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对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张玉伟

张玉伟

(龙口市人民医院 265701)

【摘要】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价值并分析该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方法:本文中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泌尿内科中的肾病蛋白尿患者,共80例。将此80例肾病蛋白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评分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肾病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而评价羟苯磺酸钙药物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在治疗前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及三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12.5%,两组比较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有效降低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而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关键词】 肾病;蛋白尿;羟苯磺酸钙;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91-02

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泌尿内科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肾脏疾病较为多见。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中显示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即尿蛋白[1]。尿蛋白是临床中用于评价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尿蛋白对肾脏的持续作用可导致肾脏出现毒性,进而引发肾衰,因此减少肾病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质是治疗肾病的关键[2]。本研究中为探讨羟苯磺酸钙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价值并分析该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将我院泌尿内科中的80例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肾病治疗及强苯磺酸钙药物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80例肾病蛋白尿患者的病例时间是介于2008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整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得知,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是76岁,最小年龄是32岁,平均为(58.8±3.42)岁,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有13例,慢性肾衰患者有9例;实验组40例患者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13例,年龄介于30~74岁之间,平均为(56.1±3.09)岁,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5例,肾小球肾炎患者有17例,慢性肾衰患者有8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血、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等检查后确诊,并经尿常规检查出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时无明显差异,因此可比性大。

1.2方法

将此80例肾病蛋白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评分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肾病治疗方法,即控制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次数为每天3次,用药剂量为每次500mg。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而评价羟苯磺酸钙药物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病情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的尿蛋白水平降低,症状缓解;无效: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症状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统计处理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的蛋白尿水平

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肾病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肾病蛋白尿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水平,进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得出,两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在治疗前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及三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具体见下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得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12.5%,两组比较时差异不明显,P>0.05。见下表2:

3.讨论

肾病指的是任何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受损伤或结构异常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蛋白尿[3]。正常健康人肾脏中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对蛋白质可起到渗透和过滤的作用,进而可减少蛋白质对肾脏造成的功能损害,因此健康人群的尿液检查结果中可见尿蛋白呈阴性;但是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是评价此类患者肾脏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尿蛋白长期作用于肾脏,可导致肾脏功能衰竭,进而加重病情。

羟苯磺酸钙属于一种药物试剂,该药物可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起到高通透作用、改善微循环,进而减轻肾脏的氧化应激作用,减少肾小球对蛋白质的通透性,起到降低肾病蛋白尿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效

果[4-6]。

本研究中为探讨羟苯磺酸钙对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价值并分析该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将我院泌尿内科中的80例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肾病治疗及强苯磺酸钙药物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得出,肾病蛋白尿患者经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患者;且肾病蛋白尿患者经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期间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因此得出结论,羟苯磺酸钙对肾病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该药物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张璐璐.羟苯磺酸钙治疗肾病蛋白尿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24(33):5225.

[2]刘晓晖.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临床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18):69.

[3]张成珍.羟苯磺酸钙的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12,

9(31):1181.

[4]孙习军.轻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8(10):101.

[5]樊国华;;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20:81

[6]万红松;施克传;徐昌辉;;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6: 1933-1934

论文作者:张玉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羟苯磺酸钙对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张玉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