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论文_赵志成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论文_赵志成

身份证号码:23062319860118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也跟随着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影响、道路桥梁中软弱地基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道路桥梁中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案:砂石桩加固法、管桩加固法、塑料排水管加固法、加筋加固法、换填土加固法、深层密实加固法、动力加固法,最后总结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加强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

引言:伴随道路桥梁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的路面施工工艺,尤其是软弱地基的处理情况,使人们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道路桥梁建设往往会遇到软弱地基。由于软基含水量大、承载力小,不能满足道路桥梁施工要求,有必要采取措施处理。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安全措施和施工准备,施工时很容易因为软弱地基的承载力低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时间。如果想要道路桥梁可以完好使用,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安全、舒适地行驶,就必须处理好软弱地基的问题。

1 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影响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含水量高达 15~50%的软弱地基。这种地基土质松软,稳定性、承载能力差,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软弱地基不仅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还会对填土质量和边坡稳定性会产生影响。同时软质地基也可能会造成沉降、液化现象,其中沉降现象是由于地基状态发生改变造成的,沉降现象在发生时通常伴随着水消散或水蒸发,此时工程的质量难以保障,还会减少施工效益,给车辆的通行带来安全隐患。而液化现象则是砂土类型的软弱地基受到施工中的作用力影响后产生的现象,在施工作用力下,砂土颗粒丧失彼此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力,难以抵抗剪切应力。如果在砂土层上没有渗透性更差的覆盖层,地下水便会大面积溢于地表,如果砂土层上层有渗透性更弱的粘性土层,当超孔隙水压力超过盖层的强度,地下水将会携带砂粒冲破盖层或沿盖层裂隙喷出地表,产生喷水冒砂现象,最终造成道路桥梁的沉降。地震、爆炸、机械振动都会引起砂土的液化,为防止液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应令地基中的沙土含量降低,防止液化现象出现最终造成沉降。

2 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

软弱地基承载力小、含水量大,道路桥梁施工中应完善方案设计,按要求开展各项操作,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2.1 软弱地基概念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是常见的地基类型,其显著特点是含水量大、承载力小、土质疏松,淤泥或软性黏土是主要组成部分。软弱地基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2 软弱地基特征

软弱地基含水量大、承载力小、压缩性小、抗剪强度低。含水量34%~72%之间。由于软弱地基含水量大、承载力很小,很容易出现失稳、下沉等问题,不能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需要。作为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合理选用处理技术,有效保障软弱地基处理效果,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此外,软弱地基的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小、质量较差,不能满足道路桥梁施工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3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案

3.1 砂石桩加固法

砂石桩包含了碎石桩、砂石桩和砂桩 ,它是用振动 、水冲或冲击的方式把砂或碎石挤进已经成孔的软弱地基中,由此而形成的大直径密实砂石桩体,即是砂石桩。砂石桩会在土下和土一起形成复合土层,持力作用大,可以减小地层变形,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勇于粉土、松散沙土、粘性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3.2 管桩加固法

管桩加固法是指在现场进行钢筋混凝土管桩的灌注,这时国内目前最新的桩型。现场灌注的管桩,是使用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机和大直径长螺旋现浇薄壁筒桩钻机制成的,这样方法指出来的管桩,会使桩筒内部可以和土体相融合,增加管桩和土体之间的摩擦力,继而管桩的阻力会提升,承载力加强。管桩加固法性价比较高,桩体使用期限也比较长,比较适合软弱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塑料排水管加固法

这时一种比较新颖的加固方法,主要方法是把塑料排水板通过机械插入深度不同的软土层,经过预压荷载,让软土地基里的水分沿塑料板向上进到砂垫层里,水分减少,软土地基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固,继而提升其承载力。这种方法近些年使用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水上工程,因为其造价低,加固效果比较理想,且施工手段也很简单,经验也越发成熟。

3.4 加筋加固法

加筋技术用在道路桥梁的软弱地基中,还是颇有难度的。加筋技术主要是把一些可以加固的材料加入人工填土的墙或路堤内部,加固材料多样,包含钢条、钢带、尼龙绳、钢筋混凝土,或者树根、碎石桩、土锚等,都是加筋材料。加筋技术可以使土体拥有较强的抗剪性, 减少弯曲度,增加承载力和拉伸力,减少地基沉降的状况。

3.5 换填土加固法

换填土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当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很低,变形也无法满足道路桥梁设计,厚度也很小的情况下,直接把基础地面下的软弱土层全部挖去分层换成强度较大的砂或其他较稳定,不易被侵蚀的材料,包括碎石、灰土、炉渣、素土、粉煤灰,之后再夯实或压实到需要的密度,这就是换填土加固法。其会让土壤层的荷载应力增加,降低软弱层的荷载应力,提升地基的稳定性,继而稳固地基。

3.6 深层密实加固法

所谓深层密实加固,就是使用爆破、挤压、夯实等方法,振密和挤密软弱地基,让地基在较大深度范围内得到密实。

3.7 动力加固法

动力加固法,其实就是强夯,使用 8-3 0 t 的重锤对地基进行强力的冲击,落地距离在 8 -4 0 m ,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和动应力,让地基土更加压实、振密 ,这样加固地基土,就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强度 、改善沙土的抗液化。 而近些年对于饱和性黏性土地基,动力加固法又进一步进化成动力加固置换法,就是用强夯把碎石、矿渣等强力挤入地基,直接增加密度,形成碎石墩,以提高承载力。

4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通过高压旋喷桩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软弱地基处理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有效预防沉降现象,提高软基处理效果利用高压旋喷桩桩技术处理软弱地基,遵循规范要求施工,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沉降观测,顺利完成地基处理任务。施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加强监测,准确获取数据信息,然后做好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软弱地基变形小。整个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稳固可靠,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4.2 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检测和评定,对软基处理后的质量状况评定。各项参数指标合格,路基强度和压实度满足要求,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

4.3 类似软基处理可从中得到参考,高压旋喷桩技术满足软基处理需要,且工艺流程简单,施工方便,能降低软弱地基处理成本,增强软弱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类似工程施工可从中得到启示。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道路桥梁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进行了浅析,了解了软弱地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的必要性,道路桥梁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质量,除了遵循工艺流程,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外,加强软弱地基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作为施工单位,应该重视现场勘查,根据具体情况完善施工方案设计,谨防因软弱地基而出现的道路桥梁沉降甚至坍塌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文龙.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166+169.

[2]戴光柏.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34.

[3]罗伟,章立辰.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133-134.

[4]周海鹏.探析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8,37(34):235-236.

论文作者:赵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论文_赵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