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两年内将有新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将有论文,白酒论文,两年内论文,新格局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位白酒业内专家曾经这样形容当前的白酒业:白酒产业就像身穿比基尼的女郎,暴露出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那些没有暴露出来的部分却是最要命的。2000年的时候,就有一些有良知的企业家和学者指出了中国白酒业存在的几个涉及行业整体形象的潜在危机,例如偷逃漏避、买断经营,漠视信用和文化没落等,在业内引起了较大震动。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白酒业目前亟待整合创新,并且也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动,估计最多两年内就会形成新的格局。
白酒业,危机四伏
对于目前中国白酒业的危机,陕西西凤酒的老总刘敏,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白酒业观念陈旧,产品老化,营销手段千篇一律,市场秩序混乱不堪,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更有专家如此描述说,现在的白酒行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进步,错误的市场观念导致白酒业整体上漠视技术创新,各门派工艺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盲目倒退现象,简单的重复将中国白酒业的竞争全面庸俗化、低层次化,自身的盲目扩张、非理性发展导致国内市场危机重重。
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白酒业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的辉煌与失败。90年代初期,白酒产量一路狂升,市场好得让人无法形容。1996年,全国白酒企业竟然达到了近4万余家,年产量达前所未有的800万吨,但紧接着随着几起事故与事件的发生,白酒市场一路下滑,全国白酒进入大规模的生产过剩时代,到2000年,产量竟然不足500万吨,而且仍然有一大批库存无法进入市场。市场萎缩,产量下滑,中国白酒业也同时进入多事之秋,一边是假酒震惊世人,一边是各种炒作对白酒业造成全面打击,使消费者对白酒业的信任度降到了低点。国内白酒企业正全面面临着赢利无方与成长乏力的困惑。
有业内人士总结指出,目前白酒业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危机。一是产量大于销量。我国白酒消费群大约3亿人左右,实际消费量为400万吨左右,有50%的产量属于过剩的范畴,不言而喻,总量过剩,必然导致出处不畅。二是比重下降。每年72万箱的洋酒流入,以及啤酒、果酒的替代,使国产白酒在酒类消费中的比重日益下降。三是政策制约。2000年初国务院各部委严禁在公务活动中用白酒宴宾的规定和国家对白酒业限制发展的政策,已经使竞争日剧的白酒行业“雪上加霜”,2001年,国家出台的白酒调整税收政策,更让很多行业领袖们大惊失色,甚至又哭又喊地声称大难来临,仿佛整个行业亏损在即。
谁在搅乱市场?
白酒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呢?
本来,作为烈性酒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白酒在全世界众多烈性酒中可谓历史最久远、工艺最复杂、文化最灿烂,即使就品质而言,亦是世界最高水品之一。目前我国有大大小小的白酒企业3.8万家,所谓的骨干企业就有5400家,3.8万个酒厂,每个酒厂一个品牌也有3.8万个,但我国似乎并没有几个世界顶级的烈性酒品牌,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
专家认为,也许就是因为有如此多的牌子通过各自的方式在市场上左右突围,瓜分着有限消费群体的注意力,市场份额的争夺就异常剧烈,而有限的市场加剧了同行之间的竞争力度。各种奇、险、怪、阴、毒的招式便粉墨登场,先是广告大战,之后是返利大战,然后是买断经营,再之后是仿冒侵权,总之违反规矩的招数层出不穷,经销商的胃口被吊得越来越高,而消费者的胃口却差到了极点,好端端的一个白酒行业就这样一天天让消费者看不明白了。直到今天,一大批卓有见识的企业家和具有战略思考的企业才真正明白,我们整个白酒行业这几年胡乱折腾并没有几个真正的受益者,相反到把一个好好的市场砸得越来越小。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是经营思想落后导致开发新产品思维僵化,知名企业应该充分调动可利用资源开发新概念产品,倡导个性化服务与品牌资源跨行业互动发展;而急功近利引发了市场竞相违规,骨干企业必须制定长期策略加快观念更新,创立先进的营销方法实现市场的最后胜利,应用科学的经济理论指导企业快速发展和长期获利。
品牌整合酝酿新格局
事实上,白酒业内存在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九五”初期,国家就出台了“限制高度酒发展,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的酒类产业政策,并要求白酒产量和生产能力维持零增长或略有下降。此后,国家调控成效凸现,白酒的产量逐步下降,产量由1996年的801.30万吨下降至1999年的502.26万吨,基本完成了“九五”目标。2000年,全国白酒产量进一步下降到476.11万吨,与社会消费需求基本相当。从此,我国白酒开始从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并处于生产能力过剩、品牌繁杂、供过于求的状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意识的变化,啤酒、葡萄酒、果酒、保健饮料的市场份额在扩大,白酒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为此,众多白酒企业已加大了企业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可以说,我国白酒业在调整中迎来了WTO。业内人士坦言,入世将给白酒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有利因素:一是世界贸易市场为中国白酒产品的进入打开了门户,特别是对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拓将是更为有利。二是入世将有利于知晓WTO成员酒类产品的产销法规及行业准入条件,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的各项指标,扩大出口。三是入世将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市场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和资金。四是入世后粮食等原料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及费用。
而今年上半年,国家调整白酒消费税的征收办法,更在国内白酒行业引起轩然大波,它对国内白酒业的影响巨大,除有一部分企业关闭之外,还必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行空前的大兼并、大组合。白酒业整合创新、形成新格局只是时间的问题。去年年底,又有消息传出说,五粮液集团在2002年将砍掉旗下约一半的品牌,集团二级单位服务公司旗下的10多个白酒品牌将被全部砍掉。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白酒品牌的老总说,五粮液的这次品牌变革运动标志着白酒行业最后一轮恶性竞争就要结束,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结束和新时代到来的开始。看来,白酒税收新政策带来的冲击波终于达到了品牌整合的层面。
在变动中的远不止五粮液,川酒北上、陕酒南下、鲁酒兴起、皖酒崛起、豫酒冲击、苏酒振兴、贵酒改组、龙江抬头等等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有业内人士说,白酒业最多还有两年就会形成新的格局,在这种时候,企业如何调整自己的战略将至关重要,谁能掌握终端市场,谁就能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