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是一种针对临床危重患者中建立人工气道时常见并发症。护理肺不张患者气道的方法主要为气管内吸痰,其病情或直接受选择方式所影响。开放式吸痰(OS)主要通过一次性吸痰管于临床上应用。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将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方式于临床上应用[1],我国于20世纪末引入并在重症监护室首先使用[2],使气管内分泌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减少为其最初目的。有关将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应用于肺不张患者的研究尚未常见。此次研究目的是对肺不张患者使用CS与OS对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进行观察,选择更合适的吸痰方式为肺不张患者提供临床参考。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于我院选取2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ICU入住的肺不张患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告知书,机械通气时间均>5d。其中3例脑梗死、15例颅脑外伤、6例脑出血。听诊所有患者肺部患侧呼吸音减弱显著,经X线检查多叶或单叶肺不张。排除标准:①肺部肿瘤患者;②有严重肺部感染者;③支气管外伤或异常;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者。随机将24例患者分成CS组和OS组,每组均50例;两组年龄、性别、岁数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1.2方法1.2.1材料:将由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F密闭吸痰系统应用于CS,杭州京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12F一次性吸痰管应用于OS。1.2.2吸痰方法:应用CS方式吸痰呼吸机时不必脱离,连续给中心负压吸引10~12s,吸引结束后将吸痰管固定并退出,研究过程中保持呼吸机参数固定;使用OS方式吸痰时呼吸机与患者气管插管脱离,吸痰管插入前端超出气管插管前端1~2cm深度,连续给中心负压吸引10~12s,吸痰管退出时边旋转边吸引,吸痰后将呼吸机重新连接。1.2.3监测指标:吸痰前2min及吸痰后5min、15min对心率(HR)进行监测,在呼吸机上将气道峰压(Ppeak)等指标读取,同时抽取患者左手桡动脉置管处动脉血进行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1.2.4统计学方法: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结果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氧分压(PaO2)影响(表1)由表1可见,OS组吸痰前2min与吸痰后5min对比,Ppeak、HR上升明显(P<0.05),吸痰前2min与吸痰后15min对比,HR仍上升明显(P<0.05),PaO2均降低明显(P<0.05),而CS组各参数在吸痰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将同时段OS组与CS组对比,OS组Ppeak、HR吸痰后5min 、15min均上升明显(P<0.05),PaO2均明显降低(P<0.05)
表1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心率、呼吸动力学的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监测指标 CS组(n=13) F值 P值 OS组(n=11) F值 P值 吸痰前2min 吸痰后5min 吸痰后15min 吸痰前2min 吸痰后5min 吸痰后15min HR(次/min) 96.07±9.98 96.86±9.29 95.28±8.55 0.276 0.777 92.75±11.38 106.03±10.37 97.76±9.67 13.153 0.000 Ppeak(cmH2O) 18.01±2.53 18.17±1.97 17.34±1.96 1.473 0.246 19.25±4.72 23.83±7.12 20.96±4.69 5.508 0.049 PaO2(mmHg) 123.22±30.83 116.53±22.76 121.32±26.33 2.064 0.136 120.85±32.69 94.22±25.66 105.35±30.23 97.519 0.000
3 讨论3.1肺不张患者使用CS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肺不张可造成患者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出现缺氧。本研究显示,CS组各参数均无显著变化,可能的机制是:CS则能保持持续的氧供和气流,通过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残气量,避免或减少了肺泡萎陷,增大了气体交换面积,故能有效维持吸痰后PaO2稳定,较好地维持了肺不张患者机体的氧合。3.2肺不张患者使用CS能保持循环参数的相对稳定缺氧是气管内吸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心肌组织需氧量大,是机体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组织之一[3]。本研究显示CS组吸痰前后HR无显著变化,说明CS在有效维持肺不张患者吸痰后PaO2稳定的同时,亦能保持循环参数的相对稳定,这与CS能较好地维持患者机体的氧合状态有关,减少或避免了因缺氧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3.3肺不张患者使用CS能保持气道压力的相对稳定本研究显示,OS组吸痰后Ppeak显著增高,而CS组气道压力无显著变化,说明对肺不张患者使用CS能较好地保持气道压力的相对稳定,从而降低了压力性肺损伤(气压伤)发生的风险。4小结OS对肺不张患者循环参数改变明显,对疾病的治疗不利;患者机体氧合状态则能通过CS较好地维持,确保气道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故选择CS对肺不张患者吸痰方式更安全适宜。参考文献[1]李晖,何宝珍,李艳.开放式与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传染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3473-3474.[2]苏湘芬,刘荣,关文洁,等.密闭式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广东医学,2016,37(24):3792-3794.[3]夏倩.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9):783-786.
论文作者:李东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患者论文; 气道论文; 方式论文; 参数论文; 较好论文; 机体论文; 稳定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