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李博博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李博博

身份证号码:13012319881106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控制;问题;措施。

一、前言

近年来,市政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严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和其他工程相比,其质量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和终检局限大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防患于未然,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二、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市政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即而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单位均应作为工作重点、各方单位应加大管理力度,不断创建精品工程,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极其重要。

三、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一般工程通车运行后,市政道路工程已经在某些方面显现出了有些质量上的不足。市政道路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路面检查井周围路面深陷

检查井周围下陷,在检查井周围出现环形深陷,车辆行驶中出现颠簸。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井周回填不密实,回填措施不到位;检查井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不严格。

对这现现象的防治措施为:

(1)井周围的回填土,应从检查井废槽底开始用动力夯转圈分层夯实,遇土质不好时,井周要回填石灰土,凡不易夯打密实的部分可填筑低标号混凝土。

(2)为了使井周路面基层松散材料能够压实和保证检查井与路面衔接平顺,可在路床顶面或在石灰土基层顶面将检查井用钢板盖死,将井位用栓点法栓牢,将路面中面层以下结构同其他部位一起摊铺碾压密实后,再将检查井挖出,升至上面层高程,再以低标号混凝土填筑井周,然后一并铺筑上面层。

2、沥青混凝土路面松散掉渣

路面施工完成后,局部未能碾压密实,呈松散状态,开放交通后,有掉渣现象,严重时出现坑洞。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低温季节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材料运输保温不好,沥青混合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在行车作用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渣,重则松散脱落;沥青混合料炒制过火,沥青结合料失去粘结力;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下降造成松散;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平时粗料集中,表面不均匀,呈“睁眼”状;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溶解性油类的泄漏、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性能。

对这一现象的防治必须做到以下措施:

(1)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检测,沥青三大指标必须合格,不合格的不得进场;粗细骨料进行筛分、压碎值、含泥量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控制好每个施工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摊铺、碾压、终碾)的温度,并做好测温记录。

(3)加强对来料的检查工作,如发现有加温过度材料或在雨天时,应禁止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

3、沥青混凝土路面壅包

有些道路在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壅包较易发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

(1)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细料偏多,或在底层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热稳定性不好,不足以抵抗行车引起的水平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面层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透层油和粘层油,致使路面上下层粘结不好。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集中。

(3)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位移。

(4)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合料容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积聚而形成壅包。

其防治措施为:

(1)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沥青用量不可过多。

(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保上下层粘结牢固。

(3)各基层要充分压实,确保密实度、强度和平整度。

(4)在主干道红绿灯交叉口处考虑选用路面砖等新型材料,改善传统面层结构。

4、路基有弹簧现象

路基施工时出现弹簧或橡皮土,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度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由于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路基回填土含水量过大或路基土层内含有保水性强、渗透性差的粘性翻浆土;设计处理厚度不够,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出现“弹簧”现象;雨季路基施工时,临时性渗水措施不完善,雨水浸泡路基。

其防治措施为:

(1)在道路结构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

(2)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

(3)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提高其强度。

(4)必要时进行换土处理。

(5)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

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人为控制核心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控制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以人应作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二)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在工程施工中,对材料质量控制应着重于充分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严把材料质量关、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材料的质量控制要依据材料的质量标准,明确材料的质量性能。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五、结束语

市政工程现场质量控制涉及的内容较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只有紧紧抓住关键性措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学有序,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论文作者:李博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李博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