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预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效果分析。结果: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肌红蛋白、血肌酐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均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共有27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0.00%,另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0%。此外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0±11.68)天。结论:综合性治疗应用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肾损伤;临床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93-0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综合征,且近些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能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疼痛、肿胀以及全身乏力、发热等临床症状。同时大多数患者易发生急性肾损伤等临床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故此本文旨在研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分析,特此选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报道如下。
1.具体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满足:(1)均无肾脏、急性心肌梗死、肌肉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病史;(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实验均知情同意。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2.32±15.96)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
1.2 治疗方法
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以及血液净化治疗。其中内科治疗包括:(1)静脉补液,在患者早期住院时,实施静脉补液,保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碱化尿液,使肾小管细胞向管腔内转移;(3)根据不同病因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蜂毒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补充治疗;甲状腺功能衰退患者,使患者接受甲状腺素补充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患者,接受阿托品以及乙酰胆碱脂酶复活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浓度。
血液净化治疗即使患者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方法,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3~4次,一次5~8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标准
观察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数据指标、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情况。其中预后情况包括存活率、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2.实验结果
2.1 数据指标
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肌红蛋白含量为(17822.2±4725.2)mg/L,血肌酐含量为(715.3±297.4)μmol/L,肌酸磷酸激酶含量为(25254.3±54325.4)U/L,乳酸脱氢酶含量为(1231.2±1132.4)U/L。
2.2 临床表现
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存在21例患者多发生浑身乏力、肢体僵硬以及感觉肌肉出现压痛感,尿液呈茶色等临床症状;9例患者直至并发症出现才开始出现肌肉损伤等临床症状。此外,6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出现昏迷情况。
2.3 预后情况
经治疗后,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共有27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0.00%,另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0%。据统计死亡原因为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另外平均住院时间为(21.30±11.68)天。
3.讨论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称肌肉溶解,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的细胞膜、膜通道等损伤使患者的横纹肌受伤而细胞膜中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以及小分子物质漏出,常常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1]。患者常常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以及全身乏力、发热等临床症状[2]。而临床上常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一种为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其中创伤性横纹肌溶解在临床工作中易发现、易诊断,但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往往发现晚,同时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3]。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病程早期其患者的外周血含量不足,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4]。因此治疗时应该碱化尿液,提高尿液的PH值,减少肾小管的堵塞情况,另外需提高肌红蛋白的排泄速度,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5]。根据具体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内科治疗以及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死亡率。
通过此次实验可知,3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肌红蛋白含量、血肌酐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均升高,而经过内科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的存活率为90.00%,死亡原因多为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另外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0±11.68)天。综上所述,测量血肌红蛋白含量、血肌酐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能够作为诊断的标准之一,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采取综合性、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勤,李欣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1):66-67.
[2]马立彬,邓刚,王鸣,等.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18例临床分析及预后[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1):605-607.
[3]刘晶,朱微,蒋春明,等.63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5):667-670.
[4]张媛媛,张建荣.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2):96-100.
[5]贺发贵,李鑫宇,何志军,等.运动性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22例病理特点与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0):907-908.
论文作者:陈宇,彭五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横纹肌论文; 患者论文; 综合征论文; 损伤论文; 激酶论文; 含量论文; 血液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