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洲燕[1]2011年在《基于社区体系结构原理下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理学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研究,已从区域层次深入到城市系统,进一步延伸到城市社区空间体系,研究的对象也已从宏观物质条件因素深入到微观社会(空间)因素。通过梳理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的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城市社区规划研究集中在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理念以及规划的趋势,也可以认为社区资源的可获性研究已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研究的焦点。如何构建各类社区等级-类型体系与(日常生活行为)的场所等级-类型体系空间耦合结构,以满足各类阶层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在空间(或场所)上可接近、可进入、可经历的需要,体现公平公正理念也已成为我国社区研究和构建和谐社区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对社区资源的可获性评价不仅会影响到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的高低和居民之间社会生活联系的强度,而且间接的推动了政府分配资源的政策。本文基于社区体系结构原理,融合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相关理论,即:新人本主义理念下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及其社会空间公正规划思想、城市社会阶层化原理与城市社区体系建构思想等,探索性的总结出社区资源可获性的评价原理以及社区资源可获性相关的评价原则、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且运用该原理对西安市四类阶层化社区进行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得出了阶层化社区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社区资源空间剥夺模式,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些建议和看法。本文共分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内容和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总结了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研究历程、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第叁章介绍了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四章重点阐述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的构成原理,在此基础上融合社区资源可获性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了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并提出了社区资源可获性的评价原则、要素、方法、内容和指标体系;第五章以西安市四个社区为研究案例,进行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实证研究,提出构建和谐社区建议;第六章总结论文研究结论,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张侃侃[2]2012年在《城市社区体系空间形成机制下的空间结构可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来临,人们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有了新的(社会空间)人本需求。因而,对城市社会空间及其结构,即对城市社区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向以来学术研究的前沿方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正经历着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在社会结构的转型中,最突出的就是“单位制社会”向“社区制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表示城市人本化的社区体系正在形成。该体系的空间结构完整,表示城市中各阶层都有可获性的居住生活空间;其结构缺失,表示某些阶层的居住空间被剥夺。有鉴于此,研究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体系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及其可获性水平,在现实背景下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人本主义思想与方法论出发,从城市空间研究多学科的角度解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理念、原理与方法,依据该学术观点,首次系统地探讨城市社区体系空间结构的可获性原理,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可获性评价方法,并从城市资源可获性和社会空间可进入性等角度研究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的控制和提升。论文对太原市一个完整的行政单元,即坞城街道办事处辖区进行案例研究。论文内容首先是对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社区体系的归纳性研究。主要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及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研究背景、前沿问题、学术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必须结合生活物质-社会环境的适居性和宏观-文化生态环境水平的舒适性进行营造,只有把握好城市社区体系供给和空间结构需求的实现环节,才可以真正实现居住空间的适居性和舒适性的共同满足,提高生活空间质量。其次,基于对城市社区体系现状的认识,对城市社会区域划分原理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主要结论是:(1)由于城市社区体系是以居住行为空间为基础的,对城市社会区域进行划分必然以人本主义方法论的行为方法来进行;(2)由于居住行为为主的生活方式的分化,城市阶层分化与对应的邻里区构成互动关系,邻里区过滤与社区体系分异互动是其互动规律,其动态水平决定了城市社会空间的结构与演化规律;(3)在城市社区过滤的文化生态分异过程中,城市社区的区位效应性导致阶层的区位竞争。在这种效应导向的社区过滤空间过程中,往往低下阶层原有社区被剥夺,形成不公正的“阶层(居舍)剥夺”的重构规律。第叁,系统地对城市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可获性的理论与评价原理进行研究,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目前此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甚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论文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空间公正理念,从空间机会剥夺的原理出发,系统地构建了城市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可获性的评价原理、理念及其评价方法。在实证研究中,选取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街道办事处为案例区,以行为调查入手,构建了居舍类型剥夺可获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创立了城市社区体系形成机制下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可获性的居舍类型剥夺评价体系。最后,针对案例区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可获性水平的现状,在界定城市资源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建构与城市资源供给耦合的角度,提出重构与调整社区体系空间结构应采取的叁条控制路径——“区域路”结构下的商娱场所引力中心控制、社区体系下的交通空间体系资源分区覆盖结构控制和城市资源供给技术控制,以提升城市社区体系空间结构的可获性水平。
楚静[3]2011年在《基于社区可获性原理下城市社区体系公正配置的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社会地理学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以及对其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社区的规划建立了较全面的研究。西方国家对单个社区资源配置以及可获性评价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已趋于成熟,但是对于整个城市(区域中心)社区体系的研究与规划基本上未涉及,可以说在国内外社区体系规划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出于空白阶段。本文从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基本概念入手,回顾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第一次尝试性地提出了城市社区可获性原理的理念。并利用社区可获性理念中的“居舍剥夺”及“居舍可获性指数”方法来评价城市社区体系的完整程度。并通过定性分析和案例区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现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在社会公平空间公正的社会人本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体现了社区体系规划的空间公正人本性;城市完整社区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城市资源的空间公正性;在城市空间资源均等的条件下,社区可获性是社区体系规划的控制方向。2、社区可获性是指整个城市的居舍模式对于满足各类阶层社区居民可获得程度,其水平的差异反映了社区体系结构的完整与否。在城市物质空间区域和社会空间区域上表现为交通的可达性和社区等级的可进入性。社区的可获性程度主要运用“居舍可获性”指数方法来评价和衡量。3、“居舍可获性”及“居舍空间剥夺模式”是社区体系结构的重要测度要素。它假设空间资源在整个城市的配置是均等公正的条件下,那么城市某一中心区域(社会区域)的居舍类型可获性是由其到中心空间的距离、数量、质量来决定。
刘晓霞[4]2009年在《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社区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生活质量的关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成为后现代社会的终极目标。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所有处于全球城市等级体系的大城市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经济社会的重构,那些所谓全球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空间差异。中国城市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双重作用下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城市空间结构进入了剧烈的重构进程:城市空间的差异迅速扩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不断分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社会公正,是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学科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社区是后工业化时代人们的主要社会—生活空间,其社区资源配置是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的标志。城市社区资源的配置受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以及人们生活场所结构的制约,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角度研究社区资源的配置,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空间公正及和谐社区建设理念。论文首先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通过揭示全球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特殊性和演化特征。并提出社会-生活空间的公正性必须通过社区资源的公正配置来实现,社区资源的公正配置体现在居民对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上。其次,对国内外城市社区资源配置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人本主义空间理念、“第叁条道路”思潮下的社会公正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理念等叁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社区资源配置理念。该理念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空间问题的研究核心是在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判识生活空间的质量与类型,通过规划制定出以提高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为最终目的的社会—生活空间治理对策。社区资源可接近性与社区生活空间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城市社区或邻里区的生活空间质量,就要从提高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入手。第叁,论文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社区资源配置原则及流程进行分析阐述,构建了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社区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式。最后,论文以西安典型城市社区为例,对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城市社区资源配置规划进行了实践论证,提出了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西安城市社区资源配置规划及其保障体系。
杨菩京[5]2014年在《基于城市社区理念下城市新区社区体系的构建与布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人们共同聚居在一定地域中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集合体,社区既是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占有的地理空间,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城市的基础,社区体系的构建与布局,离不开城市社区的规划管理。本文从城市社区的理念出发,以提高城市社区生活质量为目的,把人本关怀作为最终的落脚点,以杨凌示范区城市建成区域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点探讨了城市新区社区体系的构建与布局。(1)本文从理论方面详细论述了城市社区及社区体系的国内外历史进程、发展现状、规划理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归纳了社区及社区体系的内涵与特点,以国内外城市社区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城市新区社区体系布局构建的理论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和地理学的形态分析法对杨凌示范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社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中心建成区社区资源的分布现状,结合城市功能区的发展规划,首次把中心建成区划分为5大社会区域;通过统计调查问卷中居民的工作类型和收入水平,参照国内外关于社会阶层的划分原理,把杨凌示范区划分出8个社会阶层,绘制出了杨凌示范区社会收入空间结构模式图,进一步探讨社区体系的构建与布局。(3)通过对初步建成社区体系的社会区域进行分析,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中心建成区的居住圈层结构里缺失了服务业员工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二是自雇佣阶层和办事员阶层的人数占总阶层人数的比重较大,但是能居住的社区数量以及屋舍数量较少。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就体现出,现有城市社区体系的结构不合理,未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居住需求。(4)围绕上述社区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社区体系进行局部的重新构建。中心建成区域内的社区体系的重构与布局包含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按照新城市主义的原理,在中心建成区内建立中低收入阶层混居社区,解决包括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在内的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二是不改变现有社会区域大格局的情况下,在中心建成区的外围建立中等收入阶层的混居社区,进一步改善中产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
张兆琴[6]2011年在《基于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体系构建原理下的社区规划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正经历着社会、经济和制度的转型,城市社会空间也由于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等现象而进入重构阶段,社区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社区体系规划从理论上正在探讨,在实践中尚未实施。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体现社会公正,是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学科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社区规划政策和社区管理的对比研究,总结社区规划政策优化的思路,并以西安社区案例区,采用行为抽样问卷认知方法和实地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社区规划方面的成熟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区规划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理念,预设性提出城市社区体系规划政策的建议。(1)在社区体系的物质空间规划方面,宏观上,政府可通过宏观调控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和城市基础设施来改善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对社区资源的可获性。微观上,政府可通过规划政策的制定调控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设施及道路空间设施规划来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的可获性水平。(2)在社区规划保障体系构建方面,提出社区规划法制化建设、构建“自上而下”的主导保障机制及“自下至上”的管治保障体制、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和倡导社区规划师制度几个方面的内容,促进社区规划发展。? ?
崔维[7]2016年在《新城镇经营理念下的空间公正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末,随着社会文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学科体系的专家学者开始讨论社会生活空间质量问题,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景象。就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而言,由于不同学科侧重点不同,导致其研究方向略有差异。文章以人文地理学科视角下研究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为主要理论基础,提出新城镇经营的理念及其空间公正路径,并以绥德县名州镇为案例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在中国现阶段背景下,乡镇一级的城镇中以空间公正为导向的新城镇建设问题,总结出提高城镇生活空间质量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对其进行社区体系规划。首先,文章从人文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对城市社会空间质量观的提出、概念及本质进行梳理,旨在为文章尤其是其中案例区的社区体系规划做理论铺垫。国内外研究综述部分,文章对新城镇经营理念的提出背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梳理;新城镇经营的起源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流行的城市经营,总结出城市经营在我国的提出背景、核心内涵,重点概括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是城市经营的新实践,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对城镇发展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新城镇经营的提出背景及空间公正研究的趋势。理论分析部分,文章对新城镇经营的原理、概念及其操作路径与方法做了系统介绍,指出新城镇经营的目的是提高城镇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具体的空间公正路径是实施社区体系规划。在案例分析部分,文章以绥德县名州镇社区体系规划为例,探讨其在以空间公正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提高城镇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即如何进行社区体系规划,也就是在名州镇的发展建设中如何落实新城镇经营理念的空间公正路径问题。最后,文章通过对案例地社区体系规划的探讨,总结出在现阶段中国乡镇一级的城镇中,以空间公正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乡镇如何通过城镇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构建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指出新城镇经营为我国新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李燕玲[8]2011年在《基于社会空间结构下城市社会区域演化与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一个空间实体,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问题的核心,城市空间又是有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组合而成的,而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阶层收入的不同而形成的城市居住区空间的分化是客观的,社会城市空间结构的好坏对城市运行的效率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安市城市社区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理论方面,本文总结了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城市社会区域演化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在实证方面,本文对西安市的叁个社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邻里区之间的对偶关系以及邻里区的过滤与社会体系分异的互动规律。以期丰富城市社会区域演化与空间结构的研究。
薛涛[9]2018年在《城市社区型绿地的“喜临”与“避临”认知空间结构及其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更加关注其自身生活质量,具体表现在对城市日常生活行为休闲场所的需求的增加。但在当前的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日常生活行为休闲场所建设远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致使生活场所缺失,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城市绿地与绿地系统是多重意义的概念,泛指有植被存在的城市用地形态及类型系统,具有改善环境与提供居民生活的设施性场所功能。绿地系统随社会发展,其功能由城市分区功能向城市生态功能转变,进而向城市社会功能转变,中心城市正向提高居民生活空间质量方向发展。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景观学科研究只是关注绿地的分区功能及生态功能,缺失对绿地社会功能方面的研究;人文地理学借用人本主义的现象学-存在主义方法论重构社会功能。因此,本文首次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及“骄傲-耻辱序列”城市场所(设施)空间认知原理,运用人本主义方法论,从社区型绿地出发(即社区周边临近性绿地),从居民对城市社区型绿地对人日常生活的健康功能认知需求出发,探讨城市社区型绿地的“喜欢临近”或“避免临近”的空间布局结构,以期望达到建构健康社区人居环境、改善及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的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论文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整体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研究所运用的有关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第叁章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四章是对案例区的研究,通过对案例区居民做人本主义行为调查,总结城市绿地“喜临”与“避临”认知判识体系、案例区城市绿地“喜临”与“避临”空间分布现状及结构以及案例区社区型城市绿地“喜临”可获性空间模式。第五章为案例区社区型“避临”城市绿地的治理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型绿地喜临人本可获性认知空间理念、治理原则以及具体的治理路径。第六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部分。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当前城市绿地绿地按国家规划法规相关标准规划建设,存在绿地本身设施进入障碍不可活性和居民日常生活休憩、交往行为的社区空间临近组合关系的障碍-不可获性问题,形成了绿地的“空间公正”的社会问题和社区健康环境问题,需按健康城市及社区健康环境理念进行“喜临”可获性模式对“避临”型社区绿地进行治理,建构健康社区居住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增加了城市居民休闲场所类型,满足了城市社区居民对日常休闲场所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杨艳黎[10]2013年在《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理念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的日趋商品化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市社区居住空间中所呈现的分异、隔离趋势日益明显,社区资源的不公正配置、空间剥夺现象愈发严重。这种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引发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构建和谐社区,需站在社区体系规划的高度来对区域内的不同阶层社区进行综合规划,促进居住空间的融合。同时,在计划经济时代条件下形成的居住区公建配套指标体系已经很不能满足社区阶层化背景下居民的不同需求。因而,本文在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理念下,结合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理念,来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体系规划。以西安雁塔区南叁环片区为例尝试性地提出如何在实际规划中运用这一理念进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使其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减少或消除社区隔离和社区资源空间剥夺的现象,实现空间公正、社区融合。
参考文献:
[1]. 基于社区体系结构原理下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研究[D]. 翟洲燕.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1
[2]. 城市社区体系空间形成机制下的空间结构可获性研究[D]. 张侃侃. 西北大学. 2012
[3]. 基于社区可获性原理下城市社区体系公正配置的控制研究[D]. 楚静.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1
[4]. 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社区资源配置研究[D]. 刘晓霞. 西北大学. 2009
[5]. 基于城市社区理念下城市新区社区体系的构建与布局[D]. 杨菩京.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4
[6]. 基于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体系构建原理下的社区规划政策研究[D]. 张兆琴.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1
[7]. 新城镇经营理念下的空间公正路径研究[D]. 崔维.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8].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下城市社会区域演化与空间结构研究[D]. 李燕玲.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1
[9]. 城市社区型绿地的“喜临”与“避临”认知空间结构及其治理研究[D]. 薛涛.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10]. 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理念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D]. 杨艳黎.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