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研究数据的Logit模型分析_民间借贷论文

民间借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调研数据的Logit模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论文,可得论文,性及论文,模型论文,民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日益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持续高涨。作为对正规金融的补充和替代,民间借贷一直活跃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这种情况似乎更为普遍。毋庸置疑,民间借贷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居民的融资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民间借贷也存在着运作不规范、风险较大等自身的局限。

一般的看法认为,民间借贷的存在是因为经济主体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信贷,因为通过民间借贷途径获得资金的主体“不符合”银行现代风险管理标准的各种条件。那么民间借贷是否有其自身的标准?民间借贷是否就能轻易获得?能否获得民间借贷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尽管相关的理论探讨已有不少,但是由于民间借贷的私密性,难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就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以浙江为例,对民间借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关于民间借贷的定义,常常与民间金融、地下金融等概念相互混用。有学者认为凡是在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范围之外的金融活动都可以归属于民间金融(Isaksson,2002),或者把国内正规金融以外的金融形式界定为民间金融(Tsai,2001)。李建军(2010)则指出,民间金融、地下金融、非法金融等活动是很难被有效观察的,因此提出了“未观测金融”(Non-Observed Finance,NOF)的概念,是指民间金融、地下金融、住户内部借贷活动形成贷款余额。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002)认为,不受官方监管的金融形式包括民间借贷和民营金融两个阶段,前者表现为临时的无组织融资,包括私人间借贷、企业间借贷和集资,而后者表现为有组织、具备专业化经营素质的融资形式。由于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受调研对象的限制,本文的民间借贷主要以个人间的贷款为主,个别调研对象是私营企业主,可能涉及到企业间借贷。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农民等相对弱势群体方面。

在主要针对居民借贷的可得性方面,华史清等(2002)的研究发现,户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经营者年龄适中、经济水平处于中下水平的农户借贷发生率高,户主年龄较小和较大的农户倾向于生活性借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则更倾向于短期经营性借贷。霍学喜,屈小博(2005)通过陕西渭北地区2000~2003年4年间持续跟踪调查102个样本农户,发现有73.5%的农户发生了资金借贷行为,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金额逐渐增大。

尽管目前有大量的文献讨论民间借贷问题,包括浙江地区民间借贷问题,但是往往停留在一般理论探讨和政策建议层面,对于民间借贷的微观运行机制和个体决策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没有做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对民间借贷的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是从微观视角进行探讨的一种尝试。

三、理论分析

对于正规信贷而言,银行企业客户主要考察自身资信状况及相关特征,同时还包括借款企业主要管理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管理经验、个人信用、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个人特征。但是对民间借贷而言,更可能倾向于个人状况,更具有“关系型贷款”的特征。本文在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把能否获得民间借贷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水平

一般认为,较高的收入意味着获得借贷的可得性也较高。高收入意味着偿还的能力较强,因为收入可以理解为一种动产的质押。不少经验研究的结论也支持这样的理论,例如谢彦明等(2008),但是华史清等(2002)的研究结论却相反,发现经济水平处于中下水平的农户借贷发生率高。因此,收入对民间借贷的可得性影响不确定。我们采用去年收入水平和历史最高收入水平来测度收入状况。

(二)借贷成本

这里有两次含义,一是借款人可以接受的利率水平,这个水平越高,那么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大,预计符号为正;另一个是相对水平,即常见的利率水平,这个利率水平越高,说明资金相对越紧张,获得民间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它的影响为负。

(三)个人特质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职位、教育水平等方面。对正规信贷而言,职业、职位、教育水平等因素对能否获得信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民间借贷是否也会起作用,作用的方向和大小程度如何,需要进一步考察。

(四)地缘关系

不少研究表明,民间借贷除了带有血缘关系的特性,常常带有地域关系的特征。而农村的地域关系显然比城市更加密切,因此与城市相比,县域和村镇地区的民间借贷似乎更常见。我们用出生地和居住地来表示地缘关系,假定越是靠近农村,这种关系越明显,因此民间借贷可得性较高。

(五)借贷地位

主要考察是否参与民间借贷,是纯粹的资金净借入者,还是资金的中介人,这在某种层面上涉及到借入民间资金的用途问题。我们假定,既有借入,又有借出的人更容易获得民间资金。另一方面,有借贷需求,是获得借贷资金的基本前提,因此它的影响也是正面。

四、计量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是根据2012年8~11月的问卷调研,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81.7%。

本次调查包括了收入水平(去年收入,历年最高收入)、借贷成本(可接受利率和最常见利率)、个人特质(工作单位、工作职位、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以及技术职称)、地缘关系(包括出生地和现居住地)以及借贷地位(包括是否获得民间借贷;借入要求和是否有借出资金愿望)。其中,曾经成功获得民间借贷的有60例,占比为24.5%,而当前仍有借人资金愿望的有95例,占比为38.8%。

在能够接受的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方面,样本数据中月息10‰及以下的比例最高,占比为68%,只有五个被调查者接受50‰以上的利率。而问及常见的利率水平时,利率分布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10‰及以下的比例仅为29%,10‰以上~20‰的比例最高,接近一半,月息30‰以上的高息比例也到达10%。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本文将被调查者是否获得民间借贷设为因变量y,即二元变量Logit模型,将“获得过”定义为y=1,将“获得过”定义为y=0。估计模型设定为:

模型中各影响因素选取的具体变量的定义以及主要统计量见表1和表2。

(三)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

运行Eviews 7.0,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即首先将尽可能多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接着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在一个或多个不显著的变量中,将t检验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然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继续进行各种检验,直到方程中所有变量基本显著为止。

考虑到借贷地位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我们暂时先不考虑当前是否有借入资金和借出资金的意愿,结果如模型1所示(见第66页表3)

模型1中大多数变量均值统计上不显著,只有可接受利率水平和出生地两个变量除外。前者符号为正,说明可接受的利率水平越高,越容易获得民间借贷,这与一般的经验相符。因为总体上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要远高于基准利率水平;后者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与大城市相比,县域或者农村地区出生的居民,更容易获得民间借贷,印证了民间借贷的地缘关系特征。模型的McFadden R-Squared值为0.423,整体的预测正确率接近90%,预测效果较好。

逐步去掉统计上不显著的变量后,最终得到模型2,此时,接受利率水平和出生地两个变量显著性都有提高,而且又增加了一个因素,即工作职位系数为正,说明职位越高,越容易获得民间借贷。此时的McFadden Rsquared值和预测正确率都有所下降。

我们再考虑借贷地位问题,当我们在模型3和模型4分别把是否有资金借入和借出意愿考虑在内时,模型的拟合值和预测正确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分别达到了92.3%和88.6%。但是,它们中显著的影响因素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第一,收入与民间借贷的可得性没有显著影响,不论是前一年的收入还是最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借贷的普遍性,在高中低收入人群中均有发生。

第二,借贷成本中可接受利率水平与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高度正相关,且在所有模型中都显著,这说明要获得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第三,地缘关系中出生地对民间借贷的可得性有重大影响,但是现居住地的影响几乎没有,这说明除了资金成本,地缘关系也是获得民间借贷的重要因素,是民间借贷中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而且这种地缘关系具有持续性。

第四,个人特质对民间借贷的影响不一,较高的工作职位、较大的年龄、较高的教育水平更容易获得民间借贷,技术职称越高得到民间借贷越少,但是否在私营企业工作影响不显著。

第五,借贷关系对民间借贷可得性影响较大。如果有借入资金的意愿,得到民间借贷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这说明总体而言,民间资金比较充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借出资金的意愿也会提高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说明部分借入资金者的目的还是转手借出,充当中介的角色。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民间借贷的显性成本较高,主要表现在可得性与利率水平高度相关,可接纳利率水平越高,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越大,说明目前民间借贷的定价机制仍然比较简单。高利率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可能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导致风险的集聚。

第二,民间借贷还存在隐性成本,主要表现在地缘关系上。如果出生地越是靠近农村,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越大。这种隐性成本反映了关系型贷款的特质。

第三,民间借贷有专业化、组织化的基础条件。从借贷关系对民间借贷的影响程度看,目前有部分专业从事民间借贷中介的人,他们对借贷者的工作职位、教育水平等个人特质更加关注,是向更加现代化的风险管理逐步过渡。

为此,我们认为,要让民间借贷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要适度降低显现成本。让民间资金由出高价者得,转变为风险管理与收益水平的综合考虑,防止逆向选择导致的风险集中爆发。

二是要科学处置隐性成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来民间借贷所依赖的乡土关系将日益弱化。因此,如何让隐性成本逐渐显现,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加以规范,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是通过金融创新,推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可以在民营金融的机构设置、业务模式和投资渠道领域积极探索。

标签:;  ;  ;  

民间借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研究数据的Logit模型分析_民间借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