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赵亚娇

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赵亚娇

北京天华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4

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我国养老建筑设计的现状和问题,接着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以及养老的居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养老建筑设计要点。

关键词:心理需求;老年心理;养老建筑;建筑设计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养老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

二、我国养老建筑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基础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薄弱。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为所有地区都提供完善的养老设施,还有一些老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老人,没有足够的养老资金甚至是没有养老资金去为自己养老。这导致我国的养老建筑状况还很恶劣。

目前,我国的养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养老建筑的户型设计比较单一,由于建筑的平面以及空间设计比较单一固定,可能会不利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养老建筑的环境规划设计不够人性化,由于在设计养老建筑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导致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有限;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是现有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一些养老机构的建筑,不仅住房条件非常的差、而且出门交通十分的不便、使得老年人的活动场地有限。有一些养老机构的建筑,虽然条件非常好,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这种建筑的收费非常高昂,很多老年人都没有条件居住。

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以及养老的居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健康的需求:老年人常常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70岁以后,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显著的。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工作的需求:这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更强烈。他们大多尚有工作能力,聚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和睦的需求: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的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支配的需求: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重的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2、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主要有四种居住形式:

单独居住。指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自理能力较强,独自居住,没有依靠任何子女或亲属。这种居住形式家庭关系单一,代际之间的干扰少,比较符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但是随着老人年龄增大,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日常生活缺乏照料,老人就会出现寂寞孤独感。

共同居住。指老年人与子女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居住在一起。这种居住形式对社会稳定、家庭和睦和老人健康都有好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家庭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代际之间生活习惯和观念存在差异,又受到经济因素制约家庭住房面积不足,设施不配套,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无法得到改善;同时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生存压力大,人口流动频繁,这些都限制了共同居住形式的发展。

相邻居住。指老年人与子女或其他亲属相互独立居住但距离不远。这种居住形式,老人和子女能保持各自的独立生活,又能经常探望和相互照料,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老年居住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集中居住。集中居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老年性服务机构度过晚年的形式。这种居住形式大致可分为老年公寓b和养老院,费用支付有社会赞助、政府拨款和个人承担三种方式。由于我国刚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服务机构数量少,而且设施好的收费高,收费少的配套设施差、服务水平低,致使集中居住形式的养老方式在我国并不盛行。

3、养老的居住模式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住宅设计单一,不能满足家庭和人的年龄变化对居住环境可变性的要求,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不利于“家庭养老”。

第二,住宅区环境规划缺乏人性化设计,环境和建筑细部设计缺乏对老年人特殊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考虑,缺乏适合老年交流活动的室内外公共空间和场所。

第三,社会养老机构住房条件差,老人活动场地有限,服务质量低下,使养老机构设施利用率低。有的养老机构设施比较好,符合老年人需求,价格却令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

第四,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养老设施,使相当大一部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资金,居住状况非常恶劣。

四、养老建筑设计要点

1、休闲养老建筑的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休闲养老建筑的空间环境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的布局设计受基地条件、周围环境状况、气候条件、空间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休闲养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建筑,它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对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饮食起居、健身保健、交往购物、学习传授等需求都要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派生出各种新的功能需求,它的总平面布局方式对于满足休闲养老的种种需求十分重要。据相关报告,有四个因素影响老年人对户外空间的使用,分别是活动场所的吸引力、独立性、微气候和坐椅的舒适性。而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对这四个因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理的布局可以营造宜人的尺度,创造适合的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以及适宜的微气候条件,甚至对邻里关系、预防犯罪、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景观设计

宏观景观环境设计层次上,需加强景观的连续性,通过围合、渗透、对景、借景等手法,形成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景观;微观层次上,既要注重建筑单体的造型设计和近人的尺度处理,通过点、线、面及垂直绿化等,既可以使自然景观与新建筑群体之间相互融合,更重要的是创造宜人的环境品质;重视雕塑、标志、座凳、围栏、地面铺装等方面的细部及小品设计,使休息空间形成适宜老年人的环境气氛,创造老年人休闲养老的良好空间,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易于使用的休闲养老建筑空间环境。

3、创造适合老年人的空间环境特色

老年人要享有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就要求休闲养老建筑也应具有多层次的、丰富的适合老年人的空间环境特色。富于变化的空间不仅使老年人保持新鲜感,还可以使老年人随着空间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情,也可以根据心情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空间场所来休闲,按一定等级次序安排的放射形或轴线形空间,沿路设置视觉焦点和地面标志物更受老年人欢迎。老人们不喜欢单调、贫乏的空间环境,而喜爱它的丰富和有选择性。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不仅体现在从私密、半私密空间到公共、半公共空间,从交往空间到独处空间的过渡等等,还体现在满足老年休闲娱乐的多种形式,服务设施的多种类型,例如舞厅、健身等活动需要大型活跃的空间环境,而书画、棋牌等活动则安静的小空间就可以满足需要,过大不仅浪费反而显得缺乏私密性。

五、结束语

总之,在设计养老建筑时,我们应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来设计,设计出来的养老建筑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会感到孤独,从而以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婷.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J].山西建筑,2014

[2]武文婷,任彝,田密蜜.城市集约化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及其研究意义[J].新西部,2014

论文作者:赵亚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赵亚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