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评析论文_陈焕

陈焕

(运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4年6月~2015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探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2.3±0.8)小时]、住院时间[(10.5±1.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18.18%)、梗死再发率(11.36%)少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18%)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其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价值评析;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145-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脑血流中断从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脑组织代谢产生障碍,从而引发脑梗死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细胞出现凋亡或坏死[1],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中主要对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探究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4年6月~2015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8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且知情同意作为研究对象,之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以及观察组(4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5:19,年龄在51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24±5.5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6:18,年龄在53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4±5.07)岁。

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相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以及研究。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告知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注意预防褥疮以及呼吸道感染、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等。

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即评估病情、溶栓护理、急救后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

2.结果

2.1 抢救时间、住院时间

经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 (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脑梗死也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2],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产生疾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其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诊护理流程主要是现代护理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技术[3],其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配合,从而最大限度的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其主要内容如下:

(1)评估病情。护理人员接到急诊后,需要采用三分钟时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4],将评估结果记录在案,再及时联系临床医师进行抢救。

(2)溶栓护理。在临床医师对患者实施溶栓的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呼吸等进行监测,即每20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5],同时,还需要听从临床医生的嘱咐应用比较温和的降压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预防患者出现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6],密切注意溶栓的效果,并将其及早的报告临床医师。

(3)急救后护理。在对患者实施溶栓抢救过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一定的辅导,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另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脑梗死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从而让其能够知晓急性脑梗死的一些临床症状以及注意事项[7]等。

(4)康复训练。在患者急救成功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对并发症进行适当的预防以及护理,还可以适当的激励患者下床运动,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其具有较高临床护理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乾,李冬欣,蓝惠兰等.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26-2728.

[2]张秋玲,王维花.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4-6,13.

[3]郭松,田洪,臧巧利等.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79-1680.

[4]徐敏,郭谊,魏慧等.急性脑梗死合并基底动脉瘤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789-790.

[5]李灵芝.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26-1827.

[6]张丽伟,邢丽娜,刘颖等.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后患者的护理及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355-1357.

[7]侯艳玲,杨竹.急诊及住院期间连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5-16.

论文作者:陈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评析论文_陈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