是出了名的,他购买一种股票绝不在意来年就能赚多少钱,而是在意它是不是有投资价值,更看中未来五至十年能赚多少钱。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要投资有稳定经营史的企业。

●要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来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的份额。

●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巴菲特与人们只注重概念、板块、市盈率的投资方式不同,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的。

●要投资那些经营理性、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

标签:;  ;  ;  ;  ;  

谁将取代巴菲特?_巴菲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