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_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农村论文,西部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中国有着庞大的农业人口群体。在典型的二元社会条件下,严格的户籍控制使得农业人口很难发生身份属性的变化从而转变为非农人口。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数量日渐减少,因而农村最容易成为囤积剩余劳动力的场所。相比东部地区而言,当前西部地区由于人们的观念、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剩余劳动力显性化的程度都处于劣势,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十分突出。

理论上讲,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农业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结果。具体而言,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快增长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在技术低下的情况中,劳动力人数投入是决定产出的关键。由于平均耕地稀少,资金缺乏,农户主要可控制的投入要素就是简单低廉的劳动力。换言之,增加生育,加强劳动力个体的投入是扩大产出的唯一可选择方式。②在西部农村,孩子的抚养、教育等费用低廉,同时孩子是家庭未来,确切的讲,是很近的将来的劳动力的来源。孩子从小就可以以各种方式参加劳动,增加即期收益。③西部农村经济接近于较典型的自然经济状态,竞争少。对于妇女而言,放弃工作,生儿育女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这种相对的高收益、低成本造就了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出生率长期高居不下的局部。④特殊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以及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了养儿防老的意识。

表1中国各省农业剩余劳动力估计:1990年(注:谭友林:《中国就业压力的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研究》,1999.11。)

由表2得知,1998年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状况的各项指标均劣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生育问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短时期内要想扭转显然不现实。这无疑为将来的劳动力需求市场增添了巨大的潜在压力。⑤西部农村落后的经济水平在教育上产生的系列问题:如教育水平的低下、对女子教育的漠视以及对子女教育能力的缺乏,使得大量青少年未受到应有的教育而过早地加入了农村劳动力的行列。这与我国目前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达到通过延长教育年限推迟青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1999年在全国15岁以上人口的抽样调查中,西部地区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抽样人口总数的19%,比东部,中部均高约6个百分点。⑥隐性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不容乐观。首先,从提高劳动效率角度看,西部地区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效率十分低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将会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需求相应减少,由此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其次,从劳动强度不足角度看,目前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剩余时间较多。由于生产力低,加之气候条件影响,有的地方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处于“三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七个月休闲”的状态,每个劳动日中劳动时间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⑦WTO的冲击将使潜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变成现实剩余劳动力。客观地讲,在国际市场上,就整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中国不乏优势。然而单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产品的这种优势已所剩无几。近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七成,导致农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加入WTO后,农产品算术平均关税税率下调,物美价廉的外国农产品将大量占据中国市场,导致我国农产品销售困难,使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无利可图的农民势必退出粮食生产,从而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注:张贵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农业经济》,2000.8。)西部农村在国内的农产品加工链条中,处在初级原料产地的地位,由此受到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表21998年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状况单位:%

注:早婚是指妇女19岁以下初婚,晚婚是指妇女23岁以上初婚。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9》。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除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途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二重产业结构或产业结构的二重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的现象。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二重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非协调性的具体化。相对于东部地区较为单一的同质结构,西部地区则表现出典型的两重非同质产业结构的特征。从系统论的角度观察,一个区域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严重失调,系统的整体功能只能以其最低水平的因素为基准来决定,从而形成系统总体水平的落后。受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的约束,西部基本上是农牧业、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农牧业人口多,贫困人口比重大,80年代的资料显示,西部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39.91%,高于全国平均值25.29%,更高于东部的19.01%。重工业为全部工农业总产值的35.35%,占工业总产值的58.83%。到90年代初,由于轻工业发展缓慢,1993年重工业与轻工业结构重型化、资本化,难以牵动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更不利于扩大农村多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农业型、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构成了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从是安排就业的角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重点产业的选择都是一个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

1、正确对待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位。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受到普遍关注,由此形成了对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鼓励扶持,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倾向性政策。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绝非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由社会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质量不断提高所决定的自然演变过程。没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相应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便难以实现。从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考察,尽管实行高科技产业有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但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是群落式的聚集,而不是全面均衡的分布;由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等原因,造成西部地区高级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在短期内也难以扭转。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不成熟的新兴产业,虽然有巨大的创新利益存在,但这种利益只是一种可能潜在的东西,具有不稳定性。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巨额初期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风险并不是一般地区所能承担的。从近期世界和中国的不少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烧钱运动”的降温中可以看到,盲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只是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代表的IT业甚至也开始了大量的裁员。所以,对于资源缺乏的西部这样的贫困地区而言,在进行产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资金在不同产业间运用的机会成本和轻重缓急。当前西部地区劳动力的现实情况是:劳动力存在严重过剩、劳动力素质不高、技能差。在国家、地方政府尚无财力对其进行大规模直接培训的情况下,如此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吸纳,通过“边干边学”提高他们的素质。单靠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无法满足像西部这样的落后地区迫切存在着的大多数人的就业和脱贫的需要。可以预见,巩固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就业问题,短期内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实。

2、对落后地区而言,先天拥有的或不用大大代价和较长时间就能得到的基本要素是发展经济的最直接源泉,也是和发达地区比较的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手提高竞争力,这个方法最经济,是发展初期最切实的切入点。虽然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国大量的工业企业项目都不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特别是广大农村大量闲置的劳动力,使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几乎等于“0”,因此,我国乡镇企业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迅速获得劳动力供应。这使得一般的轻工业项目,特别是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能够以产业组织规模很低的标准就组建起来,并有效动作。从西部农村地区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状况等因素考虑,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智力要求最小的一种产业,从长远看,可以“建立更广泛的社会化外部联系,积累物质资本,缩小和发达地区的距离,融入发达地区的社会分工体系之中,分享发达地区的文化性、制度性、观念性、智力性等软性高级资源”。(注:史耀疆:《西部大开发初期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理论与改革》,2001.2。)而且还可以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软性高级要素等资源,强化现有竞争优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把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3、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企业成败的关键不是资本和技术等这些确定性方面的因素,而是企业家才能、管理经验与专长和经济创新等软性高级要素。(注:史耀疆:《西部大开发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竞争优势》,《光明日报》,2000.5.21。)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中地区由于该类要素的稀缺,因而其边际效用大,更乐于和更容易获得软性高级要素,且其与基本要素的连接性、适应性更强;对基本要素的不足具有一定程度的功能替代性、整合性。用软性高级要素整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形成新型的更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思路。这种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是在西部大开发初期最有竞争力、发展空间最大、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企业;也是最有希望在未来涉及高新科技产业,形成未来的高新科技优势与东部发达地区展开竞争的企业。

4、用那些投资企业容易掌握、企业竞争和发展迫切需要的成熟的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成功改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恰恰是我国西部这类发展中地区的产业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注:史耀疆:《西部大开发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竞争优势》,《光明日报》,2000.5.21。)在人们的观念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是技术落后的代名词,或者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无法利用低劳动成本这一优势。事实上随着适用技术,如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运用,各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已大幅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当然也不例外。同时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也不乏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江苏是纺织品、服装大省,属于劳动密集型,但江苏仍将它作为重要的支柱,而未进行产业转移。从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初期的经验看,也大都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手的。即使在以高科技竞争力著称的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现在也不遗余力地重振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例如,瑞士的手表是商家密集型的。美国人将小企业称之为美国经济的活力和创新动力,美国在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产业上的双重优势使美国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5、中国加入WTO可能使21世纪初中国整体产业结构进一步向劳动密集型倾斜。在传统的封闭经济中,由于过度的地方政府干预和背离市场的价格机制,中国产业间利益分配已经陷入到一个十分危险的怪圈。具有很强或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行业,如纺织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纺织业甚至不得不毁锭减产。而汽车等基本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在地方政府列为支柱产业的保护下,却仍然有数以千计的生产装配企业。“因此,加入WTO对中国产业结构总体上的两种反向调节,将迫使扭曲的价格信号正常化,迫使扭曲的行政干预行为丧失利益驱动的滋生地”。(杨国昌、钟伟,2000)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进入外国市场也不再有高关税和配额的壁叠限制,而有利于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扩大对国外出口。加入WTO以后,在短期内,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都属于发达国家早已不生产或很少生产的产品,其价格比较低,市场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纺织、服装等具备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全面复兴;而汽车、电信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将会受到跨国公司强有力的冲击。

综上所述,从理论、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和西部的实际情况三方面综合来看,在西部的开发初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新的思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于形成竞争优势,变人口负担为人口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从政府角度讲,首先要给西部大开发初期经济发展正确定位:扩张经济总量,扩大社会就业岗位总量,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民间投资能力。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投资水平低下是贫困的直接原因。这一理论运用到西部可以解释为:剩余劳动力多,就业机会少,导致可支配收入少,在基本消费水平不可能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储蓄和投资能力的弱化。所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真正普遍增加收入,启动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消费和投资的较优选择。其次,政府要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结合国企负担沉重,农业生产落后等特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鼓励造就一大批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家才能于一身的中小创业者。再次,提高资金市场支持,扶植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以此扩大农业生产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市场波动带给农民的风险,从而保证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稳定地发生转移。最后,利用西部既有的高智力密集区的特点,争取用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软性高级因素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用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等软性高级因素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高技术的外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给现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实现劳动力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的分流,以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经济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2、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作为农村工业化代表的乡镇企业在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缓解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方面,可以作出应有的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得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与东部、中部地区的差距正在急剧扩大。从发展速度上看,在1990—1995年的6年间,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倍;从乡镇企业的产值看,1995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5.3亿元,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75.6∶17.5∶6.9,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近11倍;从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看,1995年全国1.2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东部地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5%,中部地区占20.1%,西部地区仅占8.3%。这一劣势是西部农村落后的原因之一。受经济过剩和技术进步的制约,乡镇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已日显疲态。导致这种疲态的根本原因是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乡镇企业的工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结构雷同,或质量低于城市工业结构,因此,未来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力求探索出与城市工业结构互补的路子,其分工要从产品的分工转变为加工环节的分工,农村小企业可发挥劳动密集的优势,进行产品的初加工,进行新型的城乡合作关系。(注:张宗庆:《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难题及对策》,《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对西部地区而言,在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大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保证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实现赶超和就业不断提高的关键。具体而言,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可以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抓住机遇,实现再次创业的突破口。从城乡布局看,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大都分部在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了由农村生产原料,由城市进行加工的布局。这种格局割断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有机联系,造成农产品原料损耗大,加工成本高,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具体到东西部地区其后果表现为:强化了西部地区初级原料产地的地位,同时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到原因,西部农业未能获得应有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这一局面有了一定改观。但从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观察,1997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比为66∶24∶10,这意味着农产品加工业主要还是集中东部沿海地区(近2/3),而西部地区只占1/10。如果政府加强调控力度,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推动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不仅是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也将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将有利于西部地区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压力。

3、推动第三产业发展。1999年中国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和从业结构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吸纳着近2/3就业人员(见表3),第一产业待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同时第一产业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弱化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因此而增加。八五时期(1990—1995),全国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降至历史最低点(见表4)。这表明,“八五”时期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其中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不仅不能吸收劳动力,而且排斥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出现绝对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唯有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有所提高,大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时期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1999年比1998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第三产业分别增长9.56%,9.59%和9.98%,西部地区增速分别高出0.42和0.3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中部地区。”(注:《中国经济年鉴2000》。)因此,西部地区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将是大有可为的。

表31999年中国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和从业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0)。

表4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一文有关材料整理,载《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注: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中国工业经济》,2000.1。)

西部地区现阶段的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在某些传统行业中,由于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局面也早已形成。一些农村发展中急需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如农村金融业,不仅业务范围窄,信用手段落后,而且极不规范,远难满足促进农村资金流动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农村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是以旅游业为中心,开发出一批新兴产业。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应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以带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购物品加工工业,饮食业等向纵深发展,提高旅游附加值,增加旅游业收入。(注:高晓红:《青海海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同时寻求风险投资支持,以避免旅游业发展的波动性。二是强化西部开发支持体系中金融支持的主导性地位,确立和完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服务水平,选择支持投资重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构建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开拓农村资金市场和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

4、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目前全国乡村一半新增非农就业集中在县城、建制镇和集镇周围,初步形成了1.6亿的农村城镇人口。(1)1994年度我国有建制镇16702个,其中西部地区1895个,只占12%。如前文所述,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同样存在差距。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很艰巨。而且,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减弱之势。因此发展小城镇,通过建立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等形式,引导乡镇企业的适当集中,不仅是实现两个转变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2)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发展小城市是现实的选择。西部地区现有的大中城市数量有限,因此,应该在利用现有的大中城市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城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消化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中,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向乡镇企业。可以说发展小城镇一方面适应了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区域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制止大城市人口的过分膨胀,同时又有利于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网络或城市群体,从而扩大城市的辐射区域,发挥大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3)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费用较少。小城镇人口密度较低,地域发展余地大、征地较容易,地价较低,其城市改造与新区开发费用比大中城市低。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可以降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不仅如此,每年小城镇建设方面农民还投资700-1000亿元,占每年全国基建投资4%-6%。(4)城镇居民家庭计划生育政策比农村更为严格,同时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效果在实际上也比农村地区好。因此,在西部农村地区实现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城市化,将显著减少多子女户,控制原农户家庭新生子女数量,减小劳动力供给压力。(注:刘伟德:《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就业率影响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5)小城镇是西部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重要落脚点和聚集地。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途径来实现的。与之不同的是,跨地区流动就业成为解决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形式。(注:崔荣惠:《小乡镇发展亟待制度松绑》,《中国经济时报》2001.10.15。)1999年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2115万人(低于实际),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占90%。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下滑的情况下,流动就业对非农转移的作用超过了乡镇企业。

标签:;  ;  ;  ;  ;  ;  ;  ;  ;  ;  ;  ;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_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