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

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

陈海鑫[1]2000年在《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居民投资行为是我国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80年代以来,居民的投资形式、范围和渠道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居民在储蓄、证券和保险领域的投资,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金融投资的动机与行为进行考察,重点分析了我国居民在银行储蓄、证券和保险领域的投资特点和运行效率,目的是为我国居民金融投资行为更加合理、高效提供较为科学的选择方案。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阐述了居民投资的有关概念、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居民市场行为主体地位的确立过程,从而为分析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投资行为打下基础。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居民金融投资中储蓄投资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高储蓄现象的原因和正负面影响,并试图确定适度储蓄的衡量标准。 第三章对居民在债券和股票两大证券投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重点叙述了我国证券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居民证券投资的心理变化以及基本动因。 第四章从保险的特征及其作用入手,阐述了我国居民保险投资发展较快的原因,具体的分析了居民保险投资行为特征,并澄清了人们对保险投资的一些模糊认识。 第五章通过比较,分析了银行储蓄、证券和保险投资的优劣异同,以利于居民在金融投资中进行风险分散和投资组合。 第六章论述了居民对其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包括金融资产的选择、组合及调整行为,以便综合考察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行为。最后在上述所作分析的基础上,以简短的对策思路方式作为本文的基本结论。 本文力图有所创新。在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仅把居民视为消费者,而本文则把居民作为与企业、政府同等地位的投资主体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居民在银行储蓄、证券以及保险领域的投资行为,不仅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对居民在金融投资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程兰芳[2]2004年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界定的居民家庭经济行为是指其获取收入的行为、消费行为以及投资积累行为的总和,由此形成的家庭经济变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就构成了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基本内涵,换言之,居民家庭经济结构是其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积累结构的总和。 本文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演进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内在动因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刺激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投资,以及经济增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为此,论文首先在第一部分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转型为时空背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了城镇居民家庭在转型前后的经济行为特征,并充分论述了主要的几种制度变迁因素——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家庭经济行为的深刻影响。 论文第二部分在定义了居民家庭经济结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历史演变阶段及其特征。此外,评价了当前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现状,并指出了家庭经济结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动,并从国际经验比较中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并对其收入支出结构予以了动态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储蓄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经济转型期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储蓄结构演进的研究;城市居民家庭实施跨期消费平滑的途径研究;进而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消费储蓄结构的代表指标,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储蓄结构历史变动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消费倾向类型的划分等。 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当前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历史高度及其与国际现状的差异分析、ELES模型分析、利用Panal Data模型分析收入分配因素和地区差异对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以及各地区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模式和消费支出结构的类型划分。 第六部分在对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居民家庭投资组合的最优比例决策模型;并借鉴国际经验探讨了城镇居民家庭的资产结构合理化问题,并提出了其合理化的数量标准。 为了保证本项研究的时序完整性,论文在第七部分对城镇居民家庭的主要经济变量及其经济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 概括地说,本文的研究充分表明,中国的制度变迁是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演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性制约因素,制度变迁的程度决定了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状态,制度变迁的方向决定了城镇居民经济结构演进的趋势。 全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正文共分七部分,约二十万字。

唐雪梅[3]2010年在《论转型期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稳步发展,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2005年我国人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为26.5%,2007年增速达到42.8%,财产性收入增速超过同期工资性收入的增速,财产性收入正在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成为居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在美国,财产性收入大约占居民个人收入的20%-30%,90%以上的居民持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而在我国,尽管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但其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只有2.3%。因此,通过政策调控提高我国广大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我国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广大居民将私人财富投资于生产流通领域,并按照要素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从而获得财产性收入。在我国,财产性收入不仅表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而且还表现出绝对收入额和增长速度的巨大差异。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平均为348.5元,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平均为128.2元,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1倍;而在城镇居民内部最低收入人群(10%)的财产性收入为53.56元,而最高收入人群(10%)的财产性收入为1911.3元,差距近35.68倍。从增值速度来看,2000年我国最低收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为52.47元,到2007年增长了约2.08%,而最高收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2000年为378.11元,到2007年增长了400%以上。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贡献正不断增长。因此,如何通过政策调控促进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同时不断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清楚当前我国财产性收入调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由于财产及财产性收入具有“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容易造成社会阶层流动僵固化,中低收入阶层难以通过收入的增长来获得收入地位的改善,这种收入固化还呈现世代相传的情形,贫穷者将丧失翻身的机会。与此同时,财产性收入属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还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鉴于财产性收入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各国政府都不断致力于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控,以期缓解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由于财产性收入是我国转型期居民财产不断增长、积累而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在财产性收入调控方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当前财产性收入调控存在的问题,不但有利于促进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合理增长,而且也有利于改变不断扩大的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探索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这是本文选题的目的所在。围绕着研究主线,本文布局如下:绪论部分是本文的简要概述。在对财产性收入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指出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为理论基础。本部分梳理了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机制,指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收入分配可能导致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从而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理论模型。第3章为现状研究。本部分分析了我国财产性收入现状,通过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财产性收入的地区差异、财产性收入的城乡差异以及城镇和农村内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异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明显,财产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在增强。第4章和第5章为居民财产积累研究。其中,第4章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对居民财产积累能力进行研究;第5章从制度改革角度对居民财产禀赋差异的影响进行研究。第6章为转型期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研究。本部分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结构性增长状况,并分析调控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缺失。第7章为收入再分配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控效果研究。本部分就税收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效果进行研究,指出目前的分类所得税制以及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制的不完善使税收难以对财产性收入的差距进行合理调节。而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也难以成为广大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第8章为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政策建议。本部分在剖析国外财产性收入调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财产性收入调控的政策建议。结语部分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1、界定了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现有的财产性收入范畴往往局限于居民拥有的,能够自由支配的财产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实际上,居民还有另外一些归属于其名下,能够带来财产性收入,但是其不能自由支配的财产,例如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因此本文将财产性收入定义为:财产所有者拥有的非限制性、限制性、完全限制性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红利收入和财产增值收益等。这对于正确理解财产性收入的调控范围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机制。从财产性收入的自我强化,融资能力对投资收益的强化,投资路径的自我依赖三个方面研究了居民个人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制。通过对模仿投资行为的分析,再结合上述三个机制,分析了一个国家居民财产性收入结构转变的过程及其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3、提出了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理论模型。财产性收入是财产的衍生物,由于家庭占有财富的不平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必然导致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同时,由于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导致居民投资行为的差异,这也会导致居民投资收益率的不同;另外,人们劳动的努力程度、受教育的程度、地点、健康和运气不同,也会产生财产性收入分配不平等。因此,自由放任的财产性收入分配可能带来财产性收入普遍的不平等,为此,有必要对财产性收入进行调控。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调控财产性收入的理论框架模型,从财产积累过程、财产性收入增长和财产性收入再分配三个方面对财产性收入进行调控,克服了当前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控零碎、不成体系且偏重于某一方面探讨的局限。4、系统的研究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明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结构及其差距的成因,指出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正在增加,从而提出了我国转型期财产性收入调控的相关建议。财产性收入的调控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又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对收入分配的调控更重视对劳动收入、转移分配收入,而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则缺乏相对系统的研究,在调控手段和调控对象上尚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本文的研究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和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有益丰富和完善。但是由于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庞杂性,研究地域的宽泛性,且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第一手资料非常难以获得,因此,论文只是对主要财产性收入来源进行了分析,而没有涉足居民的保险收益、知识产权收入、艺术品投资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后续研究进一步补足。

杨爽[4]2002年在《重庆市居民金融投资行为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民是以住户的法律形式在一国内从事商品生产与服务从而获得收入用于消费与投资的个人群体。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居民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市场主体,居民的经济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由于中国居民手中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平均占到了GDP的60%以上,近年来这一比例还超过了70%,因此居民的金融投资行为对国民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和贡献,居民已经逐渐从被动的地位转变成为主动的市场行为主体。我国居民投资的勃然兴起,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80年代以来,居民投资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现实影响上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只有承认居民的投资主体地位,并进一步研究居民投资行为尤其是金融投资行为,才能够牢牢把握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实现经济增长。本文正是在充分肯定居民投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居民投资及金融投资的含义、范畴、功能进行了探讨。并立足重庆市,以重庆市居民的金融投资行为研究为基础,认识重庆市居民金融投资的性质和特性、来源和去向、总量和结构,并对重庆市居民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了重庆市居民金融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问题的,即居民金融投资的经济涵义;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居民的储蓄投资、保险投资和证券投资行为的研究,并对重庆居民金融投资的连续性、适应性和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研究重庆市居民金融投资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居民金融投资只要实现向社会投资的顺利转化,就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并对发挥居民投资能动性,促进重庆经济增长提出建议。

代燕[5]2005年在《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影响消费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资产存量明显增大和资产选择空间扩大导致的我国居民资产多样化,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长期消费)日渐形成,居民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行为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力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诸如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问题,消费率过低导致近几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经济增长受到严重的市场需求约束,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得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对我国居民消费领域的研究就显得极为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城乡居民中,城镇居民的资产和消费行为又更具有主导意义,无疑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近几年来,虽然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的经济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看,就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问题鲜有研究,所以,本论文无疑是对城镇居民资产—消费行为领域研究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前言、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假设、整体金融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实证检验、储蓄存款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有价证券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解释了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进行研究以及选题的意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最后列举了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论文的第三部分在分析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资产与居民消费的影响关系,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分析,针对我国提出了研究的假设。论文的第四、五、六部分依据搜集的统计资料,采用新古典消费函数模型工具分别就:整体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对居民消费的替代影响、城镇居民有价证券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和多元化趋势,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由之前被束缚的、近视的和原始的特点转变为现在的攀附的、前瞻的和跨时预算的特点。2.我国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发展较快,流动性增强,多元化结构显现,但是与

邢大伟[6]2009年在《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家庭的经济行为包括收入行为、消费行为和投资积累行为。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逐步走向完善,居民家庭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扮演着投资者的角色,其积累和投资行为成为弥补政府和企业投资不足的重要补充部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的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水平。居民的财富积累以各种形式的资产(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表现出来,资产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居民家庭资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居民为了平滑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和效用最大化,资产选择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有效的资产选择和配置方式会对居民资产总量的增长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与比较分析、问卷调查、计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述,建立了分析框架。本文以处于我国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对城乡居民家庭资产的现状、差异、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时间数列资料分析城乡居民家庭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变动情况,得出人均家庭资产总量不断上升,农村人均家庭资产增速较快但低于城镇;家庭资产内部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村居民家庭资产构成中实物资产比重下降金融资产比重上升,而城镇居民却反之;住房和储蓄分别是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表明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和依赖储蓄的思想依然比较严重。居民收入是资产形成的基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带来了在资产总量和结构选择上的差异,居民收入与居民家庭资产之间呈现了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资产选择方面,出现了随着收入的上升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占收入的比重均上升的的现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对城乡居民资产积累和内部结构变化影响大致相同,人均消费水平与总资产、实物资产增量关系不明显,与金融资产增量变化呈现相同的上升趋势。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对资产积累与选择存在一定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居民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选择,表明了人们选择自己的投资组合和自己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运用Logit模型对城镇居民投资股票进行分析,发现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居民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量都是影响居民是否投资股票的重要因素。交易成本、金融知识和财富规模影响了农村居民大量参与股票投资的可能。研究最后提出,为推动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和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创新金融工具,宣传金融理论知识,培养居民风险意识等。本文的创新在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总量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城乡居民家庭在资产拥有及选择上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和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资产持有和选择的因素。不足在于未能深入分析影响居民购买股票的若干因素,以及由于资料和能力的限制没有确定居民资产结构合理区间和对居民资产总量进行预测。

商洋洋[7]2011年在《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居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房价关系着经济的稳定与居民的生活,房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房价近年来持续上涨,同时,在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居民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房价变动如何影响居民投资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本文分析了20年来房价的变动趋势和30年来居民投资行为的变化,并建立VAR模型来分析房价变化对居民投资行为的影响,结论是我国房价的上涨促进了居民投资房地产,对储蓄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对股市投资影响不大,并提出控制房价、进行合理投资组合控制投资风险等相关意见。本文主要选取房产、储蓄、股票三种有代表性的居民投资变量,分析房价变动对居民投资行为的影响。使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方面,从现代投资理论、生命周期储蓄理论及效用分析方法研究居民投资行为的决定路径;实证分析方面,首先,对近年来的房价、储蓄、房产销售额、股票筹资额等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VAR及协整模型,分析房价时间序列变量对居民投资代表性变量的影响。结合理论及数据分析,得到结论表明房价对房产投资有正向影响,对储蓄和股票投资有较小的负面影响,说明居民倾向于房产投资,长期看有将储蓄转为房产投资的倾向。对股市的投资主要取决于股票市场的状况,与房价关系不大。我国房地产市场吸纳了几乎居民增长的所有收入,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很少,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不利,对此本文从提高居民保障,减少房产需求、增加低价房供给,降低房价、增加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意见,希望能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平衡实体经济房展。

陈敏旭[8]2015年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居民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居民家庭资产,是国民经济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家庭收入大幅增加,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居民家庭投资意识强化,家庭资产配置出现多元化趋势。尽管如此,居民家庭仍然面临着金融投资渠道单一,金融投资工具匮乏等问题,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仍以储蓄存款为重。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居民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使其更好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描述性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我国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的总体现状,结合处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苏南的数据,对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宏观数据,分析我国居民家庭资产总量、结构特征以及资产投资变动情况,发现我国居民家庭银行储蓄投资仍占据较大比重、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苏南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微观数据,结合Probit和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居民家庭的收入、所处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以及房产状况都会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都富[9]2009年在《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系统剖析中国富裕阶层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比较中国富裕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金融行为的一般特征,这其中包括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价值取向、风险偏好、行为模式,以及这些金融行为所产生的效应。此外,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寻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如何决定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变迁。最后,本论文研究了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所引致的特殊金融需求,这些特殊的金融需求反过来如何对现代金融制度变迁、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与服务产生影响,以及面对中国富裕阶层金融需求,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服务者——商业银行,将如何适应并进行变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社会阶层广泛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人数逐步增多,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日益明显的富裕阶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富裕阶层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信息经济、新经济环境下知识向财富的转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富裕阶层产生的重要经济基础。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及其变迁是我国社会阶层广泛分化,富裕阶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我国社会富裕阶层作为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特殊群体,其思想文化生活方面的群体同质同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富裕阶层往往都有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较强的适应社会变革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敏锐的政治、经济眼光,很强的时间、竞争、效益观念,强烈的发展需求、享受需求。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中国富裕阶层的一些共同的爱好、习惯、气质、性格,进而演化为共同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化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处世哲学等。当前在我国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富裕阶层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富裕阶层财富集中度高,且富裕人士的增速加快。中国富裕阶层表现出“哑铃式”的财富投资行为和特别集中的财富管理行为。中国富裕阶层的金融行为受到经济增长因素、分配制度改革因素、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因素、利率与货币供给增长率因素、信贷约束强弱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和约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富裕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金融行为和需求也日趋活跃和多样化,也对社会尤其是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银行业,应为富裕阶层提供和设计更多样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针对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特征和需求,应积极进行金融服务创新,探索财富管理。财富管理业务在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财富管理业务诞生以来的数百年间,该业务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驾齐驱的银行主要业务之一。它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都把此项业务当作战略核心业务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切入点。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具体特点,综合性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金融机构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最具有参考价值。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持续稳健发展的经济,而居民财富总量和富裕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富裕人群行为模式的改变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中国财富管理业务还处于新生阶段,但近几年中国大陆居民家庭财富总额增长迅速,目前财富管理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和富裕客户群体的迅速崛起,财富管理业务凭借可观的收益回报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中国金融界的创新热点和竞争焦点。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最主要机构,近几年来已在财富管理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外资银行凭借积累多年的运营经验,率先在国内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与此同时,中资银行也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拉开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幕。而在主要针对富裕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领域则竞争更为激烈。由于我国特殊的宏观政策环境,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属于新兴市场,财富管理产业刚刚建立,市场前景巨大,但在法律、制度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均是在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开办的,因而应重点参考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综合性银行的模式;从具体上看,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渠道分布、服务团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发展模式和策略上应有所区别。论文的结论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中国的富裕阶层迅速增长,目前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富裕阶层,并且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些银行的高净资产客户,由于年龄、知识结构、个性等不同,形成多样化的包括理财需求在内的财富管理需求。这一富裕阶层的形成和迅猛发展壮大将为我国的财富管理业务即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银行业也迎来了对传统经营模式和经营结构进行转型的难得的新机遇,也成为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因此,应当围绕如何保障富裕阶层这一特殊群体的金融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发展富裕阶层的财富管理业务,从而也实现银行业自身的发展与飞跃。因此,在法律法规体系、金融体系、外汇管制、金融监管等方面,针对这一新的阶层的需求变化,应当进一步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1.首次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富裕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金融行为的一般特征,对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价值取向、风险偏好、行为模式,以及这些金融行为所产生的效应进行深刻全面的理论剖析。同时,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了我国富裕阶层划分的标准,对富裕阶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2.系统研究了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如何决定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的变迁。同时,首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相关特征进行验证。3.结合现代金融最新发展实践,研究了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对中国金融尤其是银行业改革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思路、措施和配套制度建议,更好地满足新崛起的富裕阶层金融服务需求。

窦婷婷[10]2013年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民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数量是一国经济金融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金融资产是其拥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国金融资产总量的组成部分。例如,中国股市目前2/3资金来自居民家庭。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的快速增长将会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其配置结构的优化也将促进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的发展变化。因此,家庭金融资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微观来看,研究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总量和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能够引导居民家庭合理规划金融资产投资,为金融机构了解居民投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开发金融产品提供重要依据;宏观来看,分析不同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能够更好地认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特点,为政府制定合理的金融制度、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指明方向。因此,研究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国民家庭收入日益提升,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上世纪中期开始,我国居民储蓄量在不断增加,与此相伴的还有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家庭金融资产的选择空间逐步扩大,同时随着居民理财观念的日益增强,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多元化趋势成为必然。然而,伴随着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越来越复杂,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家庭居民现有金融资产结构是否合理?不同类型家庭间金融资产的总量和结构有何差异?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存量和结构的因素有哪些?具有怎样的影响?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研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何种意义?应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居民家庭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计量统计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现有研究概况,概括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理论界定。系统介绍了家庭金融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家庭金融资产的种类和特征以及相关家庭金融理论,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现状分析。从居民持有金融资产存量和结构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指出现有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存在以储蓄为主、可投资种类较少,家庭投资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容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等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内容。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政府、媒体等机构以及社会互动等因素,内部因素则主要分析了居民家庭投资决策者的统计特征、风险偏好、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首先根据理论分析提出文章的理论假设;其次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先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居民家庭一些统计特征因素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为五个不同方面的影响因子,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在变量;最后构造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家庭选择金融资产的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和程度,通过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第六部分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D]. 陈海鑫. 天津财经学院. 2000

[2].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研究[D]. 程兰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3]. 论转型期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控[D]. 唐雪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4]. 重庆市居民金融投资行为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杨爽. 重庆大学. 2002

[5].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影响消费的实证研究[D]. 代燕. 重庆大学. 2005

[6]. 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研究[D]. 邢大伟. 苏州大学. 2009

[7]. 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居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 商洋洋. 暨南大学. 2011

[8].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D]. 陈敏旭. 苏州科技学院. 2015

[9]. 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研究[D]. 王都富.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10].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 窦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