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态演变视角下的城市消费空间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视角论文,业态论文,城市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战以后特别是19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其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对工业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重塑,制造业工厂逐步向外迁移,集中于城市核心区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服务业,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工业生产的服务。同时,传统商业形态(百货商店)也开始向新业态转变,例如出现了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便利店、郊区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乃至城市综合体(City Mall)。
商业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即商业设施的经营形态。“业态”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在研究日本商业发展时引入的。2004年国家商务部发布的《零售业态分类》新标准,将零售业态按照不同特性划分为17种,包括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
心、网上商店等等。其中,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可涵盖多种商业业态,城市综合体(City Mall)则是融合以上多种业态并具有商务功能的复合型消费空间。
城市综合体业态主要包括商场、酒店、办公楼、服务式公寓、住宅、博物馆等,并聚集着购物中心内的百货、超市、大卖场、专卖店、书吧、美食广场[1]。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向海洋世界、冰场、美容护理、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新型业态转变,不断满足日益出现的各类社会需求。本文将从零售业发展演变历程与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不断重组的视角,尝试性探索城市综合体的产生、演变及未来趋势,从而为当前国内大城市消费空间的重塑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1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消费空间的演变过程
1.1 城市零售业的三次革命
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次零售业革命产生了百货商店,而世界第一家百货商店于1852年在巴黎诞生。百货商店拥有巨大的消费空间,是对过去分散的商品和购买行为的“整合”,它将商业零售业引入了“业态店”时代。商业买卖的重心由过去只考虑交易而转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业的空间具有了消费的意义。从南北战争到20世纪初这几十年间,是美国百货公司的高速发展时期。百货商场的诞生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区成为标志性建筑群,围绕百货商场的地带,因为人气旺盛而往往很快成为城市的中心或副中心(表1)。
第二次零售业革命出现了超级市场、连锁店、仓储商场等新业态,这是伴随着城市信息化和郊区化的发展历程而产生的①。该时期所产生的几种新型业态与城市空间组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超级市场诞生于城郊结合部或城市社区,以中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大型仓储式商店,迎合了汽车社会的到来和卫星城的崛起,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是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城市微观尺度上,连锁超市、便利店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社区和邻里,彻底解构了以百货商店为中心的传统城市形态。由此,消费文化从城市的中心向城市的所有区域散播,开放式经营、自助式经营及其日常消费性成为主要特征,其中经营食品、生鲜品占据很高的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彻底贯穿了以满足生活消费为本的新理念[2]。
西方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是以休闲娱乐为特征、主要为汽车社会打造的Shopping Mall的崛起。这是由于随着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速、轻轨等快速通道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多中心的大都市区,而单一的仓储商店、超级市场似乎很难辐射到更远的新的城市空间范围,由此促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融合多种商业业态的大型购物消费中心的出现。该种商业业态多位于大都市郊区或几个城市之间,体量庞大,无所不包,大卖场、超市、专业店、百货公司、娱乐中心应有尽有。作为一个购物和休闲游乐的综合体,Shopping Mall满足了追求购物便利性、舒适性、体验性、高度选择性和文化性的统一,消费重点完全从物质消费转化为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值的消费。
1.2 信息化时代大都市区形成与城市综合体崛起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兴起和现代快速交通方式改进,人口、工业制造、商务办公、商业零售等职能也逐步向城市外围迁移,例如,1920年代全美国90%的零售活动发生在城市中心区,至1970年城市中心的零售总额不到全国的50%,由此传统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3]。
西方城市郊区化发展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形成了多中心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其中,城市综合体与郊区化的超级市场、大卖场或Shopping Mall相结合,共同组成了新城市中心或城市副中心,发挥着服务于郊区或新城市区生活生产服务职能(图1)。所以,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城市综合体——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作为巴黎的9个副中心之一,它聚集着法国最大的5家银行、17家企业、170家外国金融机构以及190多个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成为辐射法国乃至欧洲新的商业商务中心。
同时,为解决城市中心区的衰落问题,二战后西方城市就开始进行城市中心区的改造、更新工作。例如建造以办公综合体为主的建筑综合体裙楼是商业零售,塔楼部分是办公宾馆和居住用房,这种功能混合方式满足了城市中心办公职员和商务游客的购物、餐饮、住宿要求,也增强了商业空间的集聚影响力。其中,伦敦码头区城市更新是较为知名的案例,从1981年至1998年将占地22k的老港湾区改造成为一个全新的金融商务区,承担着全世界大约1/3的外汇交易业务。另如,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日本东京六本木也均是经过改造扩建,成为大都市区中著名的商业商务综合体。
2 我国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历程
2.1 国内城市零售业的演化进程
百货商店在我国发展历程相对较长,至今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第一家百货店是1900年俄国资本家在哈尔滨开设的秋林公司,20~30年代在上海南京路出现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著名百货大楼。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家利用以前的商业建筑兴办了哈尔滨第一家百货商店(1947年)、天津百货大楼(1949年)等一批国营百货商店,其自己投资创建的第一座百货商店是1955年9月开业的北京市百货大楼。至20世纪90年代超级市场在国内兴起之前,百货商店一直属于城市零售业的主流,基本均出现在大城市的商业中心或主要商圈(表2)。
1990年我国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诞生于广东东莞虎门镇,第一家仓储式商店是1993年8月8日开业的广州天河广客隆。随后的整个90年代是国内超市、大卖场的快速发展时期,相继出现了香港华润、北京物美、上海华联等著名企业,并有沃尔玛、家乐福、欧尚等世界级大型超市全面进入中国。该时期的超级市场和大卖场选址具有“中心化”、“社区化”和“郊区化”的趋势,主要位居城市商圈、成熟社区及郊区新城。
2000年以来是我国城市购物中心的兴盛时期,近5年则开始出现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热潮。2001年上海恒隆广场在南京西路开业,首次引进大规模世界顶级品牌的店铺;2003年上海新天地北里荣获国际房地产界大奖,成为标志性文化旅游型城市综合体。2001~2006年万达集团相继开发出三代万达广场,截至目前遍布于全国50多座城市,均成为每个城市商业中心的地标。该时期城市综合体与旧城更新、新城建设、郊区化及都市圈发展紧密结合,均选址于区域首位城市或次级城市的商业中心、新城CBD或城郊主题休闲区,并逐步向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或县级市延伸。
2.2 国内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
对比中西方城市消费空间的演化特征,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城市也出现了显著的郊区化现象,但各种零售业态仍然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中心或核心商圈,包括百货商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所以,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兴起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均依托主城商业中心、商圈和新城CBD,甚至以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带动城区商业中心的形成。正如万达集团所示,“几乎每一座万达广场都成为了所在城市的地标,即便选址远离原本的中心地带,万达广场的开业总能引发城市商业生态的平移——这里才是市中心”。
同时,大型超市、连锁超市、大卖场向社区的全面渗透属于另一个重要的消费空间特征。当代中国城市家庭已经形成了邻里消费圈、社区消费圈和城市消费圈三重消费出行等级系统,这是一种比较优化的理想模型(图2)。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便利店、连锁超市、大卖场相互冲突、相互竞争的矛盾始终存在,例如超市的社区大卖场化、大卖场的社区超市化、小超市的便利店化、大便利店的小超市化等现象[2]。由此可以判断,目前由上述零售业态所构建的城市消费空间,特别是邻里与社区消费圈只是一个过渡性体系,未来10年或20年必将会被一种新的消费空间形式所取代。
所以,我们提出“社区型生活综合体”的概念,即把分割的邻里消费圈和社区消费圈集合在一个大的消费空间内,既可满足家庭日常消费和公共产品服务需求的“一站式”要求,又能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社区成员共享的交往空间,强化社区的自组织能力。作为城市与建筑的中间层,社区型生活综合体规模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了缺乏社区的归属感,小了则不具备互动的交往空间。参考社区超市和大卖场的辐射半径(0.8km~1.5km),该生活综合体的最大服务半径可以控制在1km~2km之内,在此空间范围内,居民日常购物、休闲、游憩、娱乐及寻求公共产品服务,步行或骑车的交通方式均能够接受,对消费和交往空间的归属感也比较强(图2)。
3 城市消费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3.1 消费群体变化与城市消费空间演进
人类发展与城市兴盛密切相关,其中商业形态、消费群体和城市结构互动发展。农业经济时代的集贸市场属于行政型城市的产物,其消费群体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工业经济时代的百货商场所产生的中心集聚效应促进了单中心城市结构的强化,其消费群体是由工人阶层所组成的中产阶级;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服务经济时代所诞生的新业态与多中心郊区化城市形态密切相关,数量日益增多的服务阶层属于主要消费群体。
从美国零售业态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种零售业态均有自身的生命周期规律,并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相互对应(表3)。例如,百货商店具有8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已经达到了成熟发展阶段,具有集中城市化的重要作用;超级市场与购物中心生命周期缩短至30~40年,对应着城市郊区化阶段;步行商业街、个人电脑商店是1960年代后新兴的零售业态,还处在发展的旺盛期。总之,每一种零售业态的兴起到成熟均不少于10年,期间都会经历一个消费方式与文化“内化”于消费者的发展历程。
从城市经济结构与社会分工的演变规律来看,农业经济逐步让位于手工业经济、商贸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业经济,人类从农业领域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转移,并形成占据城市主流的社会阶层。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源于经济发展对之的渴求。由于美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新兴服务经济和创意经济的兴起必然对服务阶层、创意阶层产生巨大的需求[4]。
与之相比,当前我国大中城市还处于工业化中期或后期阶段,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服务业经济比重约在50%~75%之间,工业经济还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特别是表现在二、三、四线城市。所以,服务业阶层、工人阶层及创意阶层共同组成了中国城市社会群体,其中,分布于各个经济领域的中产阶层将是未来城市消费的主体,正如简·雅各布斯指出的:“大都市经济如果运行得很好,就会将很多穷人不断地转变成中产阶级,将新手转变成有能力的市民;城市不仅仅在吸引中产阶级,而且在创造中产阶级。”[5]
3.2 信息网络技术对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
未来城市消费空间的形式究竟属于何种模式?著名城市学研究权威乔尔·科特金认为,一方面,郊区化的购物中心努力将之打造成为当地的主街道,专卖店、连锁超市、购物城不断复制人造环境,发展成为各类人工主题购物城或消费点,迪斯尼乐园拉斯维加斯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另一方面,电子商业空间正在逐步替代连锁超市、大型仓储商场,人们逛购物城的时间和面对面的个性化服务逐步减少,网络空间使得人们的消费活动更加自由而便捷[7]。
究竟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孰轻孰重,目前还处于激烈的学术理论争论与现实商业争夺中。事实上,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是不会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而改变的。第一,城市的地点性,即场所或空间的特殊性,如一些城市或地点由于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文化底蕴或良好的区位条件,而成为人类兴盛繁荣的场所,这是电子空间所不能够替代的;第二,人类的群聚性,无论是古代中国城市还是古希腊城邦,大凡盛世繁华的城市都拥有自身的核心和中坚——中产阶层,并形成相应的市民社会和市民精神,两宋时期城市文明复兴就是源于如此,这种人类之间的群聚性或连通性不是电子网络所能够连接的。
所以,未来城市消费空间将会同时体现出地点的特殊性和人类的群聚性,从古代商业城市的繁华集市、近代工业城市的百货商场,到现当代城市购物中心或生活综合体,消费空间形式被一次次地刷新,均反映出人类在不断接近理想的生活空间,并体现出以上本质性的内在精神。
3.3 城市消费空间的动力机制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个城市商业空间转型趋势及其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图3):①商业空间的动力主体包括市民社会、地方政府和开发公司,其中,市民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产生城市商业空间的基础条件,国内外历史时期繁荣商业城市的形成均证明了此点;②现代城市消费空间的形成受交通方式革新、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并与虚拟的网络空间相互伴随与替代,两者均产生了形式各异的零售业空间;③生活综合体将成为未来城市主要的消费与交往空间,它可以整合各种新业态的魅力和优势,弥补网络空间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失落,满足城市居民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全方位需求,并具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功能。
4 城市消费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从人类的需求到城市生活设施
一般意义上的人类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当前城市的各类商业设施及公共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以上两种类型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功能分区规划思想对城市建设影响甚重,在空间尺度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内部,各区块的土地利用功能较为单一,往往单纯地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等,导致居民的生活、就业、通勤、消费等活动的便捷性受限,造成通勤时间过长、交通堵塞、职住时空错位、日常生活不便、贫富居住分异等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中国。所以,这将需要一种新的生活空间形式来重构传统城市形态,它能够近距离解决人们的就业、居住、购物、出行、交往、休憩等各方面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不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由此推动了城市综合体的出现。
依据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②,本文将人类的需求类型、需求内容与商品内容、商业设施进行分类归纳,从中可以发现以下主要特征(表4)。
生理需求,包括对衣食住行、空气、水等方面的需求,若缺少此方面的最基本生存供给,一个人就不会对其他任何事物感兴趣。与之相对应的商品内容有服饰、食品、日用品、房产等,而能够提供此类商品的设施包括服饰店、食品店、百货店、超市、餐饮店等。
安全需求,即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方面的需求,可以表征为“舒适、安全、健康、诚信”,仅次于生理需求。能够满足此方面需求内容的商品包括家电、家具、医疗、消防、保险、金融等,可以提供该类商品的场所则有家电连锁店、家居广场、消防器材店、医疗中心、保险公司等。
社交需求,包括对友情、亲情、爱情及公务、商务关系方面的需求,其建立在前两种需求之上,属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与之对应的商品内容和商业机构涵盖酒店、茶馆、咖啡馆、酒吧、舞厅、KTV、电影院、健身俱乐部、会议交流中心等。
尊重需求,既指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指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此方面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其关心的内容包括形象、地位、名声、成就和财富,所需的商品则要能够表现出这一切,从而达到自我满足和自信的目的。所以,各类高档顶级商品和服务项目均为此方面需求而服务,如品牌店、奢侈品店、高级餐馆、名车展示中心、美容美体中心、高档公寓、别墅豪宅等。
自我实现需求,主要表现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追求,在满足以上四个需求层次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艺术的享受、科学的奥秘等,从此获取自我精神层面的满足,可以用“享乐、求知、休闲、体验、完美”来表述。所以,能够提供疗养、旅游、教育、探险、创意和研发的城市设施均可以满足此方面的需求。
4.2 人类理想生活空间的设定——城市综合体
综上所述,人类需求的不断升级是城市商业进步的主要动力,人类需求的范围扩张则是城市综合体形成的内在机制。反之,城市的本质功能是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城市综合体以商务商业为核心即体现于此。
我们认为,以生活综合体为核心的大中小城市将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综合体是建立在上述各种消费空间形式之上,同时被赋予了更多的城市功能,如工作、居住、交往、娱乐、体验等,从而形成了一个社会交换的“新时空”(见下页图4)。早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就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1977年的《马丘比宪章》强调了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认为城市是有机的构成,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1996年的《新城市主义宪章》提倡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和适宜步行的邻里结构,将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实现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追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区的高生活质量。可见,当前的生活综合体概念较为符合长期以来城市规划的理想目标,但其内涵意义与规划布局仍需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综合体建设还处于发展起步时期,特别是表现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这是由于综合体仍然还属于商业零售机构的升级版,其区位特征表现为城市中心,服务内容以商业商务为主。所以,国内大多数城市综合体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分布于城市CBD、副中心或新城中心,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二、三、四线城市,以及各类城市的日常生活圈——邻里社区,即综合体所提供的消费内容仍然是满足于中高端需求,例如,华润集团除了开发出“万象城”大型城市综合体,也设计出“欢乐颂”这样的社区型生活综合体。因此,城市综合体开发还拥有相当大的潜力空间,这既要紧密切合人们的各类需求,也要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相一致。
注释:
①世界第一家仓储商店是1964年在德国开设的麦德龙;世界最早的便利店是1946年美国南方公司打出的7-ELEVEN,而便利店真正发展起来是1960年代后靠其子公司日本的7-11的推动,
②也有研究归纳出人类的八种需求,包括活动需求、拥有需求、权力需求、交往需求、能力需求、成就需求、被认可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但其理论核心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