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后18个粗长线划分的段落,对虚假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与“现实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在虚假共同体,个人是以阶级存在的,是以物为中介的,“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受到限制。当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自主活动真正参与到生产交往之中,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最高价值诉求时,这时的共同体,就是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论述,不仅为未来世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虚假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现实的个人
一、虚假的共同体制约“现实的个人”
共同体是没有中介的,虚假的共同体之所以虚假,就在于他以物为中介。在虚假共同体中,“现实的个人”是作为“阶级的个人”,自由是作为形式的自由,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拥有自由和个性。
1、虚假的共同体以物为中介
虚假的共同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虚假的共同体不是抽象的,既有的,是发展而来的。从中世纪民族中起源的部落所有制,到最终发展为由大工业和普遍竞争所引起的现代资本,使共同体不再具有共同的外观,消除了国家对私有制发展的任何影响,这时,虚假的共同体产生了。真正的私有制是随着动产的出现才出现的,这也导致了共同体的巨大变迁,改变了以往以家庭和部落为主的古代共同体,进入了现代的市民社会。“在大工业和竞争中,各个人的一切生存条件、一切制约性、一切片面性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私有制和劳动”①。私有制和劳动,就成为“现实的个人”中现实的两种最简单的形式,“现实的个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生产和交往。
其次,在高校图书馆未使用大数据技术之前,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仅为简单的供给关系,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分别扮演着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角色。大数据技术应用之后,读者也成了信息的贡献者,与高校图书馆同属信息的管理者。
虚假的共同体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以物为中介的共同体,中介即意味着分割,也意味着联系。因为相同的分工,相同的利益诉求联合为共同体,联合是分散的、异己的和外在的,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这种共同体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存在阶级和国家,在经济方面就体现为它是以物为中介的。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他们假借共同利益的名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这种共同体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是“新的桎梏”,是与个人相对立的。在这个共同体中,处于不同活动范围中的个人由于分工的生成了不同的特殊利益,原本统一的人类劳动被分割为孤立片面的私人劳动,并把工人固定在某一劳动领域以及片面的劳动之上,以至于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越来越有依赖性,所以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现象,在共同体中的社会联系只能是虚假的社会联系,而不是人真正的本质。
2、物的中介制约个人的自由和个性
“现实的个人”在阶级中制约的自由和个性。在虚假的共同体中显现的不是人的自由而是人的不自由,不是个性的张扬而是个性的泯灭,在共同体中个人是在联合,但实质却是分散。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一方面,社会占有现有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这种占有是有局限的,受到对象、个人以及所有制采取的方式的制约,他们占有的是有限的交往和生产工具,受制于分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又产生了新的局限,所以,在共同体中的个人也是受限的。另一方面,社会将生产和交往所产生的条件“看作无机的条件”,个人的作用微不足道,不过是一种偶然的存在,是“偶然的个人”。马克思在这里论证时多次提到“偶然性”,认为他们个人生活的条件是偶然的,也就是说这些个人在理论上是认识不到他们所处的受限制的状况,也不能在实践上改变这种状况。
(4)注射时间不统一。虽然县乡兽医站会进行防疫疫苗的统一发放,但是具体的注射时间由牧民自己决定,因此易出现注射时间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牧民不重视疫苗的有效性和疾病发生的规律,待夏天进行注射时,疫苗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
二、真正的共同体实现“现实的个人”
水量分配 水量分配是指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或者可分配的水量向行政区域进行逐级分配,确定行政区域生活、生产可消耗的水量份额或者取用水水量份额(简称水量份额)。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包括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扣除两者的重复量。
1、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联合
马克思共同体与现实个人的思想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式的空中楼阁,而是一种不断追求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如何达到和谐共生的理论诉求。“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具体体现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社会化程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个人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社交软件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但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失范现象也随之而来,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好像渐渐偏离马克思恩格斯最初的设想。
真正的共同体中自由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生产力的总和。“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控制之下。”②是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人类联合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不再是社会占有现有的生产力,个人的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一致。生产工具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每一个人都不是隶属于某个阶级的成员,而只是作为自由的个人而存在。因而,只有在这种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真正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
2、自由联合实现个人的自由和个性
只有人对自己所属的事情有自主权,他才会在自己将其他人拉进自己的社会关系中,但是这一过程对于被拉入的其他人,如何做到让他们也是自愿的加入而不是被动的卷入,这同样也是破除虚幻共同体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现实中,应当努力实现对“现实的个人”真正的承认和尊重,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本身是多方面的,是有限的,是有缺陷的,所以应当用一种平和而上进的心态面对人本身。现实社会到真正共同体的过程是理想到现实的逐一实现和反复调试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并有待时间检验的历史过程,理想的共同体是现实个人的永恒追求。
在现实社会中,“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社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依据共同体的生产和交往程度去适应和提高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的形式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解决“制约个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共同体的问题,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和解,需要对社会不合理进行有效的颠覆和解构,同时将真正个人的自主活动参与、实践和建构于劳动和交往之中,促进向真正共同体的转变。真正的共同体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但是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水平上,作为“现实的个人”,需要学会调整我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心理,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使我们的自主活动融入社会活动之中。另外,合理调节人际关系,改善人际交往方式,准确定位自我社会价值和地位以及对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的大体准确把握,对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的及时调整,在实现“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和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现实的个人”的当代意义
从《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实际调查结果中也有显示。从社会信任状况来看,由于商业诈骗、政府部门的渎职或不作为、社会舆论的部分错误引导,导致个人对社会的信任水平降低。在移民城市中,移民在面对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复杂性时多采取不太开放的回避和不太信任的态度,人际信任水平偏低,对社会缺乏安全感。不得不说,理论与现实的相互扭曲的困境已经显现出来了。
1、“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真正的共同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真正共同体是对虚假共同体的扬弃,对于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力量(分工)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实现。”消灭分工,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推翻国家。真正的共同体是无中介的,如果有中介,也是以人本身为中介的,我们这里所探讨的不是家庭或者氏族部落,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个人的生活态度、行为以及社会发展和价值导向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对当代中国面临困境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仍是思想理论宝贵的资源。
2、“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和解与幸福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由生产和交往形式组成的前提,不再是“一切都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个人活动主动的、自愿的,是有关的、内在的形成。人只有在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有个人自由,这时,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是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本质不仅仅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个人”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实现的“自由人联合体”,而且为“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创造了条件。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活动真正引入、结合和贯穿到生产和交往之中,真正实现个人自由、自主和自觉活动,使人变为“有个性的个人”。个人自主活动的基本形式仍然是物质活动或物质生活,并决定着其他的活动。交往形式作为人的生活的“现实的条件”,它与人的自主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它们之间不断呈现适应到矛盾再到递进的状态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交往形式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又变为自主活动的桎梏,之后被更进步的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变为桎梏,然后又被代替。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私有制消灭,生产力完全归属于自由联合的各个人,个体能力的自由发展成为共同体的最高目标,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体才能享有自由和个性。因此真正的共同体和“现实的个人”体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个体是共同体中的个人,共同体是个人中的共同体。
注 释:
硅胶的制备:称取20 g硅酸钠,加80 mL去离子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配制浓度为20%的硅酸钠溶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再取50 mL的浓盐酸,将浓盐酸与硅酸钠溶液混合,得到水溶胶;密封放置24 h,使其老化由水溶胶变为水凝胶;用10%的稀氨水浸泡、去离子水清洗、过滤,放入电炉中在500 ℃煅烧2 h,得到干燥的硅胶成品。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7.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2.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
由图1可以看出,混交度的分布频率随着混交等级的增高而增大。从表1可以看出,全林分的平均混交度是0.7676,属强度混交向极强混交过渡状态,其中极强混交占48.4%,强度混交占24.4%,两者合计占72.8%,处于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的林木相对较少,两者之和约10%,说明整体林分处于高度混交状态。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9)01-0137-02
收稿日期:2018-10-19
作者简介:王琳惠(199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马克思学院全日制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