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出路论文,困境论文,企业融资论文,风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营企业的存在及迅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同时民营企业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作用。但在全球金融风暴下,特别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于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中小型企业不可避免要受到冲击。在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亮点的同时,与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融资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尤其是在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尤为突出。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表现
1.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匮乏、内部融资比重过大。民营企业所需创业和发展资金基本上都是自给型的,不仅创业资金基本上是靠业主或者家庭筹集,而且发展资金也大都靠企业自我积累,从而限制了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积累不足,加上新税制的实施,民营企业应缴纳的税种、税率与国有企业相同,使其失去了往日的税负优势,所以内源性融资根本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要,这就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
2.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民营经济在信贷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融资体制相对国有企业倾斜,使民营经济在信贷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民营企业主要靠自筹资金和部分民间融资以及少量银行贷款维持企业正常运作。民间融资形式主要包括民间借贷、集资、互助会和农村合作基金会。国家统计局最近对2434家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部分来自民间融资,年利息高达18%,如此高的成本使民营企业不堪重负。从银行融资角度看,由于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长期的资金需求,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方法,这就使得民营企业的贷款成本大幅上升。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产品技术、资信水平等问题,也有银行的责任,更与社会法制、社会信用环境以及经济体制不完善有关。
1.民营企业自身因素是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信用不佳,造成融资能力差,这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差、公司资金少、没有实物资产和有价证券可供抵、质押,同时部分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和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离银行贷款要求还有距离;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融资的资信水平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银行贷款面临较大风险。民营企业一般生产技术水平低,新产品开发能力弱,设备简单管理水平落后,原始资金投入不足,整体竞争能力较差,对市场变动相当敏感,因而承受信贷资金风险的能力很薄弱。而且民营企业稳定性较差,加上民营企业高比率的倒闭使银行贷款面临的风险较大。
(2)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公司治理机构。我国民营企业内多数高层管理者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这种家族式的公司经营模式,无疑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制约了金融机构向其贷款的积极性。
2.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1)金融业的体制性障碍。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长期以来一直以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强调“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实行主办银行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以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警示和国内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引进国际先进银行管理经验来进行业务运作。银行实行市场化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把清理金融资产、降低不良贷款作为工作重点,普遍上收和集中了信贷管理权限,实施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压缩风险资产的比重。在资金核算与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培育“双大”、“双龙”等客户战略,集中资金投向大城市、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的争夺,这样一来,民营企业的贷款自然就在压缩之列。国有商业银行主观上的理性经营行为在客观上给民营企业的融资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2)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证券法对企业上市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在已有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仅有的一些民营上市企业都是资本规模雄厚的,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而对正处在发展期,迫切需要资金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主板市场融资是遥不可及的。另一方面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设立,虽然有效地降低了准入的门槛(同主板相比),但因其主旨是为高科技含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而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处于科技水平不高的传统行业,所以仅有少数民营企业能够达到其发行后2000万元的股本总额的条件而成功上市。中小板的制度性缺陷也未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政策和社会信用环境因素制约民营企业融资。
我国保护民营企业的专门法律法规很少,至今没有一部旨在规范民营企业融资行为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规范民营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缺乏。更为严重的是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导致民营企业信用观念严重淡化。可以说,银行信贷资产是当今地方政府和有些企业追求本位利益和法制不健全的主要牺牲品。银行如遇到“赖债官司”总是赢了官司输了钱,两头受损。同时,整个社会普遍的信用危机,也削弱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观念严重扭曲,逃债、赖债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民营企业“欠债不还”已日趋公开化,令银行苦不堪言。在此种信用环境里,银行不得不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争相去分享大企业的“蛋糕”。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出路
1.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素质。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应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民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引进外部优秀人才进入公司决策层,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民营企业还应规范财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增强信用意识,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还款的信誉程度,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如果企业的信用出现问题,将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要想再融资将十分困难。此外,由于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小与企业的融资能力密切相关,民营企业还应大力开拓产品市场,用订单证明自己的实力,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融资能力。
2.开发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健全金融机构体制,拓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一方面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应扩大客户范围,要制定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政策。如建立专门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适度减少贷款审批程序和环节等。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逐步放宽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规模限制。适度放开债券利率并丰富债券品种,鼓励经营业绩和信誉良好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募集发展资金。鼓励民营企业上市,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首先,应放宽条件、降低门槛,支持已具备一定实力,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其次,扶持一些民营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香港及新加坡上市,拓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与发展的视野和思路,通过境外资本市场壮大自身实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金融市场,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仍然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格局,非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相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非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小银行,在竞争大客户方面并无优势。现阶段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国有银行。由于体制问题,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国有商业银行必然要付出比非国有商业银行更多的成本,这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所以,要降低贷款发放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就要培育小的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使非国有商业银行找准市场定位,在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中发展壮大。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银行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手续,实行差异化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摒弃过去那种狭隘的所有制观念,优化资信评估、抵押担保等操作环节,消除经营过程中不合理因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清理回收过去形成的民营企业不良贷款,提高防范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的主动性、预防性和资产保全手段。
4.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为民营企业融资营造宽松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提高办事效率,适度调整、规范各项服务品种、范围和收费标准。为鼓励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政府应在规范中介服务品种、范围、收费标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税收等相关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扶持;同时改变思想,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开辟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金融应与工商、税务、海关、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等相关部门对应整合信息,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关系,多方面搜集交易信息和信用记录,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水平是中小民营企业对外融资的一个前提条件,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将使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在获取企业信用资料时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结束语
相信通过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能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畅通的融资环境,将能有效地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以加强民营中小企业应对金融风暴的能力。
标签:企业信用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融资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