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与坦度螺酮治疗焦虑障碍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论文_程晓平1,谭小林1,郑伟2,罗英茂1,史战明1

(1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 401147)

(2广州市脑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370)

【摘要】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坦度螺酮治疗焦虑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2例经MINI确诊的焦虑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2例研究组(单一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和10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坦度螺酮治疗)。在基线、2周末、4周末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9.4%和8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6,P>0.05)。两组治疗后第2、4周末HAMA总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及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焦虑障碍坦度螺酮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度洛西汀;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15-02

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复杂,甚至焦虑障碍谱系内部各种诊断之间存在共病[1]。该病的患病率各地报告不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包括我国在内的28个国家进行的世界精神卫生调查研究显示,焦虑障碍年患病率为5.6%~19.3%[2]。近年来五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E)(如度洛西汀)已渐成为治疗惊恐障碍[3]、广泛性焦虑障碍[4]、社交焦虑障碍[5]的一线药物。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度洛西汀和坦度螺酮治疗中国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诊治的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先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者做出初步临床诊断,研究者再运用简要国际神经精神科访谈工具MINI 进行确定诊断;②年龄为18~60岁,性别不限;③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④签署知情同意。共入组患者218例,使用SA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按照研究组与对照组1:1进行分组,分为度洛西汀治疗组(研究组)与坦度螺酮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组109例,脱落7例,实际完成102例,平均年龄(34.2±9.5)岁。对照组109例,脱落9例,实际完成100例,平均年龄(34.3±10.1)岁。两组年龄、性别、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60mg度洛西汀,根据病情及患者耐受性可在4d内增加剂量,每日不超过120mg。对照组给予坦度螺酮,早、中、晚各5mg,根据病情及患者耐受性可在4d内增加剂量,每日不超过45mg。均治疗4周。

1.3 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HAMA和TESS量表在基线、2周、4周均由心理测量室专职医师及精神科临床医师盲法评定。并根据总减分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评定疗效。评定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减分率50%~74%为显著好转,减分率30%~49%为好转,减分率<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好转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并在基线,4周进行心电图、肝功能检查,以评定药物的安全性。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组内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在完成4周治疗后,研究组痊愈28例(27.5%),显著好转32例(31.4%),好转21例(20.6%),无效21例(20.6%),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分别为36例(36%)、36例(36%)、11例(11%)、17例(17%),总有效率为83%,两组疗效分布无显著差异(χ2=4.672,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6,P>0.05),见表1、表2。

3.讨论

焦虑障碍属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预后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素质和临床类型有关。目前使用最多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而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包括化学结构不同的抗抑郁药物等。由于抗抑郁药物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作用,因此其被广泛用于焦虑谱系障碍的治疗。

在本研究中,度洛西汀与坦度螺酮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度洛西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坦度螺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头痛、头晕,与国外学者Wernicke等研究相一致。并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说明其安全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本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样本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观察疗程较短,今后应对药物的长期疗效、复发风险、安全性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中未区分不同焦虑障碍及未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可能会对研究结果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肇瑞等.北京市社区人群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

[2]吴文源.焦虑障碍防治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3]乐守江,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患者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05期.

[4]江开达等.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第9期.

[5]于彩霞,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期.

[6] Dunner D L, et al. Duloxetine in treatment of anxiety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J]. Depression & Anxiety, 2003, 18(2).

[7] Bymaster F P,et al. Comparative affinity of duloxetine and venlafaxine for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s in vitro and in vivo, human serotonin receptor subtypes and other neuronal receptor[J].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02, 11(2).

论文作者:程晓平1,谭小林1,郑伟2,罗英茂1,史战明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度洛西汀与坦度螺酮治疗焦虑障碍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论文_程晓平1,谭小林1,郑伟2,罗英茂1,史战明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