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接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对35例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17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细孔钻颅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干预,实验组17例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干预,分析比较实验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33.33%)显著高于实验组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11.76%),且实验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
【关键词】 脑梗塞;溶栓;脑出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45-02
脑梗塞属于临床多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以及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引起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目前治疗该病主要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但该种疗法易引发患者出现脑出血,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为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我院对接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干预,现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接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对35例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17例,对照组18例。
实验组17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1、6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53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8岁,17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7.54±2.44)岁;出血量为31至87ml,平均出血量为(54.11±6.43)ml。
对照组18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0、8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52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7岁,18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7.67±2.31)岁;出血量为34至89ml,平均出血量为(54.24±6.56)ml。
将实验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出血量及性别比例等)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细孔钻颅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干预,具体治疗方法为: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实施消毒、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好钻头的长度(约为2.0至2.5厘米),刺破患者的头皮后,切忌晃动钻头。结合患者颅脑CT的结果分析判断患者的血肿部位,将钻头指向血肿部位的中心处,使用手摇的方式将患者的颜骨钻透。再对患者的血肿部位实施引流(12号胶管),于患者穿刺点附近处固定好引流管,接好无菌引流装置。若发现存在脑室扩大的患者,应对其实施侧脑室体外引流手术,并为其放置10号引流管。实验组17例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干预,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实施消毒、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结合患者颅脑CT的结果分析判断患者的血肿部位,切一小口(约4至5厘米),骨窗开放大小为2.5至3厘米,将硬脑膜切开(“十字形”),待确定好血肿部位后,缓慢清除血肿凝块,但不用清除血肿壁血块,于血肿腔中放置引流管(3毫米),然后使用40U的尿激酶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清洗液清凉即可。手术结束后,再次注入40U的尿激酶并将引流管关闭,时间为4小时,对患者实施彻底引流,同时对患者实施CT检查,待确定血肿部位引流干净后,再拔除引流管。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均实施常规内科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实验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方法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结果用率表示,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结果使用(x-±s)表示,P<0.05,表示比较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有1例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两组行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比较可得,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
3.讨论
临床发现大部分脑梗塞患者均存在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现象,目前治疗脑梗塞患者主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和溶栓治疗[2],但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后,部分患者易出现脑出血,而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若不及时治疗,易使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
本研究对接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干预,主要是由于该手术能较快确定血肿部位,有效清除血肿部位中的血块,较快缓解血肿压迫现象,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有效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出现继发性脑损伤,加重患者病情,且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等优点,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4]。相比于细孔钻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低,预后效果更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5]。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1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实验组17例患者高出21.57%,且实验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对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干预,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总结得出,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干预接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麦托合提?麦赛提,董军.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35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9):1093-1094.
[2]孙超艳,杨春华.出血性脑梗塞16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2):29-30.
[3]吴婷玉.脑梗塞后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109.
[4]程明珍.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的护理[J].心理医生,2015,21(7):188-189.
[5]何欣,沈雪莉.出血性脑梗塞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493.
论文作者:韩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出血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脑梗塞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