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35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优势,然后介绍了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施工期间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深层搅拌桩;应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其中就包括水利工程。具体到水力工程的地基部分,由于具有隐蔽性,施工完成后若是发现质量问题,难以开展修复工作,因此必须重视地基施工。就目前而言,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以下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1、深层搅拌桩技术概述
简单来说,深层搅拌桩技术就是以石灰、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辅助应用搅拌机械设备,对深层地基的软土、固化剂进行搅拌,促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最终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形成整体性的水泥加固体,以提高地基强度。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淤泥地区、粉土地区、泥炭土地区、淤泥质粉细砂地区等,通过对地基进行处理,实现加固、防渗漏的目标。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水泥土和天然土相比,两者容量相近,但是水泥土的比重明显更大。第二,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在300-400KPa之间,是天然土的数百倍。基于这两点,该技术广泛应用在水利工程的地基处理中,而且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2、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应用
2.1 准备阶段
第一,场地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明确地下管线和架空电线的的位置、高度,避免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然后测量放线,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放线,确定各个搅拌桩的位置,在现场每间隔5个桩可以采用竹片、板条等进行定位。如果存在设计变更,则要先获得设计方、监理方的同意,然后方可执行,对桩位重新放样定位。
第二,选择机械设备。要想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首先应该明确各项技术参数,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设备的功能。以SJB-30型和SJB-40型深层搅拌机为例,相同之处在于:第一,都有2根φ129的搅拌轴;第二,搅拌轴速率均为43m/min;第三,搅拌叶外径都是700mm;第四,起吊设备的速度均为0.2-1.0m/min之间,高度都是14m以上。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是电机功率,前者是2×30kw,后者是2×40kw。机械设备到场后,首先规划摆放位置和运输通道,对电流表、压力表等进行标定,保证和标准要求相一致。
第三,水泥土配比试验。水泥土配比试验的作用,是为工程施工提供参数。举例来说,如果28d桩体的配比强度为1.5,设计抗压强度为1.0MPa,土样含水率为28%,那么水、水泥、天然土、外加剂的比例为667:100:55: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四,工艺试桩。针对施工部位和工程桩,试桩操作要求在每段墙体下方设置一个试验桩,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永久固定。与此同时,还要明确各项施工参数,一般情况,将钻井速度控制在1.1m/min,提升速度控制在0.6-0.8m/min,喷浆压力控制在0.2-0.4MPa。另外,水泥浆和软土应该多次搅拌,以提高其强度。
2.2 施工阶段
第一,施工工艺流程。第一步,桩机定位。确定搅拌桩的桩位后,将搅拌桩机移动到指定桩位,应用水准仪进行对中和调平。第二步,调整导向架的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或吊线锤,按照要求将导向架的垂直度控制在桩长的1.0%以内。第三步,制备浆液。搅拌机预搅下沉,同时拌制水泥浆液,压浆前将其置于集料斗中。拌制期间,水泥使用425普通硅酸水泥,将水灰比控制在0.45-0.50,水泥用量按照50kg/m计算。第四步,搅拌下沉。启动搅拌机的转盘,转速正常后使钻杆沿导向架下沉并搅拌,控制好下沉速度,保证工作电流在额定值以内。第五步,喷浆搅拌提升。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浆液输送至搅拌头。正常出浆后,一边喷浆搅拌、一边提升钻杆,提升速度控制在0.5-0.8m/min,促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和。第六步,重复搅拌下沉、喷浆搅拌提升两个步骤,一直提升至地面。第七步,桩机移位。完成一根桩位的施工后,将桩机移动到下一根桩位,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为维修养护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地基承载力检测。成桩7天以后,开挖桩体浅部,深度控制在桩顶下方50cm,检查桩体有无出现缩颈、内陷情况,并测量桩径、桩距等参数,看和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成桩28天以后,开展复合式地基试验,获得试验加载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承压板沉降值和回弹量等。正常情况下,承压板会随着沉降量的变化而均匀性增加或降低,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
2.3 施工后期
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重点注意事项如下:一是做好28天的质量控制管理,彻底清除桩顶的覆土;二是清除土层时最好采用人工方式,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对桩体的外观或质量造成损害;三是施工区域内禁止行走重型车辆,为桩体的强度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3、施工期间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桩位不准确
桩位不准确主要是测量放样引起的,考虑到地基处理的隐蔽性,一定要在施工前再次复核桩位,保证位置准确。一般情况下,完成放样作业就会有监理人员对桩位轴线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施工问题造成返工现象。具体到地基处理作业,测量人员应该重视桩位轴线的位置和检查,以满足设计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3.2 输浆管堵塞
造成输浆管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浆液稠度高、水灰比小;二是喷灌位置和设计不符。一般水泥浆的水灰比在0.5,低于这一数值就可能导致输浆管堵塞。对此,首先应该调节浆液的水灰比,然后清洗输浆管,按照规范流程重新进行施工,可以重新设置桩位,也可以对搅拌机下沉50cm后继续制桩。如果堵塞现象依然存在,就要检查钻头喷管的位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保证搅拌刀片在合适的位置,两者的距离控制在20cm左右,喷管口和钻头中心保持8cm距离,从而提高桩心强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3 钻头下搅受阻
深层搅拌机在作业过程中,如果钻头碰到了树根、石头等大型杂物,此时钻头会长时间停留在原地,即使不断搅拌也无法继续下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发挥旁站监理的作用,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原则,树立高度责任心,不放过任何细节。站在施工人员的角度,一旦钻头下搅受阻,应该及时停止搅拌,首先转移到间隔桩位上进行施工;针对孔内的杂物进行清理,然后再转移回来继续搅拌,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实践证实,处理好钻头下搅受阻问题,不仅能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为地基处理作业提供了基础。
结语
地基处理不仅是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分析可知,在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对场地三通一平,选择机械设备,开展水泥土配比试验和工艺试桩;在施工阶段,严格执行各项流程,并检测地基承载力;在施工完成后,重点做好保养工作。针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桩位偏移、管道堵塞、钻头受阻等,应该寻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措施,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和东,庞约瑟,张金刚等.水利工程中水泥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实践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274.
[2] 金鑫.深层搅拌桩技术在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处理中的应用——以南水北调滹沱河倒虹吸工程为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1):126-127.
论文作者:廖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地基论文; 水泥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钻头论文; 浆液论文; 水灰比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