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随着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标准的提升,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中的应用已经不能满足其质量需要。所以出于对市政路桥工程质量和安全考虑,必须要在其施工中使用更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将对传统钢筋混凝土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路桥施工;应用
性能较高的混凝土对于制造工艺、原材料等要求比较高,呈现出特殊的优点与性能,适用于桥梁建设和道路修筑方面。高性能的混凝土往往凭借着良好的质地与长远的发展前景深受多国科研领域的青睐,特别是在相应的技术手段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使得高性能的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技术进行开发,同样在施工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1传统钢筋混凝土在使用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性交通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对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市政路桥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地面开裂和路桥坍塌的情况。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混凝土施工技术管控难点,这些问题长时间来对我国的市政路桥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市政路桥的旅工难以正常开展。
对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而言,其主要是由石子、水泥、泥沙和必要的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调和而成,其施工技术十分简单。但由于水泥和砂石等材料的抗压性能较好,所以导致传统的混凝土在抗拉性能和受弹性形变的性能较差。在受到较大外力或是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最终导致整个混凝土结构出现坍塌的情况。
同时,传统混凝土在自身特性的影响下,会因为水化热现象而导致热胀冷缩。而在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混凝土结构会因为酸性物质的影响而出现裂缝,在酸性物质通过裂缝到达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时候,内部结构中的钢筋会被腐蚀而出现断裂的情况。近年来我国使用传统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市政路桥中,经常出现地面下沉和坍塌现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1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把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到道路的建设中去,不仅保证了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且还使道路修建的工期缩短、成本降低,是一举两得的良好举措。应用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道路,其路面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强,使用寿命也明显延长,因而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道路建设中都可以随意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而是要依据道路的具体状况和条件科学灵活地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要把高性能混凝土不同方面的性能和道路施工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进行具体的协调搭配来到达最好的应用效果,比如在道路的混凝土施工中,不采用滑模摊铺施工,而是采用高流态 坍落度能达到 240 ~ 270mm 的混凝土来施工,来进一步提高道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桥梁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设,它的系统性较强,对每一方面的质量要求都很高。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主梁和桥墩方面,它易于浇筑且强度大、稳定性好,在恶劣的条件下能够保持较好的质量和长久的使用,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年限,从而使得桥梁的修建取得更长远的效益。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的应用中的优点大致可以概括为: 桥梁跨越长度更长、稳定性能加强、耐久性增强、抗腐蚀能力提高等。由此可见,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的修建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国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较好的是上海东海大桥,设计寿命为 100 年,它所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是由粉煤灰、 矿粉等废料变化而来的,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而且直接节约材料成本2 000万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高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应用效果的途径
3.1 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种类。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种类繁多,许多混凝土的适用性都较广,但是,施工单位要根据路桥实用需求、车流量、施工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质量优良的混凝土种类,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市政路桥的使用寿命。如与传统混混凝土相比,清水混凝土的施工造价较高,工期也要高出 10% 左右,但是,清水混凝土不需要抹灰、吊顶,也不需要装饰面层,后期维修简单,所以,如果资金可以的话,要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清水混凝土。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通常来说,市政路桥施工项目的坍落度要控制在 75-95mm 之间,要想尽可能低地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和水灰比,必须要有效控制混凝土初凝的时间,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为此,施工单位要借助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泌水率,同时利用粒径来充填混凝土内部,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按照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把好混凝土质量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材料进场时,要根据设计图纸全面摸清设计内容,仔细分析结构物施工内容,全面分析钢筋保护层、拉螺栓钢筋位置、防水要求,明确面板接缝、模板接缝、施工缝及拉螺栓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和质量检测,只有在混凝土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用,以确保市政路桥施工质量。
3.2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
温度应力的问题在混凝土中应该格外关注,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应该积极的控制温度。采用冷水降温的方式,让碎石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冷却,然后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能有所下降。应该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在夏天施工,就需要关注高温天气,可以利用冷水降温的方式,促使浇筑层面的厚度有所减小,及时的降低温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水管埋置在混凝土里,再注入适当的冷水,这样实现降水的最终目的。
3.3 混凝土的浇筑
首先检查模板支撑的牢固以及其稳定情况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于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浇筑,使其整体质量受到直接影响。在混凝土进行施工中最难和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浇筑施工,对混凝土送料的时间需要严格控制好,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已经充分完成送料的工作,整个混凝土浇筑的完成在5个小时左右,从发车时算起,在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冷缝现象的存在,要保证1.5小时以内完成混凝土浇筑,用振捣棒均匀的对交接处进行振动。在整个混凝土浇筑中,要保证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以及无气泡直到不下沉为止在振捣持续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和逐车测量进行严格检测,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4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的重点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 12 个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进行保湿养护。同时辅以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通常来说,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次数最少为每天 4 次,养护周期也要不少于 7d,浇水次数要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禁止在混凝土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直到混凝土试块达到相应的规定时,再拆除混凝土中的构建模块。在混泥土因为泌水性而出现气泡孔洞时,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孔洞面积不断扩大直至连接到一起,影响路桥使用。
4结语
基于高性能混凝土以强度大、稳定性好和性价比高等诸多优良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桥工程等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与现状,分利用混凝土为人类造福,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创新,为进一步提高路桥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建设高效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迪祥.市政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7(06):124.
[2]郑祥伟.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4):151.
[3]赵石海.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6(15):185+190.
论文作者:郭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路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较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